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泰”的横空出世,让大唐帝国贞观十二年的除夕诗会变得乏味又有趣。
乏味的是,灵魂来自后世的李泰背诵的三首千古名句,在贞观时代尚未出现,自然惊为天人。
这让第二名是谁,已经失去了意义。
除夕诗会后续的诗作,根本没人关注,从头到尾,所有人都在品评着李泰这三首意境完全不同,却足以千古流芳的巨作。
李泰的灵魂来自后世科技世界,即是背诵也是剽窃,不过此时是贞观时代,苏东坡,岳飞,辛弃疾都没有出生,也没有宋朝,这个大唐时代人,自然找不出李泰剽窃的痕迹。
随着李泰剽窃而来的三首诗词巨作,飞速从京大内敞开的四个城门进入长安外城之后,整个长安的除夕夜更加沸腾了。
并肩王李泰的名声,再次响亮整个长安!
无数的信鸽、鹘鹰从长安飞出,将此消息迅速传递。
皇帝李世民非常的高兴,他“喝醉”了,很快让李泰陪他前往立政殿服侍,留下了太极殿里面面色各异的人。
李泰的王妃阎婉,按照李世民的圣旨,由赵无极率领秀衣卫亲自护送回并肩王府。
李承乾和李治非常难堪,侯君集和尉迟敬德也帮不上忙。
为何?
李世民带着李泰离开后,这个信号,自然是有得扯的,但绝对不是现在。
皇帝李世民的一举一动,在有心人眼里,需要非常注意。
李世民离开了太极殿,李承乾作为太子继续主持除夕诗会,当仁不让。
虽然后续乏味,大家心照不宣,还是得一起,把君臣和睦的迎新春国宴,戏码演足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趣的事情是,早已七窍生烟的李治想离席,被太子李承乾阻止。
后面没有李泰的三龙夺嫡,依旧精彩!
李世民不在太极殿主会场,李承乾是绝对不会放过给李治添堵的机会的。
李治当着众人被李承乾说教,他心中恨死!却得保持笑容!
侯君集和尉迟敬德,都看不过自家主公的勾心斗角,也不想今夜公开搅进去,都去第二,第三桌找自己一边的人喝酒去了。
大唐帝国,战争机器核心参谋本部。
太极殿地下约五十米位置。
李泰匍匐在地,面无表情的看着坐在一张普通凳子上面,静静看着他不说话的便宜老爹,李世民。
旁边的参谋人员和各路军人,有条不紊的工作者,没有人看这两人,仿佛两个人都不存在一般。
“青雀,你可知罪?”李世民的声音沉稳,哪有刚才不胜酒力的模样?
李泰知道李世民是大宗师武者,这点酒自然不算什么。
李世民之前装,他也可以装。
现在自然也在继续装。
李泰明白,李世民在这个时代是自己本主身体的父亲,但也是皇帝。
自古天家无亲情。
李泰不傻,他知道如何利用李世民对于本主身体的宠爱。
于是,李泰回道:
“儿臣不解,请父皇明示!”
李世民看着李泰这个小样,知道这个嫡子已经越来越像自己,这是好事,但好事的评价,是指自己以皇帝身份觉得。
可自己还是李泰的父亲,这个身份,李泰最近几天的所作所为,那的确是儿子不给老子面子了。
李世民想到最近李泰一直给自己涨脸,今天又“作”了三首千古名句,让自己和大唐帝国更加的涨脸,决定暂时放过李泰。
现在李泰摆烂,虽然不会处罚,但李世民的嘴巴,可不会轻易放过李泰。
他说道:
“前天为何不参加太庙献俘仪式?”
李泰装傻回道:
“回禀父皇,儿臣病了!”
李世民“嘿嘿”冷笑两声后,说道:
“青雀,你是生朕的气吧?”
李泰不出声。
这是默认。
李世民看到这样的情况,这家伙匍匐不屈服,没有回“不敢”二字,足以说明李泰比李承乾和李治优秀得多,敢和自己对着干。
李承乾也和李世民对着干,那是宠幸男伶的家事,说白了压根上不了台面。
李泰前天的忤逆,那是国事。
托病拒绝参加献俘太庙的事情,是人都知道李泰是故意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
“平身吧!”
李泰起身,回道:
“谢陛下!”
李世民一听,眉头一皱。
这小子说的是“谢陛下”,而不是谢父皇。
可见心里有怨气。
今天大过年的,李世民觉得自己没必要和儿子折腾这些东西。
他直说道:
“青雀心中有怨,朕理解。
然,晋王治斩大月氏王默默卡空首级,无错!”
李泰见李世民挑明。
他回道:
“儿臣和龟兹王塔伦加,大月氏王默默卡空联盟!
如不是他们顶力相助,天竺和大食西域远征军,也轮不到李治和李承乾来捡菜。”
李世民一听,一愣。
这“捡菜”一词形容之前西域的战事,很贴题。
李世民摇摇头,缓缓说道:
“青雀所言,不错!
在朕的看法,晋王治的行为,比太子乾还要不地道!”
李泰一听,心中奇怪,说道:
“那为何...”
李世民摆摆手回道:
“大唐与西域十六国是仇敌,只要能解决敌人,这都不是事。
自古国战,没有对错。只有胜负。
青雀可知道?
朕之意思。”
李泰当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只是这种手段,李泰不耻。
李泰的灵魂来自后世科技世界。在后世世界里,文明的发达程度,和大唐帝国贞观年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些事情,李泰明白,不代表会接受。
李泰说道:
“儿臣理解,但不认同。”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回答,非常的失望。
他心中有些恨铁不成钢。
但想到李泰今年不过19岁,自己19岁的时候,也不见得有这样的见识。
打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李泰非常像自己。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李世民说到:
“朕明确告诉你。整个西域都必须成为我大唐帝国的版图。
否则无法打通丝绸之路。
我大唐帝国损失巨大,实际上在我大唐帝国之前,隋朝乃至到汉朝期间,丝绸之路已经被封闭的太久。
只有解决西域的问题,我大唐帝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区域的问题。
任何手段,得到的结果只要是好的。
朕都可以接受。
青雀要明白朕之苦心。”
李泰继续没有说话。他非常不满意。
李世民的说法,他不赞同却不敢说。
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他不是皇帝。
皇帝说的话,自然都是对的,不服的人。后果根本不用去想。
李世民看到李泰还是不说话,或者是不愿意多说。
知道李泰的心中肯定还是不服气的。
想了想,李世民决定暂时先不要说这个问题了。
于是,李世民说道:
“默默卡空的事情暂且不提,你以后有本事自己找晋王治找回场子,朕不会怪你,就像这次朕不怪太子乾和晋王治一般。
青雀应该明白朕之意思。”
李泰听完,回道:
“谢父皇!”
李泰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将来自己去找李承乾和李治的麻烦,李世民也不会找他的麻烦。
简单的说。
李世民是鼓励他们三人夺嫡的。
最终谁是获胜者?
各凭本事。
有些事现在无法解决。
那就听听李世民到底想说什么?
于是,李泰问道:
“今天父皇叫儿臣来这里,不是打算说这些的吧?”
李世民回道:
“自然不是!青雀在西域的表现不错,今天叫你来,看看参谋本部的今贞观十二年的作战安排,朕想问问,青雀打算负责哪部分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