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明钢铁集团
悠忧君2024-11-26 16:231,096

处理完户部,朝会继续。

不过,户部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同时落难,百官也都心生悲戚,再无议事的心思。

老好人薛祥再次站出来,将工部现在的良好进度汇报一番,算是给朝会画上了一个相对美好的句号。

苏白这下也了解了,大明现在的工业发展状态。

除去工部之前营造了二十四座三炉炼钢,现在又营造了十五座水泥窑,最大输出每天四万余斤。已经可以大范围的代替糯米施工。

这次汇报,可能是薛祥觉得事态有些冷清,因此汇报的详细了不少。刚好也让苏白了解到目前推行他给太子的策略,效果如何。

数量如此之大的炉窑,当然不可能盖在应天府,整个应天府目前也仅有钢炉八座,就这还算上了苏白科学院的那座初代炉。

其余的十七座,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山西,其余地方也有。以目前态势,老朱是推行苏白提出的国营皇有模式。

类似扬州大明皇家粮行。

考虑到所需铁矿,以及更重要的煤炭分布,安排在山西和河南地区,确实更容易发展起来。

至于水泥窑,这个工部在应天附近就营建了七座!

这个不算科学院的那个,毕竟科学院的高炉,主要还是在搞科研和琉璃冶炼。

其余的八座水泥炉,则主要分布在河北太行山东侧。

水泥烧制,只是需要一些石灰石和石膏,还有铁矿渣。

石灰石的话,本来太行山就是石灰石山体,盛产石灰。

石膏的话,太行山从北到南都有矿藏。

至于矿渣,本来用量也不大,而且,山西的几座炼钢厂,有两座是分布在太行山东侧附近的。

这算是一个发展雏形,就是当初苏白给太子讲的,工业时代如何以点带面,互相互补。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发展。

通俗说,工业园区要有,同步带动发展也要有。

当初苏白献策,大明皇家粮行后。此后太子专门和苏白探讨参考过盐铁,最终也决定向老朱进献了苏白的策略。

朝廷经营,皇家独有。成立大明钢铁集团。

每个集团下辖厂。即大明第一钢铁厂,一直到第二十五钢铁厂。生产效率决定了大明有完全实行铁器官营政策的底气!

从前,虽然名义上盐铁官营,民间不许私行。但实际上其实两者客观概念不同。盐确实是官府强行把控,指定盐户制盐,官府收购。控制投入全国。

但钢铁却不是。

不同于盐制作工艺简单,效率和产能都很大,钢铁由于技术原因,产量过于低下。若是由朝廷全盘包揽,就是把财政挤垮了,也造不出够征战用的,更别说民间用的了。

因此老朱不得不让民间协助炼铁炼钢,只要每年上交够额定的量,其余打出来的不管,只要不往关外卖就行。铁器官营名存实亡。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眼下在有了三炉炼钢术后,钢铁生产效率径直拔高了百倍有余,花同样的钱,造更多的东西,这是技术带来效率。

之后根据财政能力,规划投入建设多少钢铁厂,再逐渐扩产拉高产能就行!

以苏白和太子的预算,几个月后,就此将铁器冶炼全部收归朝廷,只给民间留下锻造权限,也不成问题!

继续阅读:第108章 钢铁厂解决流民问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开局自曝穿越者,老朱震惊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