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
马车内,慧深阴着脸,脸上还有泪痕。他表情严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眼中交织着超出他年龄的仇恨与哀伤。他忽而紧咬着牙关,忽而又咬住嘴唇……
何承天不时地转头看看他……,他把慧深搂靠在自己怀中。
何承天:“慧深,困吗?昨夜没睡好吧?我听见你老翻身。你要是觉得困,就靠在老师身上睡一会儿吧。”
慧深:“谢谢老师,我不想睡。”
6-30 古道 (外,日)
古道上一辆马车在奔驰……
路旁的景物在往后移,马车上方的树枝也呼呼地后移……
何承天(画外音):“唉,昨天,我不该跟你说到你母亲的惨死,害得你夜里都睡不好觉,……我还以为慧基长老全都告诉你了呢!”
慧深:(画外音)“我师父还没来得及细说。……这事,我早晚要知道,只是……”
6-31 马车内 (内,日)
慧深:“只是我没想到,我母亲会死得那么惨!……”
马车内,慧深说着,哽咽了,并干脆伏在何承天的怀里抽泣起来……
何承天心疼地抚慰着慧深,轻轻地拍着慧深……
何承天:“慧深啊,你知道慧基长老的良苦用心吗?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三天就被送到了慧基长老怀里,你是因祸得福啊!要不是慧基长老收下你,只怕你小命早就没了!”
慧深:“我知道。”
何承天:“而且,这十多年之中,慧基长老为教育培养你所费的苦心,也决非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啊!”
慧深:“老师,我懂。其实,不仅是我师父,还有寺中的师叔、师兄们,特别是老师你,你们都为我花了很多的心思和心血。”
何承天:“好孩子。”
慧深:“你们教给我许多学问,教给我功夫,还教我如何做人,慧深全都记在心里……”
何承天:“好孩子,好孩子……”
慧深:“有朝一日,慧深将砥柱于中流,受命于急难!……”
慧深握紧了拳头,目光早熟而坚毅,何承天赞许地点了点头。
6-32 岔道口 (外,日)
马车奔驰……
马车来到了丹阳秣陵岔道口处,车夫放慢了速度。
车夫:“何大人,丹阳秣陵的岔道口到了。”
何承天:“停,先停下。”
车夫停车,何承天和慧深下车,何承天四下里望了望。
何承天:“嗯,我们得分道走了,这儿离陶府已经不远,我自己走过去就行了。车夫!”
车夫:“何大人。”
何承天:“你从这条道往前走,看,到了那头,往左拐下去不远就是休平陵,你陪慧深去休平陵看一下就转回,顺这条道往陶府去接我。”
车夫答应:“是。” 何承天又转向慧深。
何承天:“慧深,我得赶紧去陶府求药,长老的病势不轻,而且年纪大了,耽搁不得了。休平陵就在那头,让车夫陪着你,看一眼就回来,啊?千万别多耽搁,记住啦!”
慧深点头:“是!慧深记住了。”
何承天:“行,那我走了。” 他急着要去陶府,又不放心慧深,走五、六步又转回身来。慧深也赶紧迎上几步。
何承天:“慧深,你一定要小心,去看一眼,磕几个头就回来,啊!”
慧深:“知道了。”
何承天转身向陶府走去,走几步又转回过头,看了看站在路当中的慧深,叹了口气,朝慧深挥了挥手,转身急急地走了……
慧深望着何承天转过一个矮坡,看不见了……,慧深回过身,走到马车边,他听到了一种声音……,是车夫在打鼾。
马车夫怀里揣着马鞭,坐靠在横踏板上,已经呼呼地睡着了。
慧深对马车夫看了片刻,想叫醒他,想想,又放弃了叫醒他的念头。
慧深(内心独白):“算了,我自己去!”
慧深蹑手蹑脚地走开几步,然后一个人一溜烟地向休平陵跑去……
6-33 陶府 (外,日)
道道剑光……,是谢金玲在花园里练剑……
谢金玲收了招,收拾起剑鞘和弓箭,走向花园小径,小径旁有亭廊,亭廊每隔十多步有个花窗,远远的,谢金玲隐约听到陶神医在跟人说话……
陶神医(画外音):“哈哈哈哈,今天是什么风把何大人也给吹来了?看茶!” ……
6-34 客厅内 (内,日)
陶神医:“何大人请坐,请坐!哎呀前两日明略明大人一家到此,今日何大人又光临,真是难得,难得啊!哈哈哈哈,我们得好好叙叙,好好叙叙!” (字幕:陶神医)
何承天惊讶地望着陶神医:“明略大人来了?” 仆人端上茶。
陶神医:“是啊,前两天刚到。有请明略大人,就说何承天何大人到了!” 家僮应声出去。
何承天:“哦!原来明略明大人也在此,好几年未见了。”
陶神医:“那正好,大家一起好好叙叙。”
何承天:“哎,几年前明大人家大公子成亲,我和祖昌大人等几位好友去他家贺喜,见到他有个可爱的小公子,那小儿郎甚是聪慧啊,我何某人就喜爱聪慧的孩子!呵呵呵呵。”
陶神医:“嗯你说得没错,这少年郎的确聪慧!如今,明略的长子刚去江夏任职,姑娘也已经出嫁,就剩那少年郎,时刻跟在身边。”
何承天:“这么说,那小阿郎也一起来了?”
