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持续打脸
猫咪爱烤鱼2025-07-28 16:574,164

  看到李泰这么狂,李世民心中不悦,他转头对李治说道:

  “事由你起,这题目,你来出!”

  李治急忙起身,躬身行礼后,对李泰说道:

  “二哥在西域哈卡山一战,其战果惊为天人!

  乃前无古人,恐后无来者之举。

  今二哥作《水调歌头》千古名句,同样前无古人,恐后无来者。

  由此可见,二哥乃文武双全,千古第一人也!”

  李承乾听到,心花怒放,李治在父皇李世民面前这么说,明显就是捧杀李泰。

  侯君集和尉迟敬德,也在看李泰如何收场。

  阎婉的心中,已经一片阴霾。

  唯独李泰,还是这么随意。

  李世民看到李泰的模样,微笑问道:

  “青雀,晋王治所言,你如何所想?”

  李泰起身,躬身行礼后,同样站着看着李治说道:

  “父皇方才所问,儿臣暂且不答。

  先将此事了却,请三弟出题!”

  李治看到大家抬杠到这个局面,也不再留手。

  他说道:

  “二哥在哈卡山战役天纵之资,打得西域十六国楼兰和吐蕃联军损失极大,为父皇后续平定西域立下汗马功劳!

  那,就以“战”字为题。

  请二哥作诗!”

  李泰慌吗?

  他不慌。

  李泰的灵魂来自后世科技世界,什么唐诗三百首,千古名句啊,对于他这个985毕业的家伙来说,压根就不是事。

  李泰回到:

  “战字?

  有何难哉!

  大家听好: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诗词,名曰《满江红》!”

  李泰抄袭完岳飞大大的满江红,恬不知耻的看着已经痴呆的众人。

  他心中冷笑道:

  “现在是唐朝贞观年间,就你李承乾和李治的小样,和我比背诗?

  靠!”

  “哐啷!”一声响起,打断了众人的震惊!

  李世民不悦的转头看向发出声音之人,正是惊讶得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瓷碗的御前总管王德。

  王德伺候李世民十几年,自然明白李世民不高兴了。

  不过,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

  王德立马摆弄着肥胖的身躯,匍匐在地,恭敬的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

  臣震惊并肩王殿下的文采,一时不小心,请陛下勿怪。

  臣觉得殿下乃陛下爱子,陛下有此文武双全之子,荣光千古,应将殿下的千古名句记录,以供陛下及众人欣赏,传播我大唐天家之威严与才华。”

  李泰一听,微笑。

  他心中觉得,王德做这御前总管,每天伴君如伴虎,能混十几年,那能力不是盖的。

  果然,李世民说道:

  “下次小心点,去做吧!”

  “臣叩谢陛下不罪之恩!”王德说完,两百斤的肥胖身体缓缓起身,没有丝毫阻碍,似乎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可能是个练家子,并不是普通人。

  随着王德的处理,很快,他召来几名侍者记录。

  唐代的宦官,因为前朝,如秦朝的赵高,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宦官乱国,是不允许习文的。

  不过王德例外,他是进攻前就已经学习过,而且得到李世民的允许,这才不忌讳。

  李世民也奇怪,这王德找这么多人来记录干什么?

  王德的异常表现,很快引起了第一桌旁边第二桌,第三桌,乃至整个太极殿里面的大唐帝国高级吃瓜群众的关注。

  李泰一看王德这样心照不宣,哪能不知道这家伙看到自己第二首《满江红》出来后,这同样是千古名句的战字诗词,足以证明自己的才华。

  王德是希望,自己能多做几首,彻底打击一下李承乾和李治,还有在皇帝李世民面前多赚恩宠,在太极殿,乃至整个太极宫广场参加今夜除夕诗会的众大唐帝国高级人士的面前,让自己这个并肩王彻底露脸啊!

  这是王德提示自己赚取三龙夺嫡的资本!

  此时,想通这条的李世民,依旧保持沉默。

  并未阻止王德,他也想看看,自己这最宠爱的青雀,到底藏得多深!

  李承乾和李治现在,同样想通了这点,可他们已经骑虎难下。

  阎婉现在呆呆的看着李泰,似乎是发现自己的夫君,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自己都不认识!

  随着李泰刚刚抄袭后世苏东坡和岳飞的千古名句,《水调歌头》和《满江红》开始在整个太极殿,还有太极宫广场上面传播。

  除夕诗会瞬间达到高潮!

  无数的品评议论声开始如潮,当这些人知道是并肩王李泰所做,顿时惊为天人!

  物议沸腾!有不绝于耳之势!

  太极殿里面,越靠近李世民的人,越能控制自己,生怕打扰目前的局面。

  太极殿外面的太极宫广场上,因为李泰这两首千古名句的流传,已经开始山呼海啸!

  不单是参与除夕诗会的人明白,亦或者说是整个大唐帝国的人都明白。

  会打仗,马上得天下,却治不了天下。

  大唐帝国军人地位极高,然治理天下,却是文臣。

  文臣,自然论文采!

  作诗,就是衡量一名文人最好的标准。

  这些事情,李世民明白,李泰众人也明白。

  李世民并未怪王德僭越,实际上,现在想通之后的李世民,觉得如果青雀真的是这块文武双全的料,那么,三龙夺嫡的事情,李世民觉得,有很多事,自己可能要更改一些手段了。

  找到在贞观十年毒害自己的罪魁祸首是必须的,但大唐帝国的社稷延续,则更让李世民在意。

  李世民此刻在心中想到:

  “如,青雀不是毒害自己真凶,凭其在西域作战功绩和文采耀映千古,这大唐帝国未来皇位,自然是文武双全者居之!”

