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闪婚绝嗣军官,掏空家产报效祖国!>目录
第九十八章 是顾淑婷,创造了一个奇迹!
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顾淑婷却知道,她赢了。
接下来的两天,是紧张的后期制作。
顾淑婷和李雪梅,这两个理念完全不同的人,第一次,为了同一个目标,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李雪梅要求剪掉所有“负面”的、比如抱怨和哭泣的声音,认为那不合规矩。
顾淑婷却坚持,要保留这些最真实的情感节点,因为那才是整个故事的灵魂。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顾淑婷几乎是拍着桌子说服了她。
“李老师,规矩是死的,但人心是活的!我们要做的是能走进人心的节目,不是给领导听的汇报!”
最终,李雪梅妥协了。
她亲自操刀,用她那炉火纯青的播音技巧,为这段录音配上了旁白。
她的声音,不再是以往那种高亢激昂的播音腔,而是变得无比的温柔、克制,充满了女性的共情与理解。
当最后一轨声音合成完毕,成片在审听室里播放出来时。
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张桂芬的故事,在李雪梅声音的烘托下,像一首朴素而又深沉的诗,充满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王台长听完,沉默了许久,只说了一句话。
“准备播出吧。”
节目播出的前一天晚上,顾淑婷的心,前所未有地紧张。
陆诚枫看着她坐立不安的样子,将她拉进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像安抚一只受惊的小猫一样,轻轻拍着她的背。
“别怕。”
“你做的,是正确的事。”
“就算全世界都不理解,你的身后,也永远有我。”
他的声音,像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她所有的焦虑。
她抬头,看着他深邃的眼眸,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有他在,她什么都不怕。
第二天,傍晚七点整。
收音机里,传来李雪梅那温柔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
“这里是京市人民广播电台,欢迎收听,全新栏目——”
“《听见她说》。”
那一刻,京市无数个家庭的收音机里,都传出了同样的声音。
起初,很多人并没有在意。
又是一档新的说教节目吧?人们这样想着,准备换台,或者干脆关掉。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个节目,和他们听过的所有节目,都不一样。
没有激昂的音乐,没有标准的播音腔。
只有一个女人的、带着浓重口音的、朴实到近乎笨拙的讲述。
她说她在深夜的车间里,最想念的是孩子身上淡淡的奶香。
她说她一个月最大的盼头,就是能给女儿买一双不会磨破脚的新布鞋。
她说她也会累,也会在夜里偷偷掉眼泪,但第二天太阳升起,她还是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把男人和孩子的衣裳洗得清清爽爽。
……
渐渐地,厨房里切菜的声音停了。
院子里下棋的声音没了。
男人抽烟的动作顿住了。
孩子们嬉闹的脚步也放轻了。
所有人都被收音机里那个最普通、最真实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住了。
在纺织厂的家属大院里,张桂芬的丈夫,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蹲在门口抽着闷烟。
当他听到收音机里传来妻子那压抑的、小声的啜泣时,他那黝黑的脸膛上,第一次露出了愧疚和心疼的神色。
他猛地站起身,冲进屋里,一把抢过正在纳鞋底的妻子手里的针线活,用一种粗声粗气的、别扭的温柔说道:
“歇着吧!以后……以后家里的活,我跟你一起干!”
在城市的另一端,一个同样是双职工家庭的年轻母亲,听着收音机,眼泪无声地滑落,打湿了怀里孩子的衣襟。
在遥远的乡下,一个常年被婆婆挑剔的儿媳妇,在灶台的火光前,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心声。
……
这一晚,有无数的女人,在收音机前,潸然泪下。
她们流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她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被看见”。
她们那些琐碎的、不为人道的、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付出和辛劳,第一次,被如此郑重地,讲述给全世界听。
而在电台的审听室里,早已是死一般的寂静。
王台长的手里,夹着一根已经燃尽、却忘了弹掉烟灰的香烟。
周光明的脸上,早已是泪流满面。
李雪梅背对着所有人,肩膀却在微微地颤抖。
当张桂芬的故事讲完,李雪梅那温柔而克制的声音再次响起,为节目做最后的收尾时,办公室里那台红色的电话机,突然发出了一阵石破天惊的、急促的铃声。
周光明下意识地接起电话。
“喂,您好,这里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一个女人激动的、带着哭腔的声音。
“是《听见她说》栏目组吗?太好了!你们的节目太好了!我……我也有故事,我想说……”
仿佛一个信号。
这个电话刚挂断,另一部电话立刻又响了起来。
紧接着,是第三部,第四部……
整个电台办公室所有的电话,在那一刻,全部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听众打爆了!
那些电话线里,传递着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
有赞美,有哭泣,有倾诉,有共鸣。
王台长看着这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场面,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他知道,他赌对了!
不,是顾淑婷,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猛地转过身,看向一直站在角落里的顾淑婷,眼神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激赏。
而始作俑者顾淑婷,此刻也早已是泪盈于睫。
她不是为自己的成功而激动,而是为那些被听见的声音,为那份跨越了千山万水的情感共鸣,而深深地动容。
李雪梅缓缓地转过身。
她走到顾淑婷面前,摘下眼镜,那双向来锐利挑剔的眼睛里,此刻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震撼,有羞愧,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后辈的全然的敬佩。
她没有说话,只是对着顾淑婷,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广播人,对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最崇高的敬意。
那一晚,顾淑婷很晚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