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哪里?应该是在太初神庭?”
陇元镇听金不换说起过,先天神祇多寂灭,只剩后天神还存在世上,儒释道属于后天神,应该不至于也被天道反噬了。
“太初神庭在数万年前就已经毁灭于扶桑神树倒塌,其后的后天神多隐匿在名山大川、洞天福地,又或者自造天地于世间,此后的天上再无神灵,据我所知儒尊远走西域,道尊湮灭九州,儒尊下了不怕,你想找到他们难之又难,即便真的有他们的踪迹,我们也很难说动他们为大端所用。”
“换言之,三尊拯救的从来都不是一国一家的命运,而是黎民苍生。”
李鹤玄的话,说得陇元镇心中哇凉哇凉,再也没有一丝热度,这代表他无法求助于佛道两家,也无法找到儒释道三尊,如此一来,他就必然要面对一个冰冷惨痛的现实——魔兵造尸药短时间被无法被克服,唯一万幸的是,这些怪尸跟丧尸一样,只要把脑袋给砍掉就能杀死。
它们的弱点是脑袋而非身体,能对付他们的,只有千步可取人命的冲锋枪,如果有冲锋枪的话,配合现在的玄铁盔甲,可以做到千步爆人头,到时,将士们不需要跟怪尸近身肉搏,可以消灭怪尸他现在已经拥有造出冲锋枪的技术,只是却不敢开这道口子。
中古世界的诸国战争,一直都是以冷兵器参战,百姓活不下去或许可以揭竿而起,若是让大端掌握热武器技术,那万民未来将再次陷入黑暗,甚至于大端可以利用热武器,永久压榨百姓。
他发展工业,完全是想改变玄帝的思想,同时给这个时代的生民一点活路,开发热武器只会让局势变得更糟糕,既无法达成他的目的,也能让人间炼狱成为现实而非形容词,如此一来,热武器的研究,就要被彻底祛除计划,现在想想,真正能对付怪尸的东西,还真不知道是什么。
眼看佛道两家也没有主意,陇元镇只好先把研究怪尸的情况按下,开始操心另外一件事,玄帝在他临走时,托郭令仕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他往东都洛阳去的敕令,虽说没具体告知出了什么事情,他也能猜得到是与建造巨船有关。
一月之期才刚开始,他有旸元吉和歌雾隐在古城做线人,也不觉得会出什么问题,陇元镇和高盛通陆善交代了他的计划,叫他们严加监视各个出入口,等做完这一切才从长安出发,驾驭快马东行洛阳。
……
大端、东都、洛阳城
一日辛苦,策马奔腾,陇元镇驾驭千里马,从晨鼓咚咚出发,到傍晚时,已经来到东都。
此刻,晚霞夕照,浮光跃金,洛水汤汤流淌过大端帝国的神都,远处可见远洋巨舰扬帆起航,千艘万船在河道间流转不息,蔚为繁荣。
近处,有大端天枢如指天巨剑擎起万里青霄,夕阳西下,天枢腰缠金龙顶戴宝珠,看起来辉光万千灿烂如虹,那巨大金龙盘旋柱台,如同沐浴神光守护着紫微宫,更远处的明堂天堂巍峨宏伟、辉煌华丽,比之长安还要气象万千。
说起来,东都的规划早在前朝就已经开始了。
前隋大业元年,隋炀帝迁都洛阳,为彰显他靖安乱世匡扶南北之功,他命杨素、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观察洛阳地形,以备营建东京,之后,每月拨给徭役两百万人用于修建都城,以图“揣帝心在宏侈,东京制度穷极壮丽”。
依据古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也就是说,王朝的皇城必须四方周正,同时城墙各开三门,前隋建造大兴城时,确实是按照古制来,但是在建造东都时,却因为地形碰上了不小麻烦。
这里与长安的地形完全不同,长安属于关中平原,只要把台塬地貌填平,就可以修建四方周正的皇城,洛阳却不具备这种条件,洛阳四面环山,中有平原是不假,但是却被洛水横穿而过,想要建造皇城四方王城几乎不太可能。
若想要追求四方周正的都城,只能依据洛水在北岸或者南岸建造皇城,若真如此,都城的规模又会被群山屏障阻挡,这样一来,完全没了皇城的气派,只是河畔小城,为了尽可能体现“穷极壮丽、巍峨气派”的皇城,匠作们只得抛弃古礼造城的思路,另外开辟新的造城思路。
自古北极七宿为尊,他们仿照银河星宿思路,将穿过平原的洛河定为天河,那么西北方向地方,就可以作为北极贵地,修建皇城与宫城,之后的外廓城正好修建在洛河两岸,如同漫天星宿围绕皇城。
这么一来,皇城就规避了四方周正的窠臼,形成如今“倾斜西北,帝居紫薇,群星环绕,天河为畔”的格局,自洛阳皇城建立后,官府迁移洛州百姓充斥一百零三坊,同时也迁来南北富商大贾数万户,在这里形成不亚于大兴城的新皇城,也即是东京。
在东都建成的第二年冬至,隋炀帝为展示新朝皇城的富丽堂皇以及天朝气魄,命西域以及东南西北诸邦万国来朝,在紫微城乾阳殿接受百官觐见、万国朝贺,同时以最隆重的九宾之礼,为列国君主接风洗尘,设宴款待。
当时,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千座奏乐十万,靡靡乐音声传数十里,鱼龙百戏通宵达旦,灯火照耀昼夜不绝,煊赫终月这才罢休。
只是,皇城建成才不过二十年,前隋帝国就在民乱中轰然崩塌,到了大端开国后,太宗觉得洛阳紫微宫穷奢极欲、靡费巨锱,焚烧了部分皇城宫殿,好削其气焰,压制帝王气派。
此后,洛阳宫就只是作为帝王留居行宫存在,不具备任何特殊地位,直到高宗李知时代,关中大旱粮食不丰,皇族宗室为就食,迁徙东都洛阳,这里因为神州土中,朝贡道均,物产丰足再次成为陪都。
到了显庆二年,高宗皇帝下《建东都诏》,上言此都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决定实行两京制,正式将洛阳名为东都,高宗薨逝后,武皇后怕李唐宗室干预她称帝,改端为周后迅速将东都封为神都,以洛阳为皇城,建立起她对大周帝国的有效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