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差点害了你呀!”
蓝光满脸后怕地对罗松正说道,罗松正从容地为自己斟了一杯茶,坐回位置上,缓缓开口:
“自古以来,君王对外人干涉权力继承之事都极为反感,这无疑是他们的逆鳞。”
蓝光已无心继续与罗松正对弈,他猛地一扫棋盘,棋子顿时散落一地。他带着一丝侥幸说道:
“我觉得大都护应当不会如此,他的志向显然不在此吧。”
罗松正微微一笑,反问道:
“你觉得大都护是诸葛亮,还是王莽?”
蓝光再次陷入沉默,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二人的生平。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他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将国事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他前后五次北伐中原,虽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却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其为武兴王。
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郸)人,新朝唯一皇帝,改革家,政治家,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西汉新都侯王曼之子。
王莽早年以恭俭、博学、孝行著称。汉成帝阳朔年间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永始初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绥和初代王根为大司马,迎哀帝即位。汉哀帝时,王莽被迫告退,闭门自守。
太后王政君临朝后,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任大司马,封“安汉公”,总揽朝政,诛杀异己,广植党羽,取得许多人拥护。孺子婴在位时,王莽以摄政名义据天子之位。
9年,废孺子婴,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改元“始建国”,进行托古改制,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恢复周代井田制。
奴婢改称“私属”,禁止买卖;废除五铢钱,发行龟币、贝币等上古货币,致使经济溃乱;推行五均六筦,控制和垄断工商业;恢复五等爵,常改变官制和行政区划;征收重税,加重百姓负担。
大兴土木,劳役繁重,挥霍无度,大肆发动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残酷镇压农民起义,使得人口锐减75%,史称“百姓虚耗,十有二存。”公元23年,王莽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在位15年,死时69岁。
这两人,一个是万古流芳的名臣,一个是遗臭万年的逆臣。
蓝光回忆着这二人的生平,也不禁联想到大都护的为人行事。
越想,他的头越痛。
说实话,他觉得大都护简直就是这二人的集合体,二人的优缺点都能在大都护身上找到影子!
蓝光饶有兴致地凝视着罗松正,言语中蕴含着一丝探究的意味:
“依你之见,大都护究竟是更仿若那一心光复大汉的诸葛亮,还是野心勃勃的王莽呢?”
罗松正轻轻摇头,其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一抹困惑之态:
“我着实难以判定,大都护的心思,仿若重重迷雾,我始终无法洞悉其全貌。”
蓝光向来精于察言观色,恰到好处地转换了话题:
“且说回来,你又何必这般呢?不帮李星河也就罢了,为何还特意远赴海上,刻意避而不见呢?”
罗松正依旧面带微笑地摇头,言道:
“你不懂,我离他稍远一些,实则对他更为有益。我的离开,堪称是对他最大的助力。”
蓝光眼中尽是疑惑,罗松正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
“你也明白,当下的我已不再是孤身一人,我的身后有众多人指着我过日子呢。我怎能不为他们的未来进行谋划呢?”
罗松正的内心实则颇为矛盾,倘若他仅仅是孑然一身,自然能够随性而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他有着诸多曾共同经历生死的兄弟,还有那些将性命托付给他的兄弟的家人们需要他予以照料。
正因如此,他在行事时不得不万分谨慎。
他深知自己无法直接协助李星河夺取权力,但也不能袖手旁观。
正是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促使他最终做出决定,离开海龙王号,并将海龙号交予了李星河。
蓝光敏锐地洞察到了老友内心的纠结。
他和罗松正自小相识,共同成长,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至极,仿若手足同胞,因而他对罗松正当下的纠结可谓心知肚明。
在罗松正心中,大都护绝非仅仅是一位主公那般简单,大都护对罗松正不仅有知遇之恩,更有着仿若再生父母般的深厚情谊。
无论是赠予罗松正珍稀的武功秘籍、奇妙的灵丹妙药,助力他的武功突飞猛进,还是用心传授兵法、战阵之术,使他得以独当一面,统率军队作战,这些恩情皆是罗松正终生铭记的。
更何况,大都护对罗松正信任到了极点,现今的罗松正身为一方主帅,率领军队远离家乡,掌控着坚船利炮,手下猛将众多,士卒悍勇,粮草更是充裕得堆积如山。
可以说,倘若罗松正存有野心,只需一个念头的转变,便能自立为王,开创一番宏伟霸业。
若是换成其他主公,又怎能这般放心呢!
