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江说是要领宋闻看房,结果一路把人给领进了自己的公寓所在的小区。
宋闻把车停在熟悉的位置后,一脸懵地问:“寒哥,我们今天不去看房了吗?”
“看呀,我不是说过了吗。”
白寒江淡定地解开安全带,下了车。宋闻迷茫地跟在他身后。
当看到白寒江走进熟悉的单元楼,并且在电梯中按下了熟悉的楼层后,宋闻终于反应过来。
“寒哥……”他欲言又止。
“怎么了?”
“你……你要给我介绍的房子,该不会是……”
“是什么?”
该不会是你的公寓吧……
宋闻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又很怕是自己会错了意,因此犹犹豫豫地不敢将后半句话说出口。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电梯停了下来。
他们到了。
白寒江神色如常地下了电梯,没有朝身后看上一眼,仿佛对宋闻的纠结毫无察觉。
然后,他抬脚,转身朝左边走了过去。
宋闻一愣,正向问他“寒哥你是不是走反了”的时候,就见白寒江在一扇门前站定,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面前的房门。
宋闻:“???”这什么情况?
片刻后,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原来白寒江要带他看的房子,就在他公寓的隔壁。
见他停留在电梯口发呆,白寒江喊了他一声:“宋闻?”
“哦……哦!来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宋闻快走几步,跟在白寒江身后进了那扇房门。
小区的房间格局都是相似的,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套房子与隔壁白寒江的公寓格局上没什么差别,都是两室一厅,但装修风格却大相径庭。
如果说白寒江的公寓装修风格可以用“简约”两个字概括,那么这套房子最大的特点是“温馨”。
墙被房主刷成了浅浅的米色,地板全都被换成了浅色木地板,家具和软装统一都是偏暖的浅色调。
整个房子看起来干净明亮,很容易让人一眼就喜欢上。
宋闻只一眼就爱上了这套房子。
不过理智在时刻提醒他,喜欢是一回事,想要拥有是另一回事。
他诧异地问白寒江:“寒哥,你之前说要给我介绍的房子,就是这一套吗?”
“倒也不是。”白寒江摸了摸鼻子说,“之前想要帮你介绍的是其他小区的,但好巧不巧,前段时间我忽然听说这套房子的业主打算出国定居,想把自家房子出租。我当时看了几张这套房子的照片,一眼就觉得你一定会喜欢的,所以干脆跟业主要了钥匙,想带你来看看。”
“这样啊……可是这段时间我们不是一直在沪城吗?你怎么知道他们家要出租房子?”
“业主群看到的啊。”白寒江一脸的理所当然。
宋闻本来也只是随口一问,对于白寒江的回答没有多想。
在他想来,本来白寒江与隔壁房子的业主既在同一个小区,又是邻居,相识也是理所应当的。
可他却忘了,自从跟在白寒江身边这小半年以来,他无数次出入白寒江的公寓,却从来没见过对方与邻居有过交集。
所谓的业主群,不过是白寒江的一个幌子。事实上他找人托关系,废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拿到隔壁公寓的钥匙。
现在,这套房子已经被他买了下来,他才是这套房子的业主。
一无所知的宋闻饶有兴致地在公寓里参观了半天,然后问白寒江:“寒哥,这套公寓租金大概多少?有优惠吗?”
“当然有。”白寒江面不改色地开始瞎编,“我跟房东很熟,他们说了,出租这套公寓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且想找个熟人帮他们看家。他们比较迷信,坚信‘人气儿能养房’。所以他们开的房租价格也特别便宜。”
白寒江随口报出了一个超低的价格,引得宋闻惊呼:“这也太便宜了吧?!附近根本租不到这么便宜的房子!房东会不会是被人骗了?”
白寒江:“……被骗倒不至于,他们是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了一个友情价。”
“可是这友情价也太低了,总觉得他们会亏……”
白寒江笑了:“亏什么,能租出去总比放着落灰要好。”
亏什么,白送给宋闻他都觉得赚。
别说住隔壁了,要不是怕吓到宋闻,他巴不得让宋闻直接住在自己家算了。现在这个距离,他已经心满意足。
怕宋闻不肯答应,白寒江还特意说了句:“我也是跟他们谈了好久才要来这么一个最低价,机会实在难得,宋闻,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吗?”
