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
4-5 法堂 (内,日)
法堂上,法显正恭恭敬敬地向司马德宗奏请着……
法显(入画面):“……愿我佛之无边法力保祐大晋江山社稷。并且,贫僧还要将西去天竺的亲身见闻,整理撰写成书,书名定为《佛国记》,到时一并敬献陛下。现将贫僧从天竺取回的贝叶真经呈与陛下过目。”
司马德宗:“呵,好,好啊。呃,圣僧,一路劳苦了。”说话显然中气不足。
刘裕抢上一步,拦在皇帝面前大声说:“为了表达圣上对佛祖的虔诚,为了表达圣上对圣僧的感激,圣上决定,效仿佛祖释迦摩尼,将刚出生三天的太子司马远殿下献身佛门!”
不明真相的法显被感动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吃惊。他怔怔地望了一眼刘裕,又转眼望着司马德宗。
司马德宗却像突然遭了雷击一样,两眼发直,身体摇摇晃晃似要倒下……,一直跟在皇帝身边的司马德文赶紧扶住司马德宗。
司马德文:“圣上,圣上,陛下……”
刘裕:“来人!” 立即上来几个内侍和僧人。
刘裕:“圣上一路辛苦,龙体劳累,快扶圣上去净室歇息。”
内侍和僧人一起拥扶着司马德宗转向堂外……
司马德宗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两眼从刘裕转向慧基……
慧基长老低头垂目,一语不发。
4-6 法堂外 (外。日)
司马德宗呆呆地,似木头人般地被人扶出了法堂……
到了法堂外,司马德宗停住脚步,他转头还朝法堂中扭望着,愣愣的两眼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寻求着什么……
4-7 法堂 (内,日)
刘裕:“请出太子!”
一位内侍由几个侍卫陪着抱出了太子。掀开襁褓,太子一声惊哭……,太子惊哭不已,哭声传到堂外……
4-8 法堂外 (外,日)
法堂外的司马德宗听到太子的惊哭声站立住,直愣愣地……,突然,他发出了一声悲嚎。
司马德宗:“太子!皇儿!……”便昏倒过去,近身的一个内侍赶紧扶着,皇帝就昏靠在内侍身上。
司马德文:“圣上,圣上,陛下!”
众人也急呼:“圣上!圣上!陛下!陛下……”
众人转头看着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先,先就这么扶着,我去禀报刘太尉。”他匆匆地进了法堂……
4-9 法堂内 (外,日)
法堂内,太子哭声正响……
司马德文急忙走到刘裕的身边。
司马德文:“启禀刘太尉,圣上……”
刘裕瞪眼望着他,司马德文一吓,住了口,刘裕往边上挪过几步,司马德文跟了过来。
司马德文怯声道:“圣上他,他昏过去了。”
刘裕低声:“大惊小怪!昏过去了就赶紧抬入净室去啊。”
司马德文:“那圣上他,这御医也没跟着来……”
刘裕:“御医没来,是你们考虑不周。嗯,本太尉刚才就已经看出,圣上累了,龙体一路劳顿,抬入净室内喂两口水,歇息一会儿,自然就醒了。”
司马德文:“这……”
刘裕:“这什么?没看到这儿正有要紧事儿吗?”
司马德文:“是。”不敢再说什么,他朝法堂外而去。
4-10 法堂外 (外,日)
司马德文:“刘太尉说,圣上累了,龙体一路劳顿,抬入净室内喂两口水,歇息一会儿,就会醒的。”
众人七手八脚地想把司马德宗抬起来,他们想使劲,又不敢太使劲,唯恐伤着皇帝……
司马德宗:“小心!小心,呃,师傅,你们去找一块门板来。”
僧人:“哦!”他一拉另一僧人,转身就跑着寻门板去了。
被靠着的内侍感觉有动静,他盯着皇帝,司马德宗又动了一下。
内侍:“圣上,圣上,圣上好像醒了。”
司马德文和众人都轻唤着:“圣上,圣上,陛下……”
司马德宗慢慢睁开眼。
司马德文:“圣上,圣上你醒啦?好好,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众人:“对对,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司马德宗两眼直直地望着大家,不说话,半晌,他咧咧嘴,傻傻地笑了。
司马德宗:“嘿嘿,嘿嘿……”
司马德文一惊:“圣上!圣上啊!……”
4-11 法堂 (内,日)
法堂之内,太子还在哭,慧基低头垂目,捻珠念经……
一个年轻和尚低头捧着托盘,侍立一旁。
刘裕堆出几分笑,他向法显走前一步。
刘裕:“请圣僧菩萨为太子剃度。”
法显目光迟疑,神色不安,眼睛转向慧基,慧基依然垂目念经……
刘裕:“请法显圣僧为太子剃度,请!”
