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去经历 去欺骗
凌天魔君之归来2025-07-02 20:444,221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前辈之所以是前辈,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渊博,阅历足够广阔。所以即使他们说的不全是对的,可其中必然有一部分是有理可依、有迹可循的。

  那么大家只需要安心听取、细心分辨,吸取精华,去其糟粕,那么自身修为的提升,自然而然也是水到渠成。

  ——

  嗯,这个水确实有点多了,那么正……佐餐来了。

  ——

  可是这个评判标准,既然已经算是有了。可是又如何来进行提升自身的修为境界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以及先辈墓……遗迹的开发和后人传播,现在大部分的修心术,基本上依靠两种方法:

  第一是【去经历】。

  第二是【去欺骗】。

  去经历很简单,就是说要自己的心境修为提升。就去体验一些会让自己的心境、心情起伏变化巨大的事情,比如说亲人道友之死亡、卑微懦弱之乞怜、至暗无光之绝望……

  这些东西一旦经历过并将至突破,它必然会让自己的心境修为得到提升,而且是大跨步的提升、进步。且历练之后带来的提升,也会使自己的道心在宏观意义上,显得更加的坚固。

  只是问题有一个,生活都应该是公平的。

  这种提升的规模大、速度快而又坚固,也意味着其中的困难险阻更大跟多。因为寻找则去经历的,少有真的能够安然度过这一场场的‘心劫’。

  没错,确实是劫数的‘劫’。

  即便他并不是来自于天地,是有些人自找的。

  可也不可否认,这种对于自身内心的锤炼,确实让人无比的煎熬,甚至比渡劫之时的感觉,更加让人难忘、痛苦。

  再者,即便有的人突破了,心境修为得到了提升。

  可也不能保证什么弊端都没有留下,也就不能保证他未来真正度天劫的时候,不会突然遇到心魔,或者其他诡异的劫数。

  因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说没提升心境修为之前,这人的心境它是一块儿刚刚熔炼出来,带着大量杂质的铁锭。

  那么主动去经历,就相当于用十分锋利的刀刃将这铁锭稀里哗啦的砍成大大小小的碎块,然后再用铁锤一点点的锤打压合起来。

  这个过程且不提其经历的痛苦,但“铁锭”一旦被锤炼完毕,其会变得更加的坚韧,更加完美没错。

  可是那并不意味着,重新锤打融合在一起的铁锭,就真的宛若一体,其内部也一丝缝隙也无。而套用一番,这缝隙自然指的就是风险。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只是用来形容这主动的去经历,风险实在太大。

  那么自然而然的,也就产生了第二种方式,去欺骗。

  那么欺骗的是什么?欺骗的是自我,但有时候也会去欺骗别人,并通过他人的一些表征,来加强自我的欺骗,所以追根到底,它还是一种自我欺骗。

  听起来有些绕。

  那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

  一个人要去斩断红尘,与他那些凡间亲友断去的关系,了去因果,从此不再因此而时时牵挂。那如果是之前的去经历,那么方式就多了。

  比如说等这些人慢慢的老死、再比如说让这些人被意外死掉,载着自己亲自动手弄死等。

  虽然看起来一个比一个不人道,但不可否认的,如果人真的被逼到关头上,这确实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的有效途径。只有心情变化足够剧烈,之后通过带来的提升,才足够的显著。

  至于人不人道什么的,这点已经没有人顾忌了。

  毕竟做出这样选择的人,往往都是个痴迷于力量的提升的加活,也绝不能用疯子痴子来一言概之。

  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甚至根据某些人的调查与总结,在断红尘这方面,这三大类的主要方式,采用第一种的人是少之又少。

  也不可以说没有,只是时间周期太长。

  那么如此一来,做的人多了,也就渐渐的变成了一种法不责众之事,甚至会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念。而且在这里,其实可以稍微引申一下,过渡到自我欺骗,也就是所谓的去欺骗。

