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交头接耳,不少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虽说会辛苦很多,可一旦学业有成,将来就可以去丹阳府这样的大城市生活。
尤其是稍微年轻一点的,恨不得立刻就报名上学。
虽说在牛家村也能过上好日子,可世界这么大,年轻人总是想要出去看看的。
这时有人问道:“小雨子,你开的学堂,小娃子能去上么?”
王雨道:“问得好,这个问题涉及到了第二个安排,那就是学府的扩招。
“现阶段因为师资力量的问题,学堂暂时不接收小娃娃。想要解决师资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的把咱们村子建设好。”
又有人问道:“怎么才算建设好呢?”
王雨道:“想致富,先修路。”
“好的道路,不仅能提升幸福感,还能拉动经济增长。”
“像咱们村子里的路,一旦刮风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走一趟就得废掉一双鞋,搞不好还会受伤。同时村子里的货品,也会因为道路太过泥泞导致运送麻烦,咱们村的两大主力产品,豆腐、白酒,都需要在平坦的道路上运送,一旦道路崎岖,就会出现大量的损伤,严重影响咱们的收入。”
“路好了,咱们从外面请教书先生也会容易很多,人家一来,看到村里的路这么平坦,第一印象就会很好,自然就愿意留下来了。”
田柱道:“王雨,道理咱们都明白,但修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啊。”
王雨道:“钱的问题不用大家操心,我已经全部解决了。”
“而且修路也不仅仅只是花钱,任何工程项目,在花钱的同时也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产生额外的财富。”
田柱问道:“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王雨笑着解释道:“举个例子,比方说满谷哥去隔壁村打散工,东家除了提供工钱外,最多承包一顿饭吧。可散工是个力气活,一天吃一顿肯定是不行的,想要吃饱就得自己想办法,从家里带饭不显示,让婆娘送,又怕婆娘在路上碰见危险,所以就只能自己花钱解决。”
“同时为了节省脚程,满谷哥决定就在隔壁村住,每天的住宿费用是不是也得额外花钱?大半夜饿了,是不是还得吃点夜宵,连吃带住的,一天的工钱估计就要去掉三分之一。”
“除去这些,家里的婆娘娃娃来工地上探班,是不是也得带着她们去吃顿好的?顺便给婆娘扯几尺布做衣裳,给娃娃买些零嘴?到了晚上,想跟婆娘亲热,还得找个条件好的客栈住,要是住大通铺,岂不是都被旁人看光了?”
村里的男人听到这话,顿时笑得前俯后仰,女眷们则抡起小拳头,一个劲捶自家老爷们。
“一个人就能产生这么多的消费,那么十个人,一百个人,又会产生多少消费?”
田柱问道:“王雨,你请人做工,也只管一顿饭?”
王雨摇了摇头,道:“我没有那么小气,我管两顿,还包住。”
田柱道:“哪不对啊,管吃管住,这些工人就没地方用钱了呀,那不还是纯支出嘛。”
王雨道:“支出是我的,但你们可以挣钱呀。”
“嗯?这又是为什么?”田柱表示不解。
村民们也是一脸懵逼。
王雨道:“工人干活,得喝水吧?普通的白水虽然也可以解渴,但若是给他们一碗糖水呢?或者一碗肉汤?再加上价格还很公道,那你们说,工人会选择白水还是糖水、肉汤?”
“晚上下了工,吃饭的时候,若能再来上二两小酒,这饭吃着是不是就更有滋味了?”
“一旦开工,家里没事儿做的,就可以去工地外面摆个小摊,一天下来也能挣不少钱哦。”
“最重要的是,道路修出来,获益最大的是谁?那还是我啊,因为豆腐、白酒等大头买卖,都是我再做嘛,所以我也属于稳赚不赔的。”
这么一通解释下来,大家伙茅塞顿开,原来修个路,还能有这么多门道啊。
但其实并不是村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他们必然是见过的,只不过以前大家都没有往深处想,经过王雨的一番提点,他们才明白这种经济互助的概念。
王雨接着说道:“修了路,接下来就是盖房子,除了给未来的学堂先生住之外,我要村里的家家户户,也都住上青砖白瓦的大房子。”
村民们听到这话,顿时感动的眼泪哗哗的。
“除此之外,我还准备成立一个布庄,懂纺织、会针线活的,都可以来。布庄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村里人做衣裳,同时还要给来咱们村务工的人,做工装,以及未来学堂扩招后,给小娃娃们做校服。”
田柱道:“王雨,这就没必要了吧。”
“你已经做的够多了。”
村民们也连声附和,道:“就是啊王雨,你给咱们这么优渥的工钱,再给咱们做衣裳,传出去,就显得咱们村的人太不要脸。”
王雨道:“正所谓真靠衣装马靠鞍,想要让更多的人来咱们村务工,想要请好的先生来教学,大家伙的精神面貌也是很重要的。”
“我说句不好听的,这衣裳我要是不做,我相信在场的各位应该都不会主动的做新衣裳穿,你们都不穿,那些来务工的人,就更不可能穿了。”
村民们纷纷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王雨道:“大家伙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更不要觉得占了我的便宜,这么说吧,我做的每一件事儿,最终的目的都是想挣钱。你们也是了解我的,我怎么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呢?”
众人哄笑。
“好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接下来具体的工作,由柱叔牵头,满谷哥从旁协助。”
王雨说着看向了田柱,道:“柱叔,具体的工作班子搭建,你跟满谷哥商量着来,不用过问我的意见,我只负责大方向的把控,碰见那种实在搞不定的,再来跟我商量。”
田柱点了点头:“放心吧小雨子,我一定会做好的。”
王雨道:“先把学堂需要的三间大瓦房盖出来。”
田柱问道:“先生找好了?”
王雨道:“我还没跟她细说,但我觉得她不太可能拒绝我,下午我去一趟县城,问问她的意见。”
“就算她不肯来,也无妨,只要肯花钱,就不愁找不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