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仗着谢侯爷的废物罢了!”
傅疏一拳重重的砸在一旁的树木之上,随之而来的恨意也在心中翻涌。
待他日他站在高位之上时,第一个要手刃了的人,便是这谢迁!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七月的京城已经很是炎热。
铺子里的匠人擦着汗水,正在完成之后一步操作。
看着东巷内整洁如新的铺子,宜光心中竟然没来由的多了些成就感。
这一世,她应该能够看着东巷一点点变的繁华了吧。
“姑娘,您怎么还在这外面站着呢,这么热的天您也不怕把自己晒中暑了。”
谷雨拿着一把伞走到了宜光的身侧,想要替她遮挡住太阳。
在外,她们都称呼她为姑娘。
免得到时候暴露了身份会惹来麻烦。
“诶呀,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娇弱,今天让你带着补品去翊坤宫你去了吗?母后的身体可有好些?”
宜光关怀的问道。
这些时日她下了日课就来忙铺子里的事情,所以都已经好几日没有去母后那里了。
“皇后一切都好,听闻明日崔公就要回来,皇后娘娘说了,让公主明日好好准备,回一趟崔府去见见崔公,他老人家同你们一别数年,很是想念呢。”
谷雨叮嘱。
“好。”宜光也应承了下来。
自己对这个外祖父的印象其实也并没有多少。
上一世崔湜虽然也掌管过南方的大权,可是因为她的私心,让崔家的最后一点安身立命之本也被傅家抢走,最后崔湜便得了重病,没过几个月就不治而亡。
这一世,她未能让傅疏把手伸到崔家,当年的惨状应该就不会发生了吧。
若是能够见到外祖父,或许还能了解一些当年安南王谋反的事。
“章老板,我明日有些事情,就不过来了,铺子里面这两天缺人手,你多帮我盯着些,免得出了什么乱子。”
宜光扬声嘱咐。
谢迁和陆淮之这几日都没有时间,方清婉又在忙着酒楼的事情。
所以自己这几间铺子,也就只能拜托章之洞照看了。
“放心吧姑娘,在下一定不辱使命。”
章之洞擦了擦汗,笑着回答。
处理好了这里的事情之后,宜光去采买了不少日常所需的东西。
崔府鲜少有人居住,崔湜又常在南方,在外祖父回来之前,她确实应该带着人过去打扫打扫。
“我们再找些人去趟崔府,趁着外祖父回来之前,我们把崔府收拾妥当,这样他回来住着也安心。”
“还是殿下想的周全。”
谷雨和穗禾异口同声的夸赞。
到了崔府之后,众人便开始陆陆续续的忙碌了起来。
宜光凭着记忆,一点点走到了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院中的古树早就已经枯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院中,同外面的夏景格格不入。
那个时候崔氏还没有被贬,她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
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外祖父的怀中,荡着秋千,看着天边的小鸟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
只是如今再回到此地,已经恍若隔世。
她捡起断在地上的秋千,踮脚想要挂在树上,她刚抬手去碰,却从古树的枝干上掉下来一个铜制的盒子。
外面已经被腐蚀的不像样子,但是还有一个大体的形状。
最重要的是,盒子外面竟然还上了锁。
这是她小时候藏在这里的东西吗?
她轻轻一拉,被腐蚀的锁头“啪嗒”一声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光洁的玉石。
脑海当中的思绪在不停的翻飞,可她却丝毫也没有想起这块玉石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玉石下面虽然垫着一张纸条,可是因为雨水常年的冲刷,那字迹早就已经看不清是什么了。
“小丫头,看什么看的这么入迷。”
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从她的身后响起。
宜光赶忙回头,只见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那双眼眸依旧散发着锐利的光芒,下巴的胡子长的很长,严肃中又带了些和蔼。
是外祖父!
“外祖父!您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明天才能到吗。”
宜光欣喜若狂,见到多年未见的人,她竟不由得红了眼眶。
是老天垂怜,让她重活一世,见到了曾经那么多死去的人。
她如何能不敢怀呢。
“臭丫头,为何一封书信也不给外祖父写啊,这么多年没见,难不成是忘记了外祖父了?”
崔湜大步向前,拍了拍她的头。
宜光抬眼,多了些愧疚。
之前的外祖父虽然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可他一直都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是大名鼎鼎的宁远侯,朝堂之上哪怕就是父皇都要敬重他三分。
五年已过,他再不似之前那般容光焕发,他的身形多了些佝偻,那张面孔也苍老至极。
岁月和苦难的蹉跎也让他少了从前的意气。
“子衿没有忘记外祖父,只是在宫中有所不便,父皇不准许我们写信给你。”
宜光如实回答。
提到景和帝,崔湜的眸色也黯淡了些。
“你母后这段时日还好吗?”
他膝下只有两女,大女儿叫俞琬,便是当今的皇后。
小女儿叫玉荣,还在南方,并没有归来。
“母后还好,就是身子骨大不如从前,若是有机会,子衿会安排外祖父同母后见上一面的。”
宜光赶忙说道。
“算了,此次归京,我也没有兴师动众,恰逢你外祖母祭日,再加上你母后书信给我,所以就想着回来看看,如今外祖父我啊,乃是罪臣之身,现在去见你母后,只怕是会连累到她。”
崔湜眼中也多了些无奈。
这宫中的规矩就是如此,不能让俞琬因为他再受委屈了。
只是这些年,以景和帝的性子,定然不会好好对待她吧……
“你这丫头,个头长高了不少,快让外祖父好好看看。”
崔湜冲宜光招了招手,宠溺的看着面前的少女,欣慰的笑了。
同她母亲还真是相像。
“对了外祖父,这个是什么东西您还记得吗?这是我刚刚从那棵树上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