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祝冰就起床。
她没有入村,而是去了镇上的集市。
那里有着一群环卫工人,穿着红马甲,拿着扫把正在打扫卫生。
这一幕让她想到了大城市的早晨。
繁华落幕之后,留下了一地的狼藉。
需要这些穿着红马甲的环卫工人大清早的起床来清理。
等大家都起床之后,看到是干净的街道,呼吸的是新鲜空气。
神清气爽,一天的精神头都足足的。
祝冰没有上前打搅他们,而是站在一旁,偷偷的把这一幕用手机给拍摄了下来。
不多时,街道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环卫工撤离,镇上又恢复了冷清。
旭日缓缓东升,一缕缕金色的光芒透过云层,穿越树梢,悄悄的洒在这个祥和宁静的小镇。
小镇恍若活了过来。
早餐店开门了。
热气腾腾的包子摆在蒸笼里面。
交织在一起的发面,下入油锅,捞出来,便成了金灿灿的油条。
旁边还有豆浆,有小米粥。
早班车司机坐了下来,吃着油条,喝着米粥。
赶车的乘客,也都一个个的围拢过来。
他要两个包子一杯豆浆。
你要三根油条,一碗胡辣汤。
大家吃的不亦乐乎,让这个小镇在入冬的早晨热闹起来。
陆陆续续有上街卖菜的菜农,骑着三轮车,带着一车车的新鲜蔬菜,支起了小摊位。
旁边还有生鲜,家禽,鱼肉等等。
早起的人们,也都骑着小毛驴,穿梭在了小镇上。
买衣服的,饰品的,糖葫芦的,烤红薯的等等,比比皆是。
甚至还出现了一个舞台,上面有人演绎着歌舞,台下围坐了很多人,等着赠送的礼品。
祝冰简单吃了个早餐,就在街道上闲逛。
同时还用手机记录着这一切。
突然,她发现一个骑着破旧三轮车的老者。
看年龄,大概有八十开外。
三轮车上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两个字——理发。
车上还载着煤火炉子,炉子上坐着烧茶壶,茶壶还冒着热气。
旁边放置着几块煤球,以及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包裹。
这一幕顿时就引起了她的主意。
让她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曾几何时,她的父亲也这般工作。
而她就坐在炉子旁边的马扎上,吸取着炉火散发的温热。
祝冰就紧跟着这个老爷爷,看到他把车子停在路边上,取下招牌,插在泥土上。
然后支起火炉,拿出推子等理发器具,准备开始工作。
祝冰找不到小马扎,就蹲在旁边。
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盯着理发师。
莫大爷有些纳闷,今天怎么来个女娃娃呢?
你说我是给她理发呢?还是给她理发呢?
“小姑娘,你要剪头吗?”
最终,莫大爷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笑着说。
“我这主要是给那些老大爷,老奶奶剪头,你若是剪头的话,去旁边理发店。”
“他们的手艺好,剪的漂亮。”
……
祝冰一阵无语。
把客户往外推,这老大爷是老糊涂了吗?
还是不缺钱,不想挣钱呢?
但她还是如实的回答,“老爷爷,我是来寻找灵感的,而不是来剪头发的。”
“你剪你的头发,不用管我。”
莫大爷见这会也没什么客户,就跟祝冰闲聊起来,“寻找灵感?写生?”
“不是,而是拍电影。”
祝冰解释道:“我们公司打算拍一部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可一直找不到具体的思路。”
“所以这次我们公司大部分成员都来到了这个镇上,切身体会乡村生活,寻找电影的主题。”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莫大爷恍然,跟着便摇头苦笑。
“乡村能有什么电影主题,不是种地就是唠一些家长里短的。”
“我劝你们还是去大城市吧,那边生活节奏快,拍出来的电影也能被大部分人接受。”
祝冰笑了笑,没有说话。
以为她不想?
关键是老板选定了乡村题材。
而且这是实现经理的梦想,必须认真对待。
简单聊了两句之后,便有客户到来。
是一对年长的夫妻。
老伴搀扶着拄着拐杖的老头子,步履蹒跚的走了过来。
吴大爷急忙去接。
招呼着老头子坐下来,给他披上围布,开始剪发。
吴大爷剪的很细致。
脖颈,鬓角,胡茬,都给清理的干干净净。
剪完之后,还用海绵给擦拭干净。
然后老太太就从口袋里面摸出来一团卫生纸,打开,里面是一把钱。
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
最大面额就是十块。
这么一把,顶多有三十多块钱的样子。
老太太从里面拿出来一张五块的递给了吴大爷。
吴大爷说了声谢谢,便送走了这一对客人。
“理发就收五块钱?”
祝冰有些好奇的问。
毕竟2010年了,吃碗面都要十块钱。
而理发才五块。
尤其这入冬之际,烧着煤火,煮着热茶。
又是手动推,连带着清理鬓角和胡茬。
这一系列的工序,怎么也得十块八块吧。
五块?恐怕也紧紧够个手工费。
“可不嘛,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多少钱,能照顾便照顾吧。”
吴大爷笑着说:“反正我也不能靠这个发家,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这……
祝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她的脑子好似突然迸射出了灵感。
乡村生活。
什么才是乡村生活呢?
吴大爷说的就挺好,能照顾便照顾。
这不就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淳朴,朴实,憨厚,天真,热情。
而且若是以剃头匠为主题的话,正好跟她当初写的第一个梦想相吻合。
她的眼睛开始放光。
但并没有急着去跟古平说这件事情。
而是留在这里继续观察,并且用手机记录着吴大爷的方方面面。
一上午,吴大爷接待了八个客户。
有男有女。
每一个客户,吴大爷都认真的对待。
而每一个客户离开的时候,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
还有一个相同点。
那就是,前来吴大爷这里理发的人,都比较高龄。
甚至有一位年近九十,走路都有些喘。
但在吴大爷给他剃完头之后,笑的倍有精神。
集罢。
吴大爷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从三轮车里面拿出来一盒米饭,还有一盆青菜。
看了一眼祝冰,苦涩起来,“丫头,我这里的饭菜只够一个人吃的,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