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让少年去观察荨儿的同时,也派出了人在监视着少年。
少年说的,并不全是实话。
对荨儿点头,又会是什么意思?
莫非两人有什么关系?
关于少年的过往,皇帝一无所知。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任何的猜测。
作为皇帝,想要查到一个人的身份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可少年的身份,他却查不出来。
能有这样的能力的,普天之下也没有几个人。
南蛮王可能算一个,但南蛮王并不屑于做这种事。
其他的,恐怕也只有那个神秘的组织了。
神秘到连他这个皇帝也仅仅只是知道它的存在,其他的一无所知。
这样的一个组织,真正的实力一定是惊人的。
他作为皇帝,也不得不忌惮。
而少年,极有可能和那个组织有关。
把这样的一个隐患留在自己身边,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因为他的信任,少年的手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权力。
但这些,皇帝并不担心。
他就是要看一看,少年究竟有什么目的。
另外一点,少年做事确实很合他的心意。
他所说的,满朝文武都不及少年,并不是一句空话。
在少年有所异样之前,他都愿意把这样一个人留在自己的身边。
皇帝是孤家寡人,更需要一个人来排忧解难。
而少年,正是那个为他排忧解难的人。
……
第二日一大早,荨儿再次进了宫。
今日的她,穿的并不是昨天的衣服,而是华服。
宗人府为她送去的那身华服。
皇帝召见,这样的场合,一定是要穿着正式的。
与今天相比,昨天太皇太后见她,更像是私下里的来往,而并非是正式的场合。
昨日的她略施粉黛就已经超凡脱俗,今日的她则更是不同。
半点红唇,映衬着那张白玉般的脸颊。
金冠华服,更显华贵。
举手投足间,都是雍容华贵的气质。
这个时间,皇帝还在上早朝,她也只能等着。
但昨日那个少年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再次对她点头致意。
只不过,昨日少年似乎有意在避着她。而今日,少年却是迎着她走了过来。
荨儿红唇紧闭,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那种熟悉的感觉,此时更加的明显。
未等荨儿开口,少年笑着说道:“郡主,陛下还在上早朝。”
“在下现在带郡主去一旁等待。”
荨儿问道:“你是何人?”
少年回道:“在下只是这宫中的一个闲人罢了。”
“承蒙陛下信任,才得以陪侍陛下左右。”
荨儿看向了身边的宫女,问道:“他说的可是真的?”
宫女摇了摇头,说道:“回郡主的话,奴婢在宫中十多年,从未见过这人。”
少年忙解释道:“在下是陛下不久前才提拔的。”
“由于不经常出入,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人认识在下。”
“只不过,在下手中的这块玉佩,乃是陛下亲赐,可以证明在下的身份。”
说着,少年从腰间取下一块玉佩,双手递给了荨儿。
上好的白玉材质上,刻画的是九条五爪金龙。玉上镶金,做工精良,世上罕见。
荨儿一眼便看出了这玉佩的不寻常之处。
像这样的玉佩,定是造价不菲。而且很有可能是皇室御用的工匠才会有这样的技艺。
除了皇帝身边的人,恐怕不会有人能拥有这样的玉佩。
荨儿只是简单的看了两眼,并没有接下。
一旁的宫女倒是瞪大了眼睛,看的仔仔细细。
过了片刻,宫女似乎是确定了玉佩的真假,对着荨儿点了点头,说道:“郡主,这玉佩是真的。”
“此玉佩名叫九龙白玉佩,是陛下的信物。”
“玉材取自西部戈壁,乃是上好的白玉。同体纯白,不掺杂一点杂质,寓意着持玉佩之人的一片忠心,清白而又不含一点杂念。”
“玉材之上镶嵌九条五爪金龙,这是陛下真龙天子,九五至尊的象征。”
“而且普天之下,除了陛下御用的工匠,没有任何人拥有这样的技艺。”
“所以,这九龙白玉佩绝不会有假。”
“而持此玉佩的人,也必定是陛**边的人。”
听罢,少年点了点头。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玉佩中的诸多寓意。
他只是看出玉佩的珍贵,并不知道这玉佩的真实用途。
而皇帝给他这个玉佩,也仅仅就是要让郡主更好的确认身份。
荨儿也点了点头。
能被派到她身边的宫女,肯定都不会是普普通通的宫女。
所以她知道,宫女说的都是真的。
只不过,能知道这么多的宫女,恐怕之前在宫中也是身居高位了。
少年笑了笑,说道:“既然已经确认了在下的身份,郡主这便随我来吧。”
荨儿点了点头。
少年带着荨儿便下去休息了。
他们现在已经在养心殿内了。只不过养心殿很大,也分有很多的小宫殿。
少年带着荨儿便是去了一个专门让人等候的大厅内。
少年亲自为荨儿倒上茶水,开口说道:“郡主不必焦急,在这里饮茶静候即可。”
荨儿问道:“你的意思是,我还要在这里等很久吗?”