哪怕再信任,也必定会有一些防备之意。
然而,大都护对罗松正从未有过半点猜疑,不但没有派遣常规的监军使,就连暗中的探子都未曾安排去对他进行监视与防范,更没有任何的束缚与限制,让罗松正能够全权指挥海军,尽情施展才能。
这般深沉的信任与恩情,对于罗松正这样情深义重之人而言,又怎会萌生出反叛之心呢?
蓝光深信,定然有人曾劝说过罗松正自立为王,但罗松正绝对不会这样做。
蓝光忍不住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罗松正之所以痛苦,正是由于他重情重义,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
他对大都护忠心耿耿,情义深厚,故而即便面对权力的巨大诱惑,也始终坚定不移地保持着忠诚之心。
同样,他对兄弟们也是情意深重,所以才会违背自己的心意为他们筹划未来,而这正是让罗松正最为痛苦和纠结的事情。
想到此处,蓝光不禁心生懊悔,懊恼自己提及了这个敏感的话题,于是连忙再次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说道:
“哎,我说老罗啊,你身为海军主帅,身份尊贵,可这几日你除了下棋品茶,便是晒太阳垂钓,如此这般,只怕不太合适吧!”
罗松闻言,神色一凛,微微正了正身形,嘴角勾起一抹嗤笑,而后从容回应道:
“这两艘战舰不仅装备了先进的风帆系统,还配备了威力巨大的二十门火炮,无论是航行速度,还是攻击火力,均堪称当世一流。要对付那些区区海盗,难道还需要我亲自披挂上阵,指挥作战不成?”
也难怪罗松正会发表如此言论,毕竟在当今的安南海军,其海军所驾驭的战船皆是采用了先进技术的风帆船。
这些战船上装备的风帆设计精妙,使得战船的速度远超同时期的其他各类船只。
更为先进的是,这些风帆战船上还装配了威力巨大的火炮,这使得安南海军在作战时能够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需知,当时其他国家及势力的海船,或是依靠人力摇橹缓缓前行,或是凭借简陋的大帆艰难航行,其速度与安南的风帆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慢得令人咋舌。
而且,当时的海船作战方式极为有限,无非是通过船头的撞角猛烈撞击敌船,或是在两船靠近之时,船员们跳船进行肉搏作战。
然而,安南的战船却全然不惧这些传统的作战方式,因为船上的强大火力足以确保,只要敌人进入视野范围之内,便能以迅猛的火炮攻击将敌船击沉于茫茫大海之中。
正是凭借着这一先进的作战方法,安南海军在海战中屡战屡胜,从未有过败绩。
正因如此,罗松正才能够如此胸有成竹、放松自如。
说实话,罗松正深感当下的海战愈发变得索然无味。
如今的海战,似乎仅仅遵循着这样一个机械化的流程:先是发现敌人,继而迅速瞄准,随后只需他一声令下,炮火便会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出,将敌人炸得支离破碎。
之后,便只需派遣仆从军前去收拾残局,抓捕俘虏即可。
这样的战斗,全然没有丝毫的策略性与挑战性可言,令罗松正不禁感到自己这个海军主帅之位已然形同虚设。
他暗自思忖,即便是随意换个人来担任这海军主帅之职,恐怕也能胜任有余;哪怕是牵条狗上来,凭借着海军的强大实力,照样能够所向披靡,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