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目录
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彦:我不如谁,谁不如我李彦回头,看着一旁的辨才和尚,和刘金刚。
嘴角露出笑容。
小脸上满是得意。
“两位,你们刚才说的话,可是不对啊。”
“你们凭什么说,我的文学水平,不如那个……不如那个李彦?”
李彦说到这里,总感觉哪里不对。
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还不能直接承认,总是有些奇怪。
但是老和尚和刘金刚,却没有发现问题。
只以为“李公子”刚才的停顿,是见到他们提起李彦这个同龄人的时候,起了争强好胜的心思。
刘金刚心中暗笑:“这个李公子,虽然写的一手好字,但还是小儿心性啊。”
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所以刘金刚也没有生气,只是认真说道:“李公子,您若是继续刻苦用功,有朝一日,或许能比得上李彦状元。”
“但是现在嘛……”
刘金刚没有说出后边的话。
而一旁的辨才和尚,也一阵点头。
大唐出一个李彦,就已经够逆天了。
“要是我能碰到,另一个李彦一般的天才,那就有点离谱了。”
辨才心中暗笑。
然后主动开口。
“李公子,您若是不想写那李彦的诗篇,就请随便写点别的什么吧。”
“倒也不必拘泥于诗词歌赋。”
李彦听完,没好气地回头。
“这几个人,小看我是吧?”
他打量了一眼刘金刚,开口问道:“刘公子,你那么喜欢那个……李彦的【汉道昌】,莫非也有建功立业的打算?”
刘金刚听完,长叹一口气。
“当然如此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当时我听说朝廷点兵,要北伐突厥,还想去投军。”
“只是父亲拦着,不肯让我北上。”
“等我好不容易说动家父,前线却已经传来消息,说李彦大人大发神威,十几万突厥军队已然崩溃。”
“就连突厥可汗,也身送长安,向陛下俯首称臣了。”
刘金刚说到这里时,露出失望的表情。
“哎,这也是李彦大人本事太大,反而让我没了立功的机会。”
而这时,一旁的辩才和尚,倒是劝了两句。
这个老和尚也是有意思。
听着刘金刚在说起战场厮杀,跟他们出家人反对杀生,可以说格格不入。
但他不仅没有反驳,反而开口:
“刘公子,您不过区区书生,就是到了边地,又能建立什么功业?”
“令尊也是朝廷命官,您若真是有心报效朝廷,不如也学着李彦大人,也去考个状元。”
刘金刚听完这话,有些意动。
但李彦却哈哈大笑。
辨才和尚疑惑转头。
“李公子,你笑什么?”
李彦摇头。
“你们说的……那个李彦,他中了秀才科状元之后,也上过战场杀敌立功。”
“由此可知,书生也能上战场嘛。”
“再说我大唐官员,都是能文能武,出将入相的。”
“辨才主持,你刚才的话,可是说错了哦。”
刘金刚听到这里,连连点头。
一把拉住李彦的手。
“李公子,你这话可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看来你的文采,虽然不如李彦大人,但是这讲道理的本事,估计比他强多了。”
听到这话,李彦哭笑不得。
“行了,我这里正好有首诗,送给你,当个纪念吧。”
李彦提起笔,酝酿一阵之后,才用刚领悟不久的王羲之字体,写了起来。
他这一阵酝酿,倒不是为了让书法更好看。
而是上次他给长孙冲写诗时,一时不慎,把原诗直接写了出来,有些不符合情况。
事后只能涂改,有些不太好看。
所以李彦这次,先在心中打好腹稿,把应该改的,先在心中改好。
见李彦终于提笔。
辨才和尚和刘金刚,虽然对李彦的文采,没有什么希望。
但还是主动 凑了过来,认真看去。
尤其是刘金刚。
只是看李彦写了几个字,全诗的轮廓都还看不出来。
就一阵点头。
“辨才主持果然没有骗我,这个李公子的书法,果然不同凡响。”
“光凭这几个字的功力,就能看出,外边那【千字文】,肯定是他所写。”
“哈哈,这样的人物肯给我题字,日后我说出去,也有面子了。”
刘金刚一阵陶醉,乐得眯起眼睛。
过了一会儿,才听到身旁的辩才和尚,居然倒吸一口冷气。
刘金刚一愣:“发生什么了?”
他睁开眼睛,再次低头。
只见他陶醉的时候,李彦运笔如飞,已经把全诗写完。
他默默读了起来: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域五十州。
请君暂上云台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此时还是贞观初年,自然没有凌烟阁的事情。
而且天下太平,关山五十州,也没有割据的节度使,而都是大唐忠臣。
所以李彦稍作更改。
把关山改为西域。
又把凌烟阁,改成了东汉的云台阁。
云台二十八将这用法,流传甚广。
到了东汉末年,曹魏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上将,其实都是受了二十八将的影响。
此时的大唐,对于这个典故,也是耳熟能详。
后来李世民修建凌烟阁,也有云台阁的影响。
刘金刚读完之后,整个人愣住。
嘴中不断重复着那一句:“若个书生万户侯。”
良久之后,他才长叹一声,站直身体,眼中满是光芒。
“李公子,你写的好啊!若个书生万户侯!”
“我刘金刚虽然身体文弱,难以亲自杀敌,但却也能为国立功。”
就连一旁的辩才和尚,也一阵侧目。
按理说他是和尚,读到这种激昂文字,该生出不喜才是。
但是李彦这首诗,实在是过于应景。
再加上一旁的刘金刚,就差跳起来了。
他也受到影响。
不住点头。
“李公子这文采可真是……”
“就算与李彦大人,也是伯仲之间啊!”
刘金刚连连点头。
“确实,若非是李彦大人除了诗词之外,还有其他佳作。”
“我几乎都要以为,李公子不弱于李彦大人了!”
听到这两人的话,李彦一翻白眼,无话可说。
他总不能跳出来,说“李彦不如我吧”?
这不成了“我不如我”了!
问题太复杂,李彦懒得细细思考。
干脆一甩脑袋。
伸手把那首诗递了过去。
“行了,诗已经写完了,告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