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
王府府卫快步进来:“零陵王殿下昨夜……,昨夜里中毒身亡了!”
在座皆惊,储王妃一口气接不上,倒身……
储王妃的兄嫂连连呼喊:“王妃!王妃!妹子啊!……”
5-14 零陵王府灵堂 (内,日)
灵堂上,一身素缟的储王妃捶胸顿足,悲痛万状……
储兄:“是我害了你呀殿下!是我害了你呀!早知如此,我不该把妹子叫回建康,我悔呀!……”储氏兄长也伤心不已,他掩袖拭泪……(转景)
5-15 朝堂上 (内,日)
(接前镜头)掩袖拭泪……拭泪的袖手放下来:是当今皇帝刘裕。
刘裕假惺惺作悲痛状,为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洒了几滴眼泪。
刘裕:“唉!没承想零陵王竟会如此惨死!……”
众臣:“圣上龙体要紧,请节哀!”
刘裕擦了擦双眼:“可曾查出凶手?”
亲信:“回禀圣上,听说零陵王府上跑了两个府卫,还没抓着。”
刘裕:“徐羡之!”
徐羡之:“老臣在!”
刘裕:“朕命你前去丹阳秣陵零陵王府,安抚王妃及家人,并在丹阳秣陵城外修造冲平陵,按前朝帝王之礼,安葬零陵王,同时捉拿凶手!”
徐羡之:“老臣领旨!”
众臣:“吾皇圣明啊!”
“是啊,吾皇圣明啊!”
“吾皇胸怀天地宽哪!” ……
刘裕:“退朝!”
内侍喊:“退朝——” 众臣们躬身退朝……
刘裕(内心独白):“流传多年的‘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谶语,今天终于有了结局!如今,这昌明之后的二帝,都已了结,下面,就该是我刘宋帝位的代代相传了!”
刘裕站起身,深深地吸了口气,慢慢呼了出来……
(司马义画外音起)
5-16 丹阳秣陵城外 (外,日)
司马义画外音:
“丹阳秣陵城外,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修起了两座陵墓,两座陵墓遥遥相对,这就是: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休平陵和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冲平陵。刘裕除去了最后一块心病,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司马德文死了,司马德文以痴呆皇帝司马德宗的名义所写的《示儿诏》早已送到了瓦棺寺,慧基寺主在病危时,果真作为先帝的遗诏传给了慧深,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份《示儿诏》还将引发出不少故事,自然,那是后话了。”
镜头画面:
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休平陵……
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冲平陵……
刘裕舒了口气,面露笑容……
慧基寺主病危……,慧基寺主颤颤巍巍地取出 “示儿诏”……
一轮明月当空……(转景)
5-17 瓦棺寺 (外,晚)
一轮明月当空……,月光下,一阵风起,露台下面那些大树的枝叶摇动,沙沙阵响……,枯黄了的树叶飘落飞舞……
随风飞舞的落叶飘落在各处,镜头顺阶梯上露台……
慧深(画外音):“老师,你看我这记录得都对吗?”
何承天(画外音):“唔,对对,字也写得不错。嗯,好好,全都记录完了。走,我们到外面去。”
5-18 观象台 (外,夜)
何承天与慧深走出帐篷,漫步在露台上……
慧深:“老师,天上的星星真多,数都数不清。”
何承天:“是啊,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不过现在呢,天上的星星没有夏天的时候多了。”
慧深:“是啊,慧深记得,夏天的时候,晚上老师带着慧深看星星,满天的星星哦!老师还告诉慧深,天上那条长长的、像云一样白色的,是天河。”
何承天:“呵呵呵呵,老师给你说过的,你都能记得,啊?”
慧深:“记得,老师说得好听,慧深喜欢听,都记得呢。嘿嘿嘿嘿……”
何承天:“嗯,记得记得,记得好啊!这天上,有条很长很长的天河。”
慧深:“嗯,天上,有条很长很长的天河。”
何承天:“现在已经是深秋了,这星空呢,比起夏天来就显得有点寂寥了,不过再寂寥,这天上的星星啊,还是多得数不清!”