法显迟疑地拿起托盘中的剃刀……,面部表情复杂……
一缕婴儿的嫩发在法显的手中……
刘裕望着那一缕嫩发:“好!好好。刚才,慧基长老已为太子起好了法号,叫慧深。嗯,慧深,好,好!听说,你们的佛祖释迦摩尼就是皇子出身,是吧,现在小慧深也是皇子出身,将来,说不定也有一番作为呢!啊?哈哈哈哈……”
可是,法堂内一片安静,没人说话,刘裕也似乎感觉自己的大笑有点不太合时宜,他止住了笑。
刘裕:“呃,哦,下面……是你们佛门的事儿了,按照佛门的规矩还有哪些事儿要做,你们自行往下走吧,啊?本太尉就不陪同参与了,啊。”
刘裕露出笑容,对僧众们扫了一眼,他一转身,出了法堂,随从们也跟着走了……
一片诵经声和木鱼等法器声响起……
司马义画外音:“就这样,刚出生三天的太子司马远殿下,变成了小和尚慧深。小慧深,从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了,注定了他的一生,将是不太平、不平凡、坎坷而又离奇的命运。”
(画面为襁褓外披裹着僧衣的小慧深的特写镜头)(字幕:慧深)
4-12 瓦棺寺 (外,日)
刘裕径自穿过寺院,朝山门外走去……,几个亲信紧跟在后……
朝山门外而去的刘裕威风凛凛,身上的长披风随风飘起……,随风飘起的披风下,一只大手握在佩剑柄上……
4-13 山门口 (外,日)
心情舒坦的刘裕站在山门外搭起的大法门前的平台上,望着稍远处,他欣赏着、接受着那成千上万人的欢呼,他那模样,真是一派踌躇满志……
忽然,刘裕似乎一惊,他皱了一下眉。
4-14 山门外 (外,日)
远处,人群中泛起一阵小浪花……
人们渐渐静了下来,并自动地让开一条路来,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发疯般地,跌跌绊绊地跑过来……
两个侍卫想拦住她,却也被她的疯狂之态吓得愣住了。
众香客也想过去,旁边几个侍卫一起过来,把他们拦住了。
疯了般的何淑妃,踉跄地朝山门口冲去……
4-15 山门口 (外,日)
一侍卫上前:“刘太尉,何淑妃来了。”
刘裕微微吸了口冷气,他眯起了眼,(内心独白):“她果然来了?这个产后三天的女人,居然从皇宫走到这里!”
何淑妃带着满怀的焦虑和悲愤,带着产后的虚弱和步行的极度疲劳,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到了山门前的台阶下,颤抖的手指向刘裕……
何淑妃:“……刘裕!刘寄奴,还我太子,还我儿子!还我太子!……”
刘裕斜眼望着她,微微一笑:“太子已经皈依佛门,由法显圣僧剃度,法号:慧深!”
何淑妃:“什么法号‘慧深’,我的儿子是太子!”
刘裕笑着:“嘿嘿,这是他的福份!懂吗?福份!嘿嘿嘿嘿,哈哈哈哈……”
何淑妃声嘶力竭地喊道:“你!刘寄奴,还我儿子!——,还我太子!……”
何淑妃绝望地、声嘶力竭地喊着,摇摇晃晃地、踉踉跄跄地上了台阶,她拼起全身的力气向刘裕扑去……
刘裕还没动,几个北府兵已经一拥而上,把这个疯了般的女人一推……
何淑妃滚下了台阶……
何淑妃又颤颤巍巍地撑起身来,嘴角淌着血。她仰望头顶的苍穹,苍穹在旋转……,她凄厉地呼嚎着……
何淑妃:“还我太子,……还我儿子!……还我太子啊!——……” 悲哭之声令人心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