第103章:忙碌
手残薪作者2025-08-22 11:443,152

  自后方支援而来的青年才俊们,在刘贝与章飞精心筹备的迎宾盛宴上尽情放纵,释放少年意气,一直热闹到深更半夜,众年轻人皆在狂欢之中醉倒了,趴了一片。

  次日清晨,待各自住所妥善安置,休憩充足,他们便如同脱缰之马,迅速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

  这批朝气蓬勃的青年,皆是学堂培育的精英,遵循着学堂独有的传统——三年级学子需深入各部门实习,以细碎之事为基,逐步熟悉政务脉络。

  正因如此,他们在初入职场之际,便已胸有成竹,行事效率令人瞩目。

  随着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政务厅内原本紧绷如弦的工作氛围得以缓解,那些因长期加班而疲惫不堪的文员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休憩时光,纷纷申请休假,以期恢复精力。

  章飞本也打算借此机会稍作休整,却不料遭到了刘贝的婉拒,并被委以重任,需代其值守。

  刘贝此举并非出于私欲,欲图偷闲,实则因其乃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人,对职责所在,从不轻言放弃。

  他之所以暂时离岗,实则是为了亲自引领刘伯文完成军屯事务的交接工作。

  尽管心中略有微词,刘贝仍不遗余力地将军屯之重任托付于刘伯文之手。

  刘伯文,此人本就才情出众,经一番刻苦钻研后,迅速掌握了军屯管理的精髓,成功接过了这一重担。

  待刘贝确信刘伯文已能独当一面,驾驭军屯事务游刃有余之时,他毫不犹豫地抽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与迟疑,展现出了其作为领导者的果断与魄力。

  刘贝回到望乡城后,丝毫没有休息的打算,径直投入到工作之中,忙得不可开交。

  而章飞在刘贝归来后,迅速交接完手头工作,便急匆匆地骑马离开了望乡城,一刻也不愿多待,直奔自己的建筑部而去。他着实惧怕刘贝这个拼命加班的狂人。

  也不得不说章飞运气是真不错,走得及时,倘若再耽搁一天,他可就走不了了。

  就在章飞离开望乡城的当晚,罗松正攻破石岩城的捷报传来。

  石岩城与望乡城大不相同,望乡城是商业大城,虽说建有坚固的城墙,但防御能力终究无法与真正的军城相提并论。

  而石岩城作为岭南数一数二的军城,地形险要,城墙高耸厚实,是掌控岭南境内南北两地的重要城镇,可谓是坚如磐石的雄关。

  在历史上,曾有许多人试图攻打石岩城,然而最终要么付出巨大代价才得以破城,要么就是以失败告终。

  自石岩城建成以来,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像罗松正这般仅用一天时间,仅率三万人就成功攻破石岩城的,着实是前无古人。

  当初罗松正在击溃石岩城大军后,便心生一计,他让蓝光率领一些精锐士兵乔装成石岩城的溃军,与其他石岩城溃军一道逃回石岩城。

  最终,在蓝光等人的里应外合之下,趁所有人都尚未反应过来之时,成功攻入石岩城,夺取了这座军事要塞。

  当罗松正那前无古人、惊世骇俗的事迹如潮水般涌至望乡城时,全城上下无不为之震撼,这份震撼迅速转化为一种深切的荣耀与自豪,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这份荣耀的背后,却有无数人为之发愁,刘贝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愁的几乎要将青丝愁成了白发。

  罗松正如入无人之境,攻城拔寨轻而易举,但随之而来的治理重任,却如千斤重担般压在了刘贝的肩上。仅望乡城一地,便几乎耗尽了他的心力与精力。

  幸得后方及时支援,大批学子的到来,才让他得以稍事休息,喘息片刻。

  然而,好景不长,罗松正再次传来捷报,又一座大城被其攻克。

  这无疑是喜讯,但对刘贝而言,却意味着又需抽调一批文员前往治理,本来已经宽裕的人手将更加捉襟见肘。

  事务非但未减,反而愈发繁重,许多精心策划的蓝图也不得不随之调整。

  刘贝凝视着房顶,眼神中满是空洞与无奈,他深知,那些好不容易规划妥当的目标,恐怕又要重新设定了。

  一想到即将送往石岩城的钱粮、布匹及各类物资,刘贝便感到一阵头痛袭来,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

  但就在这时,一位替罗松正送信的亲信悄然而至,将一封密信轻轻递到他的手中。

  刘贝满心好奇地接过信件,匆匆一瞥之下,脸色瞬间大变,连平日的沉稳与风度都难以保持,猛然间站起身来,手中的信件仿佛变成了烫手山芋,烫得他下意识的松了手。

  信纸从他无意识的手中滑落,轻轻飘落在地。

  好在刘贝非池中之物,他迅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深吸一口气,弯腰拾起信件,并未急于阅读,而是先将其搁置一旁。

  他拿起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清茶,缓缓饮下几口,以此平复内心的波澜。

  待心情逐渐平复后,他才重新拿起信件,一边阅读一边喃喃自语:

  “他究竟是怎么敢的?”