少年摇头道:“这个不好说。”
“陛下忧国忧民,每日都要上早朝。”
“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大事发生的话,早朝很快就能结束。”
“但如果有什么事要商议的话,早朝恐怕就要到正午才能结束了。”
荨儿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她也知道,整个中州的担子都在皇帝的肩上,皇帝每日要处理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那为人称道的“以工代赈”就是陛下想出的办法。
如果不是这样的日夜操劳,皇帝又怎么可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呢?
今日皇帝要见她,恐怕会因此而推掉很多的事情。
哪怕皇帝实在是事务繁忙,来不及见她,她也是能够理解的。
在这里等着,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受的事。
起码有茶水,还有点心。
荨儿拿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一股熟悉的味道回转在她的舌尖。
这茶,她喝过。
而且是在自己父亲那里喝过!
这茶产自东海的某座小岛上,而那座小岛被牢牢的把控在她父亲的手中。
除了她父亲,其他的人根本没有可能得到这种茶。
而这种茶不仅茶叶产量少,各种加工的工序也很多,这就使得这种茶的价值极其宝贵。
除了她父亲手下的心腹,其他人根本尝不到这种茶。
想要把茶叶带到中州,更是没有一点可能。
可她确实是在这中州尝到了熟悉的味道。
因为这种味道天下独有,她根本不可能搞错。
荨儿脸色微变,看向了少年,眼神变得很复杂。
其实她并不知道茶叶是不是少年的手笔。
毕竟那名特使身居高位,能够改变太皇太后的决定,想要对她喝的这一杯茶动手脚,简直是易如反掌。
对于少年,她仅仅是有一点怀疑而已。
毕竟,这茶是少年亲自沏好,送到她面前的。
少年被郡主这样盯着看,并没有任何的异常。
普通人,被荨儿这么盯着看,怎么也会不好意思的。更何况,荨儿现在是郡主,这样的眼神足以让任何人不安。
可少年却始终镇定如常。
他的眼神没有躲闪,而是反过来紧紧的盯着荨儿。
被他这么一看,荨儿反而是有些不安了。
正要收回目光,她却看到少年微微的点了点头。
幅度很小,不细看都察觉不到。
但她确实是看到了,少年似乎是有意在对她点头!
只不过,他的眼神更加复杂。复杂到似乎能够说出话来。
荨儿却很轻易的看出了少年眼中的意思。
他承认了,但他不想声张。
荨儿此时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无法平静。
少年给她沏的茶,是她父亲的茶。而少年点头,正是承认了他的身份。
一个皇帝身边的,能拥有九龙白玉佩的人,竟然是她父亲的心腹!
原本她以为,他父亲能把棋子安插到太皇太后的身边,改变太皇太后的决定,这已经是极限了。
可现在看来,连皇帝身边都有她父亲的棋子。
甚至,可能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这样的震撼,甚至比她当时收到圣旨时还要强烈。
她知道她父亲的最终目的。
而这样的一枚棋子,关键时刻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恐怕,整个中州都要为之颤动。
她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因为她很善良。
相反的,她根本不在乎中州这些人的死活。
她只是害怕,一旦中州变得**,即便世子告诉了她柳寻道的动向,她也很难再找到柳寻道了。
到那时,所有的努力都将再次变为徒劳。
那么她所做的一切,都将没有任何的意义。
特使的身份还没有确定,如今又出现了这个少年。
荨儿也不禁在想,特使会不会就是眼前的这个少年。
但直觉告诉她,少年并不是那个特使。
无论是修为,还是体型,亦或是声音,都大不相同。
虽然修士修为足够高的时候,这一切都能用法术改变。
但是,眼前这个少年,根本不像是一个修士。
只不过她忽略了的是,她父亲的心腹,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呢?
少年很明显是不想让他声张。
潜伏在这重重深宫之中,他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因为一旦暴露,不仅他的任务要失败,恐怕性命也会难保。
所以不论做什么事,他都必须小心翼翼地,不能露出任何的破绽。
他以为,皇帝从不问他的过往,是对他的足够信任。
但他不知道皇帝一直在防备着他,不问他过往,也只是懒得问罢了。
少年很快便离开了,只留下了荨儿和她随行的人。
荨儿细细的品着茶,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在东海时的过往。
身在中州,却找寻到了故乡的味道。
这样的感觉,本应是欣喜的。
但她却高兴不起来。
从东海到中州,她只是为了找到柳寻道。
哪怕无法让他回心转意,只要能见上他一眼,什么都值得了。
可现在,她倾尽了全力,却连这小小的目的都难以达到。
悲从中来,又怎么能感觉的到高兴呢?
