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自然明白。”朱标想了想,确认自己并未遗漏什么,转而解释道。
“那刘三吾,本来和老师同为大儒,眼见苏白的科学有平分其儒学地位的态势,自然急切。”
“再深一点。”朱元璋没有反驳,但显然不太满意这个说法。
“呃,或许是苏白的科学,在刘三吾眼中,确实不行。”朱标试探的回应道,见老朱又摇头,搞得他也一脸迷惑。
“父皇,那……”
老朱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他二人,今日看似在做学术地位之争,但实则毫不相关。”
“标儿,为君者,不可轻信耳目所见所闻。这俩都是人精,就算目的明了,行为明确,但你必须要明白,二人真正的心思!”
“刘三吾,今日并非嫉妒,也非贬低科学,更非维护儒学。这些最多只是他出动的理由。而非心思动机……”
朱元璋看着太子有些多少迷茫的眼神,语重心长的说道。
“刘三吾的动机心思,在于我。在于大明朝。”
“标儿,回去好好想想吧,那苏白的动机是什么。”
“是!”朱标点头应下。说到底,他现在也只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人心裹测,许多事,作为未来的君王,该如何看待,这些都还需要好好学学。
“你若能弄明白苏白的动机,将来把控这两家对你来说就没什么难度了。”
“这二人,心中都无名利,这比那些贪财好色爱慕名利者,更难懂。”
朱标闻言点头,“孩儿自会好好弄明白。”
“慢慢来吧。”老朱满意点点头,虽然朱标在有些事上总是和他反着来,但教育他这些的时候,听话的样子很让人喜欢。
“你自始至终,都是跟着儒家学的,那会儿也是没办法,毕竟读书人都是儒家的。”眸光远眺,老朱的思想回到从前,打天下的时候。
“但如今,大明有苏白,这小子虽然不是大儒级别的,但是其后世眼光才是最重要的。所谓阴阳共济,为人君者,只听一家之言,可不行。”
“正如那苏白今日所讲,儒家教化万民,为百姓什么的。听听就好。”
回头看向朱标,二人四目相对,平静而又幽冷的声音响起。
“你爷爷奶奶,大伯大姑,病饿而死的时候,咱可没觉得儒家有用。”
……
二人并行,一路边走边谈,没一会儿来到安庆住处。
一般公主出嫁前,都是住在生母那里,西殿。
当然,一般只是一般,总有不一般的。作为老朱的第四个闺女,为人有机巧精灵,很得老朱宠爱。因此早早地就专门给安庆划了一处住处。
早朝前老朱还念叨这个闺女呢,怎么昨天出去见了见苏白,回来就见信儿了。
“参见父皇。”听到外边宫女参见,安庆急忙忙从屋里出来。
“起来吧,让咱看看闺女是咋了,回来都不去找咱。”老朱笑呵呵的摸了摸安庆的脑袋,语气并未怪罪。
一旁朱标上前,打量了眼安庆。却看到安庆手中还紧紧攥着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