  言语中既有惊讶也有敬佩。

  而与此同时,在岭南之地,有人正因罗松正的壮举而愁苦不堪,此人便是岭南节度使刘稳。

  刘稳此刻恨不得将石岩城的城主千刀万剐。

  想当初,得知有人成功攻守了望乡城后,刘稳便已开始筹划。

  他计划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一鼓作气,擒住进犯者,而后沿着敌人开辟的道路,直捣黔州。

  在唐末那烽火连绵的岁月里,刘稳,身为岭南的节度使,仿若被历史的滔滔洪流遗落在了僻远之隅,他的名号并未如其他豪杰那般震彻天际,反倒格外沉寂无闻。

  此般境况,缘由皆在那古老且神秘的岭南之地,其独有的地理环境,恰似一道无形之桎梏,牢牢束缚住了他的壮志雄心。

  岭南,自古以来便以其广袤辽阔、人迹罕至而闻名,此地乃是山川与丛林的雄浑合奏,是自然伟力肆意展现的宏大舞台。

  山峦宛如巨龙,蜿蜒盘桓,绵亘无尽;树木仿若瀚海,郁郁苍苍,茂密繁盛,遮天蔽日。

  雨水,作为生命的源泉,在此地毫不悭吝地倾盆而下,润泽着每一寸土地,亦催发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在雨林的幽深处,根系相互交织,形成网状,它们悄然无声地探寻着每一处可能的缝隙,一旦有所发现,便以惊人之速破地而出,争相生长,直至将整个区域化作一片浓郁翠绿的海洋。

  恰是这般的自然环境,为岭南的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

  在这样的土地上修建道路,无疑是与大自然展开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抗衡,其结局常常是人类的努力被无情地吞没。

  故而,除却那些饱经岁月沧桑、历经多次修补的古老道路之外,岭南的交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些蜿蜒曲折的水路。

  这些水路,既是岭南民众赖以生存的命脉,亦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然而对于刘稳来说,却成为了他拓展版图的巨大阻碍。

  小规模的商队或许尚能借助水路和古道,勉强维系与外界的联系,可一旦涉及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此的交通状况便显得左支右绌、力有未逮。

  刘稳,这位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面对这般困境,也唯有徒然叹息,无可奈何。

  他无法如同其他诸侯那般,率领大军北上,参与中原的逐鹿之争,只能无奈地困守在这片荒蛮之地,充当着一个有名无实的“土皇帝”。

  刘稳并非未曾尝试努力,他起初也曾期望开辟出一条大道,以便自己与外界相连,进而出兵征讨。

  结果无需多言,岭南的雨林状况极为复杂,刘稳在数次努力之后,损兵折将,最终以失败收场,也正因如此,刘稳只得无奈放弃修路。

  现今,虽不知敌人究竟是如何开辟出一条道路的,但这条道路对于刘稳而言,乃是争王争霸的重要前提,他又怎能不心急如焚呢。

  对于刘稳来说有这么一条路远比一座望乡城重要。

  不过刘稳尽管内心激动不已,但却被其手下的明智之士阻拦下来。

  这些人劝说道,即便真存在那样一条通道,刘稳也无需亲自前往,只需派遣一名大将率领军队前去即可。

  在心腹们的极力劝谏之下,刘稳最终打消了亲自奔赴前线的念头。

  就在这时,石岩城城主呈上奏表,表示他与福永、沙井三位城主打算共同出兵讨伐望乡城,誓要将望乡城从敌军手中夺回。

  刘稳看到石岩城主的信件后,自然是大力支持,就连石岩城主明显虚报上来的六万人员的粮草费用,刘稳也是毫不迟疑地全额拨付,只盼着他们能够旗开得胜,擒获敌人首领,问出自己所需的道路信息。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石岩城主非但没有传来捷报,相反,他不仅大败而归,如今就连石岩城都被他人攻占。

  这怎能不让刘稳恼怒呢?他此刻气得几欲杀人。

  且不说别的,单是石岩城那城墙的坚固程度,就算是一群蠢笨如猪的人,也应该能够守住石岩城。

  可结果呢?

  仅仅一天,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被敌军拿下了。

  刘稳都忍不住想问,石岩城的守将难道都是蠢猪吗?

  刘稳在宣泄完怒火之后,总算冷静了下来,他当即下令重新组建军队,并且决定亲自领兵出征。

继续阅读:第104章:刘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