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现代的她明白,谢长安此时的发烧实际上是在自我疗养。
但她还是担心。
于是宋玉绰很快就擦干了眼泪,飞奔出去,找来大夫。
大夫见谢长安面色赤红,但身上显然是换洗过的,干干净净,就知道宋玉绰照顾他照顾的很好。
直到谢长安退烧,外面天色微微的明朗起来,他也松了口气,回头说道,“不错,你好好照顾着他,明日最好是让你家里的长辈过来照顾着你们夫妻,耐心养上几日就好了。”
宋玉绰连声道谢,撑着身子亲自将他送了出去。
看着大夫背着药箱远去的身影,关上院门,她心中堵了两日的那口气也就松了下来。
总归,自己是把这个人的恩情还掉了……
她靠着院门倒下时,感觉有一片冰凉落到脸上,宋玉绰用尽全力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下。
如斯,绝美。
乾宁十九年的初雪,终于在这样的情况下猝不及防落了下来。
早晨下山才得知他们夫妻两个两日没出门,谢林夫妇直接就来了他们家。
夫妻俩好容易才打开门进去,李氏一眼就看到了靠在墙上,双目紧闭,生死不知的宋玉绰。
她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李氏连忙低头探她脉搏,确定宋玉绰只是昏死过去了,这才松了口气,连忙又是将她送到床上,忙活了半晌,这才得以坐下来说话。
李氏开口就是一句抱怨:“嫁给你们谢家的男人,我们娘俩可真是可怜!”
谢林也是理亏,怎么都坐不住,摸着头说道,“我回去抓一只老母鸡来给你他们俩补补。”
李氏心里疼得不行,围着宋玉绰关心,深怕孩子就这么去了。
她要是有事,他们夫妻得少赚多少银两?!
鸡汤炖上的时候,谢长安也醒来了。
他断断续续的睡了两天,此刻一睁眼就有了精神。
身上伤口让他根本动弹不得,但这不妨碍他隔着窗户看到他家叔叔坐在院子里做他没做完的木匠活。
“二叔?”谢长安的声音十分沙哑。
谢林连忙过去,将他推倒让他养身子,“大夫说了,你们夫妻俩最近就别乱想,好好的躺着才是正道,我和你婶娘来照顾你们,不用担心。”
“她怎么了?”谢长安完全不知道宋玉绰的身体如何,急的一下就伸手抓住了谢林的手。
扯动身上的伤口,他“嘶”了一声,满脸痛苦的收回手。
谢林连忙说道:“没有,她的情况比你好不少,就是在外头昏死,冻了估计有个一个时辰,不过还好,如今也才是初冬,天不算冷……”
谢林的絮叨谢长安几乎听不清了。
他满脑子都是她冻了一个时辰这个事。
她那样的脾气,怕冷怕的要死,是为什么能跑出去受冻的?
还不是因为他!
他想翻身下床,但实在没有力气。
谢林也意识到这孩子不想听自己絮叨,索性没有再说,只是安抚他,“如此倒也是好事……你们两个这二年都受了老大的苦,我和你婶娘正好给你们好好补养,你躺着,要说什么,我去给你和那孩子说。”
“……就请您拿了家里的银子,给她买点补品回来,我是个大男人,我不需要这些。”谢长安重新躺回去,没有继续不自量力。
他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让她放心,他们才能一起好好的继续过下去。
李氏去镇子上买了些补品回来,回来的路上就遇到了宁愿儿。
这些日子的折磨,让她这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都有些变了,瘦了很多,偏偏身上一身素白的麻衣又显得俏丽。
俗话说得好,要想俏一身孝,这一身孝衣确实是让原本就娇美的少女变得更是漂亮可爱。
李氏看她朝着自己凑过来搭话,也就没有像预想中那样拒绝,而是耐着性子站过去和她说了几句。
宁愿儿是真的艰难。
丈夫去世,婆家本就恨她,如今更是恨不得让她去死。
回了娘家,家里人又觉得这个女儿没能给他们创造利益,恨不得直接把她赶出宁家去。
天地之大,自己却连个活路都没有,这样的纠结之下,让她愈发显得娇媚可怜。
她拉着李氏刻意的说着抱怨的闲话,心里的苦涩,一一一倒出来,又试探着和她闲聊起谢长安夫妇,果然从她口中套出来两人受了重伤的消息。
李氏愁的浑身难受,拉着她的手不住的抱怨,“你说说这俩孩子怎么日子就过得这么苦,夫妻俩好容易才和好了,欢欢喜喜和和睦睦的过了没两日,这不,又是一起受伤,真是心疼死我这做婶娘的了。”
“婶娘您别急,谢大哥一向是个好人,好人总能长寿的不是。他们两个肯定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到时候您才有的是福气可享呢!听说谢家嫂子如今对你可好了,他们夫妻俩感情又好过不了多久,兴许你就能去给他们带孙子了!”
李氏到底没什么心眼,一点没听出来这话里带着的他们对她好,不过是想要让她帮忙带孩子的暗示,反倒是乐呵呵的在心里猜测起了,那两人要是生下了孩子,该是多么漂亮的一个小娃娃,这么想着心里也是期待不已。
李氏听了她的安慰,心里是舒心了不少。
想着那两个可怜的孩子,李氏兴冲冲地要往家走去回去给两个孩子准备吃食。
宁愿儿连忙跟上她,要帮她提东西,李氏却直接开口。
“你这孩子,不是婶娘说你,这时候我哪能让你跟着我回去,你这身上还带着白呢!我自己拿着就行,不劳你了哈,听话。”
宁愿儿差点吐血,刚才我安慰你时,你怎么不说我晦气,现在倒是兴冲冲的来了!
但她面上还是一脸温柔,“是我想的太过,只一心担心着谢家兄长,就忘了我不该的。”
“你确实不该……哎,你也是可怜人,罢了罢了,你快回去吧。”
李氏说着,自己朝着家里走去。
宁愿儿心中不满,无论如何都想去找那人,好歹只是看看他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