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中,皇帝陛下和南蛮王的关系人人都清楚,只是无人敢说,无人敢提。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面前,这件事更是成为了禁忌。
所有的宫女太监被派去服侍太皇太后之前,都要被管事千叮咛万嘱咐,就是怕他们说出不该说的话来。
之前就有宫女在太皇太后面前提到了皇帝和南蛮王的事,太皇太后当即便翻了脸。
那名宫女先是被掌了嘴,之后又被打了八十大板,半死不活的被运出了宫,发回了原籍。
由此也能看出,太皇太后也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之间那点事扰得心烦意乱。
“把皇帝陛下叫来,有些事我要当面问他。”
太皇太后冷冷地说道。
宫女赶忙起身,退下了。
……
养心殿内,皇帝还在和那少年谈论着南蛮王之事。
太监再次叫了起来。
皇帝有些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
作为皇帝,有很多事他也是身不由己的。
整个中州的大事落在他一人的肩膀上,一点都不轻松。
一个不留心,做错了事,就会被那些书呆子拿命劝谏;再严重点,可能还会被写进史书,背上千古骂名。
之前他的母亲被赐去给他的父皇陪葬,连个谥号都没有。
满朝文武都是对此只字不提,就好像从没有过这样一个太后。
他在坐稳皇位之后,提及此事,竟然被众官员集体反对。
即便他态度极其强硬,朝臣始终不退让半步。
在贬了好几个人的官之后,朝臣的反应更加激烈,甚至有人以死相谏。
最终,他妥协了。
关于他母后被送去陪葬的具体原因,所有人更是闭口不谈。
作为皇帝,连这点事也查不到,确实是有些奇怪。
但事实又确实如此,连他也是无可奈何。
如今,他想要和自己的爱卿独处一会,谈论一些事,太监却不停地来打扰他。
想拒绝,又不得不见。
所有事情都由太监传达,谁知道发生的是不是什么大事?
一旦错过,那就成了罪过了。
少年退入暗处,皇帝便让太监进来了。
一问,才知道是太皇太后想念他,想要见他。
这算什么事嘛?
即便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位皇祖母很是尊敬,此时也是有些不耐烦。
太监退下,少年再次走出。
少年道:“陛下,太皇太后应该是担心世子殿下,想亲自问一问陛下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说道:“皇祖母动作可真快,前脚朕才受到消息,后脚就要问了。”
“同样是孙子,为什么对朕就没有这么关心呢?”
少年道:“陛下,可不能这么说。”
“陛下日日在宫中,太皇太后见得到,自然就没有那么担心。”
“世子殿下远在南边,太皇太后已经十年未见了,此时关心再正常不过了。”
“如果真的不闻不问,反而是不正常了。”
皇帝摇了摇头,道:“但愿是这样吧。”
“皇祖母对朕也很关心,朕是知道的。”
“只是皇祖母的关心有些过头了,朕不得不多想。”
“若不是朕极力争取,恐怕北军的军权都到不了朕的手里。”
“别忘了,皇祖母手中还掌控着影卫呢。”
少年道:“陛下,人哪有不爱权力的。”
“太皇太后这也是人之常情。”
“反正您是她老人家的亲皇孙,她终究是不会害您的。”
皇帝道:“是啊,若不是这层血脉亲情,朕恐怕早就随着母后去了。”
“朕也知道,如果不是皇祖母在牵制着皇叔,朕恐怕早就被赶下皇位了。”
“只是今日之事,应该没那么简单。”
少年微微一愣,问道:“陛下,您是说,太皇太后想要试探您对世子的态度?”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没错。”
“朕看不透皇祖母的想法,同样的,皇祖母也看不透朕的想法。”
“但她终究是多虑了。”
“墨儿是朕的弟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若是论感情,恐怕朕和墨儿的感情比皇祖母还要深厚。”
“朕护着他还来不及,又怎会害他。”
少年道:“陛下重情,这一点,微臣最是清楚了。”
“同样的,太皇太后也是重情之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顾虑啊。”
皇帝苦笑了一声,说道:“是啊。”
“可有些事,皇祖母是不清楚的。”
“朕对墨儿有愧,恐怕只有用命才能还的清了。”
“他心智受损,是朕的错,即便他想要这皇位,朕也会二话不说让给他。”
“又怎么会容不下他呢?”
皇帝想起往事,不免有些伤心,眉头已经皱成了一团。
关于那场意外,每每想起,他都会心痛,随后便是无尽的愧疚。
如果当时能够再懂事一点,他肯定不会那样做……
少年安慰道:“陛下,您别伤心了。”
“往事不可追,还是要做好今朝啊。”
皇帝起身,缓缓说道:“也罢,既然皇祖母要见朕,躲是躲不过的。”
“朕还是早些和她老人家说清楚了好,免得她老再多想。”
说罢,皇帝走出了门,带着人去见太皇太后了。
……
走入慈宁宫,皇帝留下了随行之人,独自去见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支开了所有的宫女,为的就是要和皇帝谈论一些事情。
皇帝看到太皇太后,第一时间就要下跪行礼,被拦下了。
“书儿,你是皇帝,不必对我行这般大礼。”
太皇太后缓缓说道,脸色却不太好。
皇帝说道:“百善孝为先,我朝又以孝道治天下。皇祖母是我的亲祖母,行再大的礼都是应该的。”
“作为皇帝,我更应该为百姓做表率。”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唉!”
“真是苦了你了,以前多好的一个孩子,现在都憔悴的不成样子了。”
“你看看你,才几天未见,又瘦了多少!”
皇帝道:“天气渐寒了,有许多百姓还在为过冬而发愁。”
“沧江以北,适逢大旱,粮食收成不好,恐怕又要多上许多饥民。”
“北方大旱,南方有许多地方又是大涝,瘟疫横行。”
“如此种种,我都不得不找出解决之道,即便是日日操劳,也没能想出好的办法来。”
太皇太后又摇了摇头,说道:“是啊,百姓不易,你这个皇帝更是不易。”
“但今天我叫你来,并不是为了这些事。”
“你可有墨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