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荔枝壳与平民香
小香颂2020-12-02 22:383,437

  半个时辰很快就到了。

  谢宜味的桌上除了她吃完的干荔枝壳、甘蔗渣以外,什么也没。

  也就是说,在这最宝贵的半个时辰里,她根本没有像别人一样篆香,而是在吃!

  邵山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老谢啊老谢,这回我真无能为力了,你这宝贝孙女连走个过场都不愿意。”

  其他学生都已经完成了作业,每人桌上都是一个造型小巧又别致的香炉,里面的香灰均被篆成了有一枚白鹭纹样的造型。

  包括言牧之,虽然他只是形式主义地装模作样了一下,但也比谢宜味自我放弃好。

  “邵山长,事到如今,这结果已然很明了了。”老翰林李蔼也颇有兴致地来观看了这次考试。

  而评审这次考试的老师正是李蔼的女儿,沈宥的表姐——李飘飘。

  李飘飘只比沈宥虚长了两岁,却因为出生翰林学士之家,从小饱读诗书,自然也有机会接触许多大文豪。

  她极其聪慧和用功,早些年师承香道大师徐秋水,尽得真传,故而被邵山长请来做评审老师。

  这点微末技法,李飘飘品评起来绰绰有余。

  教室里忽然来了个美人老师,而且正值妙龄,大家难免兴奋起来,几个男同侪更是极力克制着躁动的心情。

  李飘飘淡如茉莉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浅浅的笑,她走到每一个学生的身边,行礼点评。

  “阿宥,你做的很棒,手法流畅,气息柔和。看来,第一名又要花落你之手了。”

  李飘飘与沈宥自小熟识,经常与沈宥谈诗论画,只是这几年她去了徐老那研学,两人见面次数才减少了。

  “谢谢表姐。”沈宥对李飘飘除了姐弟之情,还有一些崇拜。

  李飘飘语笑嫣然,又走到言牧之身边:

  “言公子的这个作品,颇有我师傅徐秋水的风范,一气呵成,小女子佩服。”

  “嘿嘿,李老师过奖,过奖!”

  言牧之眉开眼笑,还特意看了眼谢宜味,仿佛在说,看吧,早让你听我的。现在我也帮不了你了。

  最后,李飘飘走到了谢宜味旁边,虽然内心诧异,却还是保持着微笑,一时间竟让才女也失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

  “老师,实在想不出夸什么也别勉强。我本来就没做。”谢宜味倒是坦诚。

  “那你在做什么呢?”一旁的李蔼早就忍不住,发问了。

  “调香。”

  “什么?”众人都有些意外。

  只有谢宜味旁若无人地将一根燃烧的香靠近篆好的那块香饼中,很快,一股清远深长的味道便弥漫于众人鼻息间。

  这味道,不就是四和香吗?

  “这是你调的?”李蔼问道。

  “不然还是你吗?”谢宜味知道这老头处处针对她,便没什么好态度。

  “你!”李蔼气急,“目无尊长,不成体统,果然不应该留在书院祸害他人。”

  “爹……”李飘飘柔声阻止了父亲的话,继续问道:“这香用料极其名贵,据我所知书院并没有提供原材料,你是从何得来?”

  “我可没用那些贵的吓人的麝香啊、沉香啊。我用的是这些。”说完,谢宜味指指桌上的果壳残渣。

  “香橙皮、荔枝壳、梨滓、甘蔗渣……呵呵呵……”李蔼看向邵山长,“岚星,你也看到了吧。别人完成了一份作业,她倒好,吃了那么多水果。”

  这老头着实记仇。

  “李学士,我是吃了,但不吃完怎么做香呢!”谢宜味从藤编小篮中拿出一个自带的研粉器,取少量残渣一比一混合,将它们研磨成粉末。

  随后,拿篆香工具将其压成团状。

  “这就是刚刚你们闻到的那个所谓‘四和香’的味道,所见即所得,我用的就是这些原材料。”谢宜味目光笃定,信心十足。

  其实,在制作的过程中,已经有隐隐的香气在粉末中流窜出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难以置信,一时无法评价。

  “我给这香取了个名叫‘果皮四和香’,也算变废为宝吧?”谢宜味拿起香炉对着李飘飘扇了扇风,问道:

  “美人老师,你就说这味道像不像?”

  不仔细闻,的确没有什么差别。李飘飘尚且需要仔细辨别,更何况其他学生了。

  李飘飘点头:“谢姑娘蕙质兰心,短时间内竟能调出如此相像的香品,飘飘佩服。”

  “可是,她并未遵循考试题目,这应该算离题。”李蔼年纪大了,难免古板。

  “是呢!我们考的是篆香,又不是调香。”

  “谢宜味也忒自由散漫了点,用这些废渣来调香,未免亵渎了高贵的四和香。”

  “可是,我听说“返魂梅”的原料就是用落下的梅花花瓣做成,不也是价廉物美。”言蕙之忍不住为好友说上一说。

  “就是!你们懂个屁,管他是什么做的,到最后不都化成了灰,你死了以后也是一堆灰!”言牧之有些急躁,口不择言。

  “言牧之,你再说一遍!”王同侪有些气愤,准备动手。

  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辩起来,一直到邵山长清嗓子的声音响起,才阻止了这一团乌烟瘴气。

