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
徐羡之:“若不是事情要紧,也不敢来惊动陛下。”
刘裕望了望那武士:“嗯,究竟怎么回事,如实奏来!”
武士:“遵旨!小的们按照徐大人的吩咐,每日暗中守候在休平陵,自前年入冬时抓了两个到墓前凭吊的前朝遗老,有一年半模样没人去那儿了。直到前日,小的们见一少年娃儿往休平陵去,还以为他是去玩耍呢。谁知他,他竟然趴在那儿又是磕头又是哭,还口口声声地喊着‘父皇’……”
刘裕:“嗯?……”
那武士吓得脖子一缩,徐羡之也看了他一眼。
刘裕:“说下去!”
武士:“是,是!小的们近前一看,原来是个十多岁的小和尚。”
刘裕:“小和尚?”
武士:“是,是小和尚。我等正准备拿下,不料那小和尚还有功夫,一掌劈得我们老大收不住脚,……哦,就是我们众弟兄的一个头领,他当下就撞在石碑上,送了命。”
刘裕:“嗯?小和尚有这等功夫?”
武士:“是,那小和尚功夫不浅。我们赶紧亮出险招,谁知那小和尚还有同党暗中埋伏着……”
刘裕:“还有同党,暗中埋伏?”
武士:“是是,我们另外两个弟兄,当场接连中暗箭身亡,小的肩上也中了一箭,……小的拼命带箭伤跑回建康,禀报了徐大人……,小的所说句句属实,此刻肩上还有箭伤可验呢……”
刘裕:“嗯!——” 他从卧榻上站起身来……
徐羡之和武士,都有点惶恐地望着刘裕。
7-22 瓦棺寺寺主室 (内,夜)
(音响画面,无语言对白):
寺主室内,案桌上放着慧基刚喝完药的碗、药罐等……
慧基长老斜靠着躺在卧榻上……,洪能长老趺坐在一旁……,二位长老正在听慧深的叙述……
烛光映照下的慧深的脸……,慧深把谢玄之剑双手托递给长老看……,二位长老脸上的表情严肃,目光深邃,他们时而相视点头,时而望着叙述的慧深……
燃烧着的灯烛……(转景):
7-23 永华庵尼太云房 (内,夜)
(音响画面,无语言对白):
(接前景)……燃烧着的灯烛(移)……,这是永华庵庵主老尼太的云房。
谢金玲在叙述着……
尼太和静安在倾听……,尼太和静安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相对一视……
7-24 台城合殿 (内,夜)
刘裕:“嗯,小和尚!他叫慧深?”
武士:“慧深?不,小的不知道。”
刘裕:“肯定是他!不然的话,他怎会口口声声地喊着‘父皇’?”
徐羡之:“圣上是说,那个十多年前,刚出生三天,陛下就让他在瓦棺寺出家的那个太子?”
刘裕:“不错,他叫慧深,就是那个司马德宗的遗孤:太子司马远!不过记住了:那小和尚并不是朕让他出家的,而是前朝司马德宗将他献身佛门的!”
徐羡之:“哦对!是,是前朝司马德宗,为了表达他对佛祖的虔诚和敬仰,将刚出生三天的太子,献身,献身于佛门。”徐羡之垂首伏地,额头上渗出一层细汗。
刘裕:“嗯,朕这一生驰骋南北横扫千军,尤其这十几年,忙完了剿寇又忙北伐征战,忙完北伐征战又忙朝廷内外,倒是把瓦棺寺的那个小和尚给忘了!”
刘裕说着,慢慢地踱开了步,他踱过去,又踱过来……
地上跪着的两位,脑袋一致地,跟着刘裕那踱着步的脚的方向转动着,转过去,又转过来……
刘裕暗思(内心独白):“这个小羊羔羔竟然长大了,还祭开了皇陵,杀了朕的北府军武士!哼!”
刘裕停步一转身,望着跪在地上的两人。
刘裕:“小和尚挺有本事?竟然杀了朕的北府军武士?”
武士:“是,是是。”
刘裕:“看来,不能再掉以轻心了!”
徐羡之:“是,陛下圣明!”
刘裕:“嗯。”他望了望跪着的徐羡之,略一挥手,“哦,平身吧,都平身。”
两人起来,一同叩谢:“谢陛下!”
徐羡之:“陛下,老臣即刻派人前去瓦棺寺,捉拿小和尚慧深!”
刘裕摇摇头,露出一丝冷笑:“不,朕要亲自去走一趟!”
徐羡之:“陛下,这点小事何劳陛下亲自出马,何况陛下的龙体!……”
刘裕:“不碍事!这几日,朕觉着好多了。”
徐羡之:“陛下,陛下病重数月,近日虽已有些见好,但龙体还需静养!”
刘裕:“不怕!千军万马的,朕都出生入死多少回了!不是么?”
徐羡之:“是是,可是陛下……”
刘裕:“朕卧病数月,烦闷不已,正好借机出去动动身子散散心。再说,去趟瓦棺寺也算个事儿?”
徐羡之:“呃是。”
刘裕:“哼,朕倒还真想去看看,这个小和尚如今是怎么个出息了!明日,朕亲临瓦棺寺!”
徐羡之:“遵旨!”
