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钢铁厂解决流民问题
悠忧君2024-11-24 15:371,129

届时,钢铁厂不光去解决朝廷的额定生产任务,除此之外,工厂各自都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提交申请和资金,由大明钢铁集团和朝廷协定,扩建扩产,将任务外多余钢产,平价出售民间百姓手中。

这样一来,整体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既能完成朝廷的需求,也能逐渐减轻朝堂的财政压力,且该法由于技术问题,眼下在采集铁矿,采集煤炭时,还需要大量人力。

也算是一个别样的以工代赈之法。

有灾流民,则仅发放粮食,算是朝廷赈济,花费少,也不求他们干的太多。

徭役壮丁,照盘通收,朝廷其实大多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民力的,大多时候还是在搞疲民之政,以防闲时生乱。现在蛮可以直接投入到钢铁厂里,去挖矿就是了。

至于服过徭役的,百姓也可以在真农闲时,来上班。依照大明当地力工工资开就是了。这样也能藏富于民,之后出几个民生产品,或者将来搞出锅驼动力拖拉耕地机后,推行民间,反手就给钱套回来了。

这么一番推行,花费并不算多,投入与产出比完爆现在的炼钢法。甚至比苏白计划的还要好。

毕竟,当初苏白可没想到,就连太子,都觉得灾流民和壮丁,不给工资只管口饭没啥问题。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嘛。

这剥削的让苏白大为震撼!资本家看了都落泪,犹太人见了得下跪。

当然,说归说,苏白也能理解,太子考虑的,是大明皇帝角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流民。特别是湖广地区,别名荆湘之地,号称百万流民。

老朱起义后拉部队,就是在这里拉出来的。虽然后来老朱派了两卫兵围剿驱散不少流民,但流民问题直到成华年间都一直是大明头疼的一块。

朱标仁厚,考虑的是怎么把流民平稳的变为编民。

苏白的大明钢铁集团就是个很好的方法。

眼下,还正是初期发展阶段,暂时顾全朝廷的产量要求就行。

之后肯定是会制定出相对的投入力度和适当的薪酬政策。逐渐拉高产能。投入民间,盈利的同时,也能给流民一个看得见的希望。

在配合合适的劝说手段,把流民们劝来。届时慢慢拉高薪酬,民心所向啊!

至于荆湘之地,腾出来了,朝廷也就好下手了。为啥流民往里边钻呢?一来全是山,好躲朝廷。二来水土好,本就产粮高!

山,对苏白来说就是资源体。水土,对大明来说就是大面积种植的好地方。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眼下,工部尚书薛祥已经在规划内,分布修建了二十五座钢铁厂并逐渐完善好雏形,还有几个由于消息得到的晚,正在修建中。

全面投产之后,初期预计每厂一炉,设员工各部合计八百人以上,供应煤炭和铁矿需求。

单单现在这二十五座,就已经安排两万多人。之后逐渐转换为流民。

好在这两万人是全国分散,且附近都有重府。拨银子就能就近买粮。

不然,单就这两万人的粮草运输损耗,就够户部腰疼了。

之后只要完成朝廷的任务,就可以慢慢断了开支。

各大钢铁厂生产些相对劣质钢材,以铁价投入民间。同时也能自己生产一些性能优良的农具,平价投入附近的重府。

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了。

继续阅读:第109章 一揽子好处拿下老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开局自曝穿越者,老朱震惊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