  不对,更准确的说这已经算是融合了,只是很多人不想去相信。却不知在他们不想去相信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在做出欺骗之实了。

  嗯,这个有点拗口的东西先不谈,再说说去欺骗最主要的方式,还用这个斩红尘。

  那么最常见的便是主动的忘记。

  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在红尘中还有兄弟姐妹、高堂髯髯甚至有子女绕膝。可是他到了一定的境界,或者因为一些修炼上的问题,需要迫切的提升自己的心境修为了。

  而斩红尘如果又是他最好的选择方式,但是他并没有下不了手,那么怎么办?他就会选择去忘记。

  但实际上他那些亲友还在会议室,但是他已经忘记了。这便是一种最简单的自我的欺骗。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这自我的欺骗也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埋下的隐患甚至更大,终有一日爆发出来,恐怕没有人会抵抗的住。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对于真正的绝情绝性来讲,在心境修为的锤炼初期,却有很多人选择这样。

  至于到了后面随着修为境界越高,修为提升速度越慢,对于岁月流逝的感觉,也就越加不再敏锐。

  那么渐渐的等到发现的亲友完全过世,再没有任何联系之后,那所谓的去欺骗,自然而然的也就变成了事实。

  那么以前谎言,自然而然的也就自我崩解了。

  事实已经摆在了面前,即使这所谓的心境出现中依然留下了一丝缝隙。可是只要绷得住,这比第一种方法,好了太多。毕竟这缝隙不仅更小,而且还是可知的、可控的,就算会爆发,也不会来的突兀,什么准备都没有。

  毕竟这是一种“由虚果到实果”的一个过程。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心境这一块。虽然人人都嚷嚷着什么“修仙先修道,修道仙修心”。好像真的把这个心境的修为,放到了基础中的基础的位置上,可实际上在真正步入修炼之时,如果真的不是遇到了心境上的关隘,却是很少有人去关注这点。

  那么言之于此,就不得不提这个去欺骗出现的基础,或者说依托。

  也是大家为什么明知这玩意儿治标不治本,尘埃未曾落定之前,风险委实不小,还会有很多人去选择的原因。

  据说在大陆久远的年代,不知道是先古还是后谷,反正时间已经很久远了,而且在这两个跨越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年限之间,也都有所提及,至于是不是有那么一个人,这也众说纷纭。

  说是有那么一个人,他以欺骗入道。

  首先是想着欺骗他人、然后进而提升到了欺骗众生、然后再是欺骗自我,最终达到了欺骗天道,从而使虚空自我破碎,他则轻松羽化飞生。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会有人觉得这或许根本就是一个凡俗间茶馆儿、勾栏舍里的故事戏剧。

  但却太多人、太多典籍的可以作证,这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有太多相似记载。

  而去欺骗关联到心境修为提升上的关键,自然是那个所谓的“欺骗自我”……哦,对了,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这个牛人为什么会让人觉得荒唐的同时,而又无比的尊崇,甚至吸取了修炼的经验,并将之奉之为经典的原因。

  因为欺骗他人,指的是他可以在他人面前,通过自己行为、术法得到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话、相信自己所做的事,以及其他各种,但这有所限制。毕竟这是一个谎言。

  而欺骗重生,那就代表了他的道已经达到了让近乎整个世界所有人、所以有自己灵智的生灵,会相信的层次,只是他依旧存在的缺陷。

  而欺骗自我,便代表着修炼这所谓欺骗之道的那个人,连自己都欺骗可,自己都相信自己了。那么,就代表着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真实的,就是正确的。

  而有关于这一部分,也有十分相似的记载,而且不止一处。

  就比如说,那个人与别人战斗的时候,会突然来上一句,他的敌人忽然昏迷了、头发突然着火了、衣袍突然破碎了、突然身受重伤了、脑袋突然碎掉了,灵魂突然崩溃了……

  显然这存在着一个递进的层次,虽然并不是说,这个递进的比例,是一定的、固定的。可是相关的典籍记载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记录。