陶神医:“来了,那小阿郎也一起来了,嘿嘿,这小阿郎,肚子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呵呵呵呵……”
何承天:“哦!好极好极,听说明大人辞官南行,我正遗憾没能与他见面道别呢,没承想在这儿与他相见,好,好,……啧,只是,唉……!” 何承天心神不定地砸着嘴摇摇头。
陶神医:“怎么?……”
何承天:“陶神医有所不知,我此次是为瓦棺寺寺主慧基长老求药而来……”
陶神医:“哦!”
何承天:“而且,那个那个……他,慧深,也来了!”
陶神医:“哦!就是那个小……慧深!他也来了?人呢?”
何承天:“去祭陵了!”
6-35 亭廊花窗外 (外,日)
在一花窗外,正走着的谢金玲突然止步。
陶神医(画外音):“祭陵?小慧深去祭陵了?”
何承天(画外音):“唉,可怜哪!他哭着求我啊,他说他要去祭陵,去看他父皇一眼!……”
陶神医(画外音):“他一个人去的?”
何承天(画外音):“在岔道口,我让车夫陪着他去了,我自己呢,急着赶来尊府求药,唉,老寺主的病也耽搁不得了呀!”
陶神医(画外音):“哦哦……”
驻步花窗外的谢金玲皱了下眉(内心独白):“怎么,太子去祭陵了?……哎呀不好!……” 谢金玲想着,忽然惊了一下,转身就走……
6-36 客厅 (内,日)
明略进客厅:“呵呵,何大人!久违了!”
何承天:“啊呀明大人明贤弟,数年不见,怎么突然辞官南行了呢!在下没能与贤弟道别,心中正懊恼不已,没承想竟幸会于陶神医府上!哈哈哈哈……”
明略:“哈哈哈哈,何大人,这些年,你整日窝在瓦棺寺后山那观象台上,也不见你在朝中露面,让老友们好生想念啊!”
何承天:“想念想念,我也想念老友们哪!哈哈哈哈,……哦哦,等下等下,我先与陶神医说说,说说慧基寺主的病情,然后我们再叙,再叙,啊。”
6-37 司马义画外音配镜头画面
司马义画外音:
“故友相见,自然欣喜非常。这位陶神医,在当时可算得是个远近闻名的名人了。不过,要说名人,这陶府在若干年后,还会出更大的名人!那就是陶神医未来的孙子,他那位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家真人、山中宰相、名医名士名药家陶弘景!”
镜头画面:
何承天、明略、陶神医,三位老友互相作揖、问候……
何承天叙述挥基长老病情,陶神医凝思……
陶神医开方……
陶神医亲自配药……
茅山,山峦起伏……
6-38 休平陵神道 (外,日)
初夏时节,丹阳秣陵城外,荒废的皇陵里,孤伶伶的慧深,在神道上踩着满地茂密的蒿草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陵前神道上的一对石神兽:麒麟和天禄,几乎半埋在了野生的蒿草里……
一步步前行的慧深,脸上挂下了泪水……
慧深看见了,他看见了他父皇的陵墓!那墓前的石碑都已歪倒了的父皇的陵墓!……慧深再也忍不住,“哇” 地一声伤心地大哭起来。
慧深哭着朝陵墓跑去……
6-39 休平陵陵前 (外,日)
慧深:“父皇!——父皇啊!……”他扑倒在歪斜的石碑上。
悲哭声惊起了老树上的几只乌鸦,啊,啊叫着,扑愣愣地飞远……
慧深的悲哭声在长满野草的荒陵上空回响……
慧深:“……父皇,孩儿看你来了,父皇啊!我,我是你的皇儿啊,父皇!……”
泪流满面的慧深,双手抓满草和泥土……
慧深:“父皇,孩儿长到这么大,十多岁了,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我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呀,父皇……,父皇啊,你听到孩儿我说的话么?父皇!……”
悲哭声随风而飘……
慧深:“父皇,孩儿我,虽然出生在皇家,虽然一出生就立为太子,可孩儿的命,却是那么的悲惨!比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还不如,比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还不如啊!父皇!孩儿我好伤心!我好伤心啊!父皇被害,母妃惨死,孩儿我,我怎能不伤心!父皇啊……”
————第 6 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