  他虽然很想留下谢宜味,但身为书院之长,不能公然徇私,邵山长正欲公布考试结果,忽听一直在旁缄默不语的沈宥上前一步,行礼道:

  “山长、学士、老师和各位同侪,学生对此事有一些拙见,可否容我说几句。”

  李蔼以为这外甥要补刀,连忙应允:“宥儿你但说无妨。”

  “学生早些时候在前朝的一本《香谱》中看到过,一些清贫有雅兴的文人,曾用干柏叶,茅山黄连等制香,用来代替昂贵香品。其实,这和谢同侪的行为不谋而合。香事本就是用来陶冶心性的,若非要冠以品级贵贱,岂不是违背了初衷。”沈宥缓缓说道。

  “也是,如今官家极力推崇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为的不就是打破门阀制度,重用寒门学子嘛!”邵山长虽退隐多年,但对时政也有些了解。

  “故而,谢同侪研制出平民化的四和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物尽其用,物尽其美。”沈宥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

  就连谢宜味都听傻了,自己不过是另辟蹊径,因为知道比常规肯定做不好,才想到用调香来刷存在感。

  原来,贪吃也有好处啊!

  昨天晚上,谢宜味一边吃着荔枝干,一边苦练,无意中把荔枝干的壳扔到了煮茶炉子上烤焦了,结果满屋飘香。

  她想起娘也曾用过一些果子制香,便请教了小俞氏,如法炮制出了平民版四和香。

  “沈宥说的很好,各位身为白鹭书院的佼佼者,治学不应拘于仿照,像谢宜味这样善于创造的行为应该被鼓励。李老师,你意下如何?”

  难得有学生如此深明大义,给山长找了那么秒的一个台阶,山长自然顺势而下。

  “依我看呀,的确该给谢姑娘一个机会。不过,其他人的表情都很好,让飘飘不虚此行,大开眼界。”李飘飘夸的滴水不漏,比她父亲李学士善于变通。

  *

  归家时,谢宜味叫住了沿山路而走的沈宥。

  “那啥,今天谢谢你啊!”

  “谢谢?”沈宥有些意外。

  “奇怪,你不是应该盼着我早点离开书院的吗?你那么看不惯我,为何还要帮我说话?”谢宜味百思不得其解。

  那不是因为有误会嘛!

  沈宥心里想着,嘴上却不承认:“我并没有刻意帮你,只是仗义执言罢了。”

  “也是,你最会做好人了,连思凡楼的食物都会送给骗子们,更何况只是动动嘴皮子了。”谢宜味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沈宥也懒得和她解释:“连你都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那我自然也不是落井下石之徒。你虽然行事蛮横,但也有一技之长,应该被认可。”

  “哦,原来,你偷听了我和言牧之的对话……”

  因为言牧之总爱说些露骨的话,谢宜味难免尴尬:“总而言之,还是谢谢你了!”

  说完,她拉着布包带子,迅速抛下石阶,头也不回地钻进了自家马车内。

  沈宥目送着谢家的马车离开,不苟言笑的脸上忽然浮现出迷雾散开的微笑,他将书盒子里的那个香炉妥帖藏好,喃喃自语一声:

  “不客气。”

  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开心些什么,一如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挺身而出帮谢宜味仗义执言了。

  想着想着,沈宥笑得更开了,左脸颊上的酒窝荡漾着久违的暖意。

  身后,响起清亮的女声:“阿宥。原来你在这儿。”

  沈宥随即又收回了笑,换上昔日少年老成的模样:“表姐。”

  李飘飘今日打扮得很是精致,通身的仙气,首饰小巧却价值不菲,就像月宫中走下来的嫦娥仙子。

  难怪那些男同侪的眼睛又直了。

  沈宥自小便知道表姐长得好看又知书达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这也是他一开始无法欣赏谢宜味那种灵动长相下一个躁动不安的心的原因。

  小时候,家里人还常常开玩笑,说他和表姐很般配,长大了可以亲上加亲。

  长大了什么样,谁能预知?

  沈宥患有顽疾,对未来不敢抱有诸多幻想。而李飘飘每次总是一副害羞沉默的样子,不知道她到底是欢喜还是不欢喜。

  “阿宥,听你母亲说,你近来身体有所好转。看来当初让你来书院读书,是正确的。”李飘飘关切地望着沈宥。

  “想来,表姐一定为了我求学废了不少心思。”

  “也没什么了,左右不过是两头劝,好在父亲与山长熟识,再加上你本就有才华,现在书院的老师们都很欣赏你。”李飘飘颇为欣慰,嫣然一笑,带了些嗔意。

  “阿宥,你要好好学习呀,日后考取功名,可不要辜负表姐对你的期望哦。”

  这句话意味深远,但书呆子沈宥哪会想那么多。只是彬彬有礼地回道:“表姐放心,我一定会学有所成的。”

  “说到做到。”李飘飘又小声地补充了一句。

  两人并肩而立,欣赏了会儿山景,起风了,天黑下来。

  “好了,我们进去吧。这儿怪冷的,你仔细冻着。”李飘飘把沈宥唤进了书院,今日,沈家的马车会晚点来接。李蔼特意安排了沈宥和李飘飘两人,与山长品评文章

继续阅读:17、笑笑生与黑曼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沈御医的两副面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