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厉鬼、无祀之鬼,还有饿鬼,其实佛典中记载的饿鬼是非常痛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因为贪心、自私的罪业,许多饿鬼虽然饥渴难耐,但无法满足饮食满足,甚至一张口就会喷出火焰,把好不容易拿到嘴边的食物烧成黑炭,所以叫焰口饿鬼,比焰口饿鬼还要好一点的饿鬼就叫做少财鬼,他们因为曾经分享过物资给其他的人或动物,所以可以吃的到,但是又因为他们布施的是不好的、腐坏的、污染的物资,所以只能以厨余、脓血、痰唾甚至是排泄物等污秽、下劣、肮脏之物为食。此外饿鬼还经常受到驱逐、刀杖、鞭打与铁链刑具加身之苦,衣不蔽体、身貌丑陋……是许多饿鬼道的普遍写照。
在人间的鬼大都会居住在野外特别是森林间或坟冢间,所以人烟稀少的树林也称为「鬼村」
不过还是有一种饿鬼是比较特别的「多财鬼」,可以说是饿鬼中的「贵族」,祂们生前大多是做了不少好事,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只是因为执念太深所以堕入鬼道,但是仍然具有福报与神力,不但有自己的宫殿与车马仆从,无论是福报与享受不输给天神,只是多为昼伏夜出。多财鬼多有赐福或降灾给世人的力量,所以可以享用人们的祭祀血食,地位就像我们所尊崇的许多神明,所以也称为「大福多财鬼」。
宅舍街道城门都有各自守护神。
人间的鬼都住哪?
根据记载,虽然大部分的鬼都居住在冥界,但也有不少散落在人间的,而在人间的鬼大都会居住在野外特别是森林间或坟冢间,所以人烟稀少的树林也称为「鬼村」,就像是一个聚落一样,除了人烟稀少的树林之外,也有不少饿鬼在人类城市聚落中的飘荡,但他们经常会受到城市街道、住宅、地境的守护鬼神的约束、驱逐,日子并没有比较好过,犹如流浪动物一般。
众生皆苦鬼生也不例外
关于鬼的生活,在古书里也有不少记载,《续子不语》就提到当鬼其实没什么乐趣,还有许多痛苦:
寒冷之苦
据说溺水死掉之鬼,常常受到寒冷之苦,每当感到寒冷痛苦之时就要靠在活人的周围吸收生气,才能舒缓,但因为人体的阳气对鬼来说就像是我们冬天取暖的火炉一般,有时候如果有好几个鬼围着生人在吸收生气,一旦鬼互相推挤,一不小心碰到活人身体那么鬼就会被灼伤,就像我们烫伤一样痛,所以民间传说鬼怕烈日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鬼怕大风
除了怕冷又怕热之外,鬼也很怕刮大风,当我们的世界刮起强风的时候,对游荡无所依靠的鬼就是一种灾难了!据说刮大风时鬼就要赶紧的趴伏在地不能行走,因为强风带着天上浩然的「罡气」一旦鬼被大风吹到,身体就如同被大山压住,而阵阵的强风又像是一片一片的板子,鬼的身体被刮到就像被板子削过来切肉一般,所以每次看到要刮大风了,鬼就知道又要受苦了,因此脸色就会变得很难看。
司命灶君与童子。 (杨永连老师提供)
守饭童子与窃饭鬼
没有人祭祀的鬼饥饿的时候,就只能想办法进入人们家里窃取饭菜的气味来吃,如果是条件不错的家庭,因为饭菜的油脂较多,所以「其饭气浓厚,食之耐饥」 ;相对的贫穷人家的饭气就让鬼吃不饱了。鬼要窃饭的时候,还必须碰运气,因为饭锅上常常会有灶神座下的守饭童子,守在饭食上面,只要守饭童子见到有鬼想要窃取「饭气」,祂就会追打这些窃饭鬼。所以鬼想要饱餐一顿就只能等开锅的时候,刚好有一阵风把饭气吹散,这时就要赶快用手抓取那些四散像丝絮状的饭气来吃,假设揭锅时无风那就吃不到了,实在是苦不堪言。
相信听到这里,大家对鬼的认识又多添加了几分吧,在西晋时代有一个叫做阮瞻的名士,他饱读诗书又有卓越的观点,当时还做了一篇《无鬼论》来驳斥鬼神之说,某天有个人到阮瞻家与其聊天论道,但是后来讲到鬼神的话题时,因为观点不同而辩论得很激烈,最后这名客人辩输了阮瞻,他气愤地对阮籍说「古往今来的圣贤承认有鬼神,为何只有你就偏要说没有」说完便现出了鬼的样子,把阮瞻当场吓得脸色发青,一年后就病死了。
其实「鬼」并非完全是负面的,鬼除了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鬼之外,事实上鬼这个字其实是「有灵」、「精神」的意思,代表除了人之外,还有许多生物甚至是非生物都是有灵的、有精神性的,所以不能随意的破坏糟蹋跟作践,这也是传统文化中敬天爱物的美德。在道教许多神仙的密讳、符文里,也有不少是带着鬼这个字的,都说明了「鬼」不一定就是代表负面的,许多文化也认为人死后除了当鬼这条路以外,其实也可以上天堂享乐甚至也有从鬼变成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