正当她伤感之时,少年再次走了进来。
“郡主,陛下召见。”
荨儿赶忙放下茶杯,努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情绪,跟着少年走了出去。
她也不知道皇帝这么早下了朝,到底是因为要处理的事情少,还是因为要见她。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她都必须调整好状态,认真的应对。
昨日在太皇太后面前,她可以放下防备。
但今日在陛下面前,她就必须小心应对了。
宫女被留下,少年带着荨儿来到了皇帝的面前。
荨儿跪地,正要行礼。
皇帝却开口道:“以后你就是朕的妹妹了,不必多礼。”
荨儿只好起身。
她抬起头看着皇帝的那张脸,不自觉的被皇帝眉心的那个红色印记所吸引。
在皇帝身上,她并没有之前那种特殊的感觉。
皇帝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心中却是毫无波澜。
论容貌,这女子确实比一般女子要好。
论气质,也确实算得上是超凡脱俗,不染凡尘。
可他就是感觉不到有任何的不同。
其实从当年那场意外之后,就再没有一个女子能让他感觉到不同了。
这也是他至今都没有立后的原因。
皇祖母前前后后为他选中了好几家的小姐,无不是家世显赫,知书达理,能够母仪天下的。
可在皇帝眼中,那些人他都没有任何兴趣。
反而是那少年,总能让他心生欢喜。
皇帝仅仅是看了荨儿几眼,随后便低下了头,开始批阅奏折。
荨儿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她以为皇帝会问她一些问题,甚至会考验她。
可现在看来,是她多想了。
皇帝下朝早,可能只是因为要商讨的政事少,并不是为了见她。
不然的话,皇帝又怎么会这样对她?
沉默了许久之后,皇帝才淡淡说道:“新封郡主朕已经见过了。”
“下去吧。”
荨儿没想到,皇帝会这么直接的让她离开,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但她也只能无奈的跪地行礼,随后离开。
她的心里又是乱的像一团麻。
皇帝这么做是为什么?是对她不满意,还是满意?
难道下圣旨封她为郡主,并不是皇帝的本意,而是太皇太后做出决定后的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皇帝见她只是为了一个形式,为了给太皇太后一个交代?而并非是真的想要召见她?
她的心中已经满是这些疑问了。
若是皇帝对她很在意,她会觉得正常。
皇帝为难她,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可皇帝冷落她的情况,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越是这样,她就越是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其中必定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内幕。
可即便有内幕,有蹊跷,她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世子站在李家的粥棚前,仔细的看着眼前的饥民。
今日对这些饥民来说可是个大日子。
他们这些选择留下的饥民,也终于有棉衣穿了。
饥民的队伍分成了两列,一列排队盛粥,一列排队领取棉衣。
他们的脸上无不是洋溢着笑容,像是在庆祝什么盛大的节日一样。
此时已经有饥民穿着棉衣,坐在街道边沿上喝粥了。
现在的他们,再也不需要忍饥受冻了,也不需要抱团取暖了。
城内大部分的饥民都去了草原,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了留下。
而留下的,几乎都聚集在了这里。
因为这里,有李家赈灾的粥棚,有世子殿下在亲自监管。
而这,是城中唯一剩下的粥棚了。
他们因为所谓的“故土情怀”,没有选择去草原寻求活路,那么他们就只能留在这里受苦。
每天一碗薄粥,也仅仅能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至于棉衣,更是想都不敢想了。
李家虽然家大业大,但是并没有理由为他们做那么多。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敢有其他的奢求。
只不过,李家竟然出乎意料的给他们发棉衣。
而且,不需要他们付出任何的代价。
饥民们在盛赞李家的同时,难免会想到世子殿下。
他们也不免会想,李家这么做是不是因为世子殿下。
但事实是,世子对这件事根本就不知情。
他留在这里,只是因为无聊,没有地方可去。
在这里,他起码还能有一点事情做。毕竟,这一片都是归他管的。
能让饥民喝上粥,这才是他的职责。
至于其他的,他一点都不关心。
这些棉衣,其实都是李斐求着自己父亲花钱订做的。
这样一笔钱,算是巨款,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但这点钱对于李家来说,其实只是九牛一毛。
毕竟其他的那些家族,带着那么多人去草原,各种花销要比这多的多。
那些家族尚且能够支持的住,对于李家来说,这就更不算事了。
世子和李斐站在一起,饥民纷纷向他们鞠躬致意。
更有甚者,直接在他们面前跪下,行了三叩九跪的大礼。
他们见到世子,本来就是要下跪的。
只不过,他们现在跪的,并不是世子的身份,而是世子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