  而对于这个方面,不少的典籍中,都将之称之为“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

  当然了,对于这个故事,王天泽是不知道的,毕竟他虽然在紫阳剑宗中的底层混了三年,可是心境修为这个东西,与他的生活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一些。

  再加上这位接触的那些人,水平基本相当,和这个心境要求追求相差太远,琢磨的人自然不多,至于说罗老头有没有讲过,这还真没有,倒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

  但是如果要王天泽知道,他恐怕会直接将之冠之为“言灵”之名。

  毕竟这睡什么就是什么之类的玩意,和言灵使太像了,再说的更加干脆一些,就是超能版嘴炮。也就是已经经过蜕变与进化的神奇嘴炮,不仅局限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口水仗模式。

  还是直接将自己的言语,化作锋利的刀刃,席卷的狂风,暴烈的赤炎、无底的深渊……我靠,怎么想那么牛逼,这是越水越爽,根本停不下来。

  ——

  咳,那么,这个故事呢,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了。

  当然了,对于修仙界的人来说这不是故事,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伟人事迹,毕竟他们已经从中研究出了心境的修炼提炼之法。

  去欺骗,想想是真有道理。

  虽然乍一听感觉挺扯,但如果真正去做的时候,其实也是却是不简单,也不是真的什么窍门都没有,不然,这个世界岂还会有人心境不够啥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种去欺骗越来越属于主流中的主流了,甚至不仅是现代的休仙文明,近现代的休先文明也是占了大部分。

  毕竟,去经历,实在是风险太大了一些。

  收益虽然也大,可敢于去冒风险的人,确实是不多。

  尽管去欺骗,留下的隐患同样不小,可如果细细思考,在这性价比方面很明显是后者更加值得选择。毕竟心境提升了,这就更容易绷得住了不是……虽然,感觉像是个假命题,但事实如此,成功事例太多。

  自然就更容易被选择。

  毕竟如凡间所说的“人越老越胆小”,可修行之人未尝不是“修行境界越高,越加胆小”,“知识越加广博,胆子越小”。

  当然了,这个胆小和寻常意义上的胆小,有些相似,并不完全相同的只是一种泛指。

  呃……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的言归正传了。

  总之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大部分的元婴真君,都做的比较出色。

  尤其是那些度过了六欲破魂劫的。

  因为六欲破魂劫就代表着需要度过6种情感之劫,只是这6种情感很难让每一个人去亲自体验一把,甚至指不定你“去经历”的时候,就突然引来了天劫,连准备都没,就变成了渣渣。

  所以去欺骗,在这元婴真君之中的受众和群体,十分之多。

  比如说渡大喜之劫之前的人,可以完全自我欺骗,用诸如我不高兴、我一点都不看下,甚至我还有点小小的悲伤来“改变”自己。

  那么整天维持这样的一种状态,不敢说大喜之劫一定不会降临,但一定不会来的十分仓促。

  那么其他的什么大悲、大惧,也是如此。

  只是还是那句话,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一点不容易。

  就比如说对大部分人来说都颇为艰难的欲望之劫。

  虽然被放到了六欲破魂劫中,而且这欲望之劫好像与之特别的契合,而且与人的六欲七情也十分的挂钩,可是……嗯,好吧,不扯了,它确实是比较难度过的,而且是最难的一个。

  毕竟这个大欲之劫,一下子就占了权、利、人三放。

  权,是权力。

  力,是力量。

  人,是美色、美人。

  哎,这么一下就很牛掰了。

  所以如果说在这方面进行自我欺骗,那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这样你就想象成一个木得任何感情的机关傀儡。

  不过嘛,这很难就是了。

  就算是现在已经到达了人魂境巅峰的化阳真君,当时为了度过这个大欲之劫,也费了不少功夫。

  比如说到现在他还是个单身狗,都几百岁了啊!

继续阅读:第六百一十二章 试探 开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忘情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