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纸诉状将我告上法庭,指控我“泄露商业机密”,试图以此打乱我的维权节奏。
他们声称我公布的刷量合同、内部录音等资料,均属于公司机密信息,不应被公开。
但我清楚,这些证据的公开是维护自身权益、揭露行业乱象的关键。
我向法院提交申请,请求庭审当天开启直播。
在申请书里,我写道:
“此次诉讼不仅关乎我个人的劳动权益,更涉及新媒体行业数据造假的乱象,公开庭审过程,能让公众了解真相,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经过审核,法院最终批准了我的请求。
庭审当天,法院外挤满记者,我的直播间涌入 200万观众。
董事长冷笑:“靠这些手段也想赢?”
他身后跟着三个西装革履的律师,气场压迫感十足。
书记员核对完双方到场信息,法官开始宣读庭审流程。
“原告方,开始陈述主张。”
法官话音刚落,CEO朝身旁律师使了个眼色。
就在我以为他们要抛出商业机密的说辞时,对方律师突然起身。
“我方申请传唤新证人出庭作证。”
法庭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骚动,直播间弹幕瞬间被问号刷屏。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缓步走上证人席,是公司技术部总监老周。
董事长露出得意的笑,“请证人说说,被告是如何违规获取数据的。”
老周清了清嗓子。
“公司有严格的数据保密制度,公共服务器的资料只有特定权限人员才能查看。她作为运营总监,根本没有权限接触这些核心数据。”
我立刻反驳。
“我入职时签的岗位职责说明书里,明确标注了运营总监有权查看全平台数据。而且,公司刚更新的内部公告,还在强调跨部门数据共享的重要性。”
说着,我向法官提交了相关文件。
老周脸色一变,额头上沁出细汗,“那、那是后来改的,之前的规定可不是这样。”
“是吗?”
我冷笑一声,打开手机翻出聊天记录,“这是两个月前,你亲口告诉我公共服务器数据可以随时查阅的聊天截图。怎么,现在就不认账了?”
董事长坐不住了,猛地拍桌,“这都是伪造的!她就是想混淆视听!”
法官敲响法槌,“请保持法庭秩序!证人,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老周支支吾吾,眼神躲闪,“我……我可能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