宋闻低头沉思起来。
其实说实话,他对这套房子挺满意的,无论是装修还是价格,都正好戳中了他的点。
要是放在三个月前,他是绝对不会考虑跟白寒江住在同一个小区里的,主要原因就是房租。他很清楚,这个小区的房租他付不起。
但是,现在,正如白寒江所说,机会难得……
思考良久,最终宋闻决定,承下白寒江的这个人情,就决定租下这里了。
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白寒江,换来男人灿烂一笑。
“太好了。”白寒江高兴地说,“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
宋闻也觉得开心:“嗯!以后还请寒哥多多关照呀!”
白寒江迫不及待地说:“事不宜迟,现在就帮你搬东西吧?”
之前宋闻把郊区的房子退了以后,他的行李都暂时放在了白寒江家里,后来每次回京他也都是暂住在白寒江的公寓。现在要想搬家十分方便,把东西从隔壁拿过来就好。
宋闻也觉得天天住在老板家不太好,当即响应白寒江的号召,两人没一会儿就把他的东西全都搬了过来。
做完这一切,时间已经不早了。宋闻来不及收拾,就催着白寒江去逛超市。
他没忘了,两人还有一个准备晚饭的任务。
由于白寒江就是个厨艺小白,所以买菜这件事还是得宋闻操办,白寒江只能充当一下劳力。
两人也没跑太远,就在公寓附近的大型超市里逛了逛,买齐食材后就匆匆忙忙回到白寒江的公寓里准备做饭。
进了厨房以后,依旧是宋闻的主场。白寒江帮他打打下手,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忙活,气氛十分和谐。倒是有几分过节的意思。
整整一个下午白寒江都很开心,他尤其喜欢做饭的环节。
握着刀铲的宋闻是会发光的,他自信地指点江山,吩咐白寒江做这个做那个的样子,让白寒江觉得新奇又可爱。他喜欢这种在生活杂事上被青年支配的感觉,因为这会给他一种,两人在搭伙过日子的错觉。
白寒江喜欢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子。
等到晚饭都准备好了,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两人将丰盛的晚饭打包好以后,就准备去医院。
这次是白寒江开的车,他心疼宋闻做饭辛苦,死活不让他进驾驶座。
两人去医院的路上,还买了月饼和水果。
买月饼的时候,他们发生了小小的争执。
白寒江想要商店里包装最好看的那盒月饼,很贵,但他坚定地认为贵有贵的道理,贵的月饼好吃的几率也大一些。
而宋闻则认为所有包装过度的月饼都不值得买,它们本质上不会与那些散称的便宜月饼有任何差别。横竖都是月饼,怎么也做不出花来。
最终妥协的是白寒江,他被宋闻的“你买过几次月饼?吃过几次月饼?你能比我有经验?”三连问给彻底击败。
即便是中秋节,医院仍旧是人来人往。病人不会因为过节就不生病,医生也不会因为过节就不给人看病。
医院里的病人和医生都各忙各的,本来没什么过节的气氛。可当宋闻把自己做的团圆饭一盒又一盒摆在宋筠的病床上,白寒江给同病房的人挨个发月饼以后,冰冷的医院病房忽然就变得温暖了不少。
四个人挤在窄小的病床前,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团圆饭。白寒江和宋闻都注意到,宋筠虽然一直是笑着的,但眼角也曾闪过一丝泪光。
白寒江身为一个外人,融入宋家三口的团圆饭中也毫不违和。宋母和宋筠对他都很热情,俨然一副把他当做自己人看待的模样。
白寒江告诉宋闻,说这是他从小到大这么多年来,过得最开心的一个中秋节。
……吃完饭后,宋闻坐着与母亲和姐姐说话。白寒江接了个电话,暂时离开了病房。
过了很久,白寒江终于回来了。他走进病房以后,宋闻第一时间发现他脸色不对。
他趁另外两个人不注意的时候,担忧地低声问了句:“寒哥,出什么事了吗?”
白寒江没有否认,点点头:“嗯,电话是陈清打的,出了一点小状况,等我们回去再说吧。”
一说是陈清打来的,宋闻心里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准备。
接下来他与宋母聊天的时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宋母看出来了,主动提出要宋闻和白寒江早些回去休息。
宋母坚持要在这守夜,怎么劝都劝不动。
宋闻无奈,只好在百般叮嘱后,跟白寒江一起离开医院。两人来到医院的停车场,刚一坐上车,宋闻就问:“寒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白寒江的脸色仍旧不好看。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句:“阿姨跟姐姐平时上网吗?看微博吗?”
听到这话,宋闻愣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