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时的物价,再次恢复到第二个月的水平。四张钞票三个货物。统计计算一下,商户由于货物成本是两张钞票,收到四张,算作挣了两张。”
“我由于上个月两张钞就能买到三个货,这个月却需要四张,可以理解为赔了两张。”
“这是天下卖方与买方的交易。相当于卖方角度。”
说着,苏白抬头看向老朱,伸手示意。
“接下来,该算算买方角度,与朝廷印钞的账了。”
“恩?如何讲?”老朱眉头一挑,显然没料到苏白这么说。
苏白拱手一礼,沉吟道。
“咱们以一张钞一个货为基准,来仔细算算。”
“第一个月,我收到三张货物,手里的钱在第二月变为四张。可以理解为,商户买原材消耗都是跟朝廷买的,盐铁。布匹。人力嘛。而我将货物卖于朝廷。因此一番流转,钱才能到我手上。记下,第一个月。朝廷发行天下货币,这是无本买卖,挣三张。”
“也就是第二个月,朝廷是用四张钞,买到了我这里的三个货。记下,朝廷赔一张。”
“第三个月,由于钱币损坏,我卖货时,遭遇了通货紧缩的情况,因此,第一种情况,两张钞票买了我三个货,钱损失在朝廷。第二种情况,四张钞票买了三个货,之后损坏了两张,损失在我身上。”
苏白顿了顿,继续说道。“以实际情况而言,自然是后者。记下,朝廷挣了一张。”
“第四个月,由于朝廷印钞,因此物价上升,朝廷是四张钞买了三个货。记下,朝廷挣一张。”
刘公公在一旁跟着记录,将四个月的朝廷挣赔写下,苏白接过纸递给老朱。老朱上下扫视着,又抬眼看向苏白。等着苏白后话。
他有点迷糊了。
苏白见老朱看来,继续解释道。
“陛下,算总账吧。”
“朝廷前后,一、二、四月印钞,合计七张。”
“天下货币损失,合计三张。”
“计算货币单向流通总额,即朝廷花出去的。四个月合计三加四加四加四,合十五张。”
“计算货物单向流通总额,即朝廷总计从我手里买到的货物,四个月每个月三份,合计十二份。”
老朱闻言皱眉不已,账目是这么回事,但朝廷怎么最后一算,“十五张货币买了十二个货呢。损失的三张又回到朝廷头上了?”
苏白点点头,“若是商户原材不在朝廷这边呢?毕竟现在三家一个整体,若是商户原材是在老百姓头上呢?损失的钱不过是从我身上,转到商户头上,再转到最后一个人身上。现在是朝廷,但实际上,是天下百姓承担了。”
“百姓是无底洞,有他们承担,市场物价是只降不涨的。货不够了,多给百姓摊派点税嘛。十税九也不是不行。市场缺货,从他们嘴里抠出来点就是。”
苏白摊摊手,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老朱试着在心里推演一番,朝廷只用管着印钞,损失由百姓承担,有个无底洞在承担物价,物价不涨。如此,确实是十五张钞票买到十五个货。
“也就是说,加印钞票,超发后都是由百姓最终承担的?”
“正是如此。”苏白拱手一礼,终于总了一口气。心道可算想明白了。
“看茶。”老朱摆摆手,示意苏白坐一边喝茶等着。
这一瞬间,老朱似乎苍老了些许,那挺拔伟岸的身姿,也显得有些佝偻。
毕竟,让一个一心为天下百姓安康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宝钞实际在搜刮百姓。
确实很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