护栏边,两只拜垫就作为坐垫,慧深与何承天一起坐着在看星星。
慧深:“嗯,这星星还是多得数不清。老师,那么多星星,它们很多年很多年地在一起,肯定也象老朋友似的,是吧?嘿嘿。”
何承天:“是啊,它们千百年地、千万年地在一起,而且都还不离不弃,它们肯定是老朋友啊!呵呵呵呵……”
慧深:“嘿嘿嘿嘿,老师,这么多星星,它们千百年千万年地在一起不离不弃,那说明它们很讲信义的呢!”
何承天:“讲信义?嗯对对!这天上的星星啊,就是很讲信义,也很守规矩,它们都守着自己的位置。”
慧深:“嗯,它们都守着自己的位置,不乱跑。”
何承天:“哦,也有不讲信义不守规矩的,那就是流星和扫帚星,它们就不守规矩,会乱跑。”
慧深:“哦,流星和扫帚星不守规矩,会乱跑。哎,老师,这流星和扫帚星要是不守规矩地乱跑,那不是要撞着别的星星了嘛。”
何承天:“对啊,那些流星和扫帚星乱跑的时候啊,有时候,还真的会撞着别的星星呢!特别是那扫帚星。”
慧深:“哦,特别是扫帚星。”
何承天:“对,扫帚星,它冲撞起别的星星来,肆无忌惮,就这么‘哗——’的一下就过去了!很不讲规矩。”
慧深:“哟,那多不好,这样会让人家讨厌的。”
何承天:“对啊,很让人讨厌呢!”
慧深:“嗯,不懂规矩,讨厌!”
何承天:“的确是讨厌。我们生活中啊,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不守规矩,并且常常给别人带来不愉快、带来晦气,甚至带来灾难!这种人呢,大家就会管他叫:扫帚星!”
慧深:“这种人叫扫帚星?嘿嘿,扫帚星,他们不守规矩,就是坏人!让人讨厌!嘿嘿嘿嘿。”
何承天:“说得对,让人讨厌!呵呵呵呵……”
一阵风起……
何承天:“哟,起风了。” 何承天脱下一件衣裳披到慧深身上。
何承天:“慧深,把这衣裳披上,起风了,可别凉着。”
慧深:“老师你自己穿,慧深不冷。”
何承天:“披上吧,啊,听话。”
慧深:“哎呀老师,你自己穿吧,慧深壮实着哪!真的!” 慧深跳开一步。
何承天:“呵呵呵呵,壮实,壮实。行,那你过来,过来,紧靠着老师,咱们继续看星星。”
何承天把衣服重新披回了身上,慧深坐过来,何承天把慧深搂紧在身边,将衣襟拉起也罩着慧深。
司马义画外音:“好温馨的师生之情!何承天指着天上的星斗,如数家珍……”
5-19 瓦棺寺 (外,日)
慧基寺主和洪能法师并肩而行。
慧基:“阿弥陀佛,看来,慧深与何大人缘分不错。”
洪能:“正是,何大人十分喜欢慧深。何大人与慧深,既是师生,又像爷孙。”
慧基:“既是师生,又像爷孙?”
洪能:“正是,既是师生,又像爷孙!哪天夜晚,寺主亲自去看看,你就会觉得他们俩……真有点儿像爷孙了。”
慧基:“嗯,嗯。”
洪能:“慧深啊,在观象台跟着何大人看星星,帮着何大人做观察记录,他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慧深在那儿,每夜都很晚了,还舍不得回僧房歇息。”
慧基:“阿弥陀佛,是何大人学问好,人品又好,吸引慧深。”
洪能:“正是,正是。何大人学问好,人品也好,跟慧深缘分也好。”
慧基微笑点头:“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洪能:“阿弥陀佛!”
5-20 观象台 (外,夜)
何承天:“哎呀,已经入冬了,你冷吗?”
慧深:“不冷。”
何承天:“嗯,小手是挺暖和。慧深啊,有道是天纲主着地常,这日月星辰哪,跟咱们可是息息相关啊,我们一定要非常熟悉它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