刘裕阴着脸:“顺便,也会一会建康第一高僧:慧基寺主!”
7-25 瓦棺寺 (外,夜)
夜深了,星空中挂着一弯钩月,天上星星闪烁……
深夜的瓦棺寺静悄悄……
一排排僧房……
少数僧房窗户中还有灯光,灯光相继熄灭……
7-26 瓦棺寺僧房内 (内,夜)
僧房内,隐隐看出一张张排列整齐的卧榻。
僧人们都已入梦乡,慧深却睁着眼,转辗难眠……
慧深卧榻的左右是智清和智明。
智明:“慧深,还没睡啊?”
慧深:“……睡不着……”
智明:“别想了,寺主会有办法的。”
慧深睁着眼,不说话。
智明:“夜很深了,快睡吧,啊。”
智清:“是啊,快睡吧,这两天你也够累的了。
慧深:“……” 依然睁着眼……
司马义画外音:“这几天的事情太重大了,也太突然了,慧深他有心事了,睡不着觉了!可是,连着几天他都没睡好觉了,他也实在是太疲劳了。到了四更时分,慧深真的睡着了。”
慧深终于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他起了轻轻的鼾声……
7-27 山门外大道 (外,晨)
天朦朦亮……
大道上疾驰着一骑快马……,骑在马上的是何承天……
急驰的马蹄(特)……,何承天焦急的神色(特)……
快马奔向瓦棺寺山门……,何承天滚鞍下马……,在山门口将快马的缰绳往守门和尚手中一扔,守门和尚惊讶的神色……
何承天快步往寺中闯,他径直往慧基长老的寺主室而去……
7-28 寺主室 (内,晨)
寺主室门口,何承天来不及让守卫在门两边的僧人禀报,急冲冲地跨进门去,自己掀开幔帘就直接进了内室,上气不接下气……
何承天:“寺主,快,快想个办法,把慧深藏起来!圣上带着兵马……,唉,刘裕他,他带着兵马,要亲自来问罪了!”
慧基一惊!望着何承天。
慧基:“此话……果真?”
何承天:“哦,我以前在司天台,也常去宫中走动,在宫中也有些交情不错的熟人,所以托熟人去宫内打探了一下,得知圣上今天要亲自来瓦棺寺问罪。”
慧基:“何大人辛苦。”
何承天:“长老,快把慧深藏起来吧,快!”何承天神色紧张,喘着大气。
慧基长老撑起上身,望着何承天:“藏,藏得了吗?”
何承天:“那,那得把他送走,总不能,束手就擒吧!” 他真的急了,好看的胡子抖得厉害。
慧基:“迟了……,来不及了!” 叹了口气。
何承天:“那怎么办!” 他急得血往上冲,脸都发红了,还在屋中打了个转。
慧基反而显的沉稳了,他坐起了身,稍稍提高声音:“来人!” 两僧人立即进来合掌听命。
慧基:“鸣钟,让众僧齐集法堂,本寺主今天要开坛讲经说法!” 两僧人抬头望着慧基,半张着嘴,脸色惊愕。
7-29 瓦棺寺山门口 (外,晨)
瓦棺寺山门口站着少年尼姑谢金玲,金玲依然身着缁衣,头戴尼帽。谢金玲向门头师傅行礼。
谢金玲:“门头师傅,小尼谢金玲乃旁边永华庵带发修行弟子。奉我永华庵庵主之命,前来瓦棺寺为慧基寺主煎汤熬药、伺候慧基寺主。”
门头师傅:“哦,哦好好,多谢尼太!里边请,里边请。”
7-30 寺主室 (内,晨)
慧基下令道:“快去……鸣钟吧!” 声音不高,却很威严。
两僧人合掌应命:“是!”
慧基移腿要下榻,何承天赶忙架住那个虚弱的病体,他急得直跺脚。
何承天:“这,这怎么行,你这病体……”
慧基:“来人!”
智清进来了,他双手合十:“寺主!”
慧基一指旁边的僧衣柜:“御赐八宝袈裟。”
智清遵命取出袈裟……
慧基竟然站起来了,他颤颠颠地伸出双手,智清为他套上了那件御赐的八宝袈裟……,何承天想帮忙,又觉得帮不上。
幔帘又掀开了,智明带着谢金玲进来。
智明:“寺主,这是永华庵尼太派来伺候寺主的谢金玲。”
谢金玲:“永华庵带发修行少尼谢金玲,拜见慧基寺主!见过何大人!”
慧基:“免礼。”
何承天点头回礼。
谢金玲:“金玲奉庵主之命,前来为长老煎汤熬药,伺候长老。”
慧基:“阿弥陀佛!谢过尼太。”
谢金玲:“庵主说,今日怕要有大动静,一会还将再派几位师姐过来,一并听候寺主吩咐。”
慧基:“多谢尼太。金玲,慧深祭陵遇险,多谢你及时相救。老衲即刻就要开坛讲经,待黄钟声响,周围寺庵的僧尼也将前来。你先跟智明去经堂小厅,听候老衲分咐。”
谢金玲楞了一下,随即合掌:“是!”
谢金玲跟着智明出去了,慧基回头对着何承天,神情严肃。
慧基:“何大人,请回避。”
何承天摇着头:“不不……”
慧基:“何大人,你必须回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