  李世民表情的变化,自然在众人眼里,特别是第一桌上面的人眼里,感受到不同的东西。

  李世民是大唐帝国的至尊皇帝,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在有心人的关注中。

  今除夕诗会发展到如此情况,是所有参加之人都没有想到的。

  如果说李泰第一首《水调歌头》是抄袭的话,他毕竟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嫡子,李世民提前将除夕诗会的题目,夜,告知李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泰根据题目,找了文坛巨匠提前准备,做出《水调歌头》这千古名句,未尝不可。

  然,李泰做《满江红》的题目,却是晋王李治出的。

  这打脸打得响亮!

  在第一桌上面的侯君集和尉迟敬德,相互看了一眼,再看看他们的主子李治和太子李承乾。

  他们知道自己主子发难的事情,可能已经朝他们两个一边势力,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很可能,今夜除夕诗会,会变成李泰在文坛里面横空出世的表演!

  可惜,皇帝李世民就在现场。

  侯君集和尉迟敬德面面相视,已经知道无法阻止。

  李承乾和李治也无法阻止,他们已经骑虎难下。

  李治看了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会意。

  他起身,和李世民躬身行礼后,继续捧杀说道:

  “父皇!

  二弟所作《满江红》,和之前的《水调歌头》同样惊人!

  都乃千古名句,儿臣不才,有两句话,不知道可否言之?”

  李世民微笑回道:

  “太子请言!”

  李承乾得旨意,转头对李泰说道:

  “二弟,这《满江湖》非常有气势,同样为千古名句。

  然,这靖康耻?孤不解,二弟可否为众人解惑?”

  这句话一出,李泰立即脑筋急转弯,他很快无耻的回道:

  “靖康耻的意思,是指靖,指我大唐帝国边境安宁,康,指大唐国泰民安!

  靖康耻,犹未雪!

  北方突厥,西域十六国,骚扰我大唐边境多年,如何靖?

  掠夺我多少边民?如何安康?

  这不是我大唐之耻?

  父皇天可汗,千古圣君,自该深省,灭达虏,还我大唐千秋万世安稳基业!”

  李泰无耻的修改了靖康耻的解释,他没有任何的担心。

  这岳飞在今贞观十二年,还没有出生呢?

  且靖康这城池这些事情,现在大唐帝国也没有这个地名。

  李泰改起来,很随意。

  众人自然听不出所以然的,李泰的解释也非常可以。

  于是,一计不成,再生二计的李承乾,继续捧杀说道:

  “二弟文采,耀闪古今,前无古人,恐后无来者。

  不知二弟,为兄是否也可出个题目?

  父皇和三弟已经出题,如孤出题,二弟亦可以千古名句对之,孤就承认二弟文采绝世无敌!”

  李泰明白,这种捧杀,现在意义不大,李承乾继续这样,自然是不放过任何可以打击自己的机会。

  太子李承乾是瘸子,他脑子不瘸。

  历史上的李承乾,本来是很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喜欢的。

  在李承乾十二岁的时候,他瘸了。

  被很多人视作不适合当帝国未来皇帝,哪有瘸子当皇帝的情况,还是这大唐盛世。

  这些事情,给李承乾的性格带来的极大的影响。

  李承乾的性格变得妖异,喜好男伶,残害良家,正是他十二岁之后的事情。

  好在李世民是明君,长孙皇后依旧,未因其瘸,废除太子之位,只是更加的宠爱小李承乾一岁的李泰。

  在李承乾的眼里,自然是另外一幅光景。

  李泰的威胁,来自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宠爱。

  非常聪明的李承乾,自然明白,如果太子做不成皇帝,远的有汉武帝的哥哥,前太子刘荣。

  近的有父皇李世民的哥哥,前朝太子李建成。

  他们的下场,都是非常凄惨的!

  光凭这条,李承乾怎么会放过李泰?

  实际上,李承乾并不怕李治。

  因为李治在大唐帝国南方的势力再强,也不能轻易打破函谷关,虎牢关防守的帝国的北方地区。

  且在李承乾控制下的帝国北方地区的军队,长年和北方的突厥帝国,西域十六国保持长年的战事。

  帝国北方军队的战斗力,明显要强于帝国南方。

  如果李世民将来驾崩,李承乾觉得自己真和李治打起来,他也有信心灭了李治!

  李泰却在长安发展,这件事情,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李承乾因此,一直都是视得父皇母后宠爱极深的李泰,为第一夺嫡对手的。

  今李世民现世报,新三龙夺嫡的复杂性,远超李世民解决哥哥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的初代版本三龙夺嫡!

  为何?

  大唐帝国基本都是李世民任秦王时期打下的,哪怕高祖李渊如何压制,也无法解决李世民秦王府势大的事情。

  掌握了大唐帝国很大军权的李世民,昔年夺嫡起来的难度要低很多。

  现在新的三龙夺嫡情况,明显复杂得多。

  随着李承乾公开掌握太子六率军队之后,明面上面军权最大,然,李世民后面让李泰晋升并肩王、以西域楼兰都护府大都督实权军职之后,算上李治在帝国南方的黑甲军隐军。

  实际上,现在的三龙夺嫡,各有军队。

  夺嫡局面,不好说。

  这些事情,都是在场大唐帝国各高级吃瓜群众心中明局,包括李世民也一样。

  李世民忽然插口问道:

  “青雀,太子所言,觉得如何?”

  李泰豪爽回道:

  “无妨!”

  李泰当然知道李承乾不傻,也知道李世民希望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不过,他只是背诗,不是作诗,无所谓。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没再阻止,大招发出:

  “孤之题,望二弟,在满江红和今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以满江红和春,作之,可否?”

  太子李承乾此话一出,众皆哗然。

  这个难度,比李世民说的夜,和李治说的战,更叫难。

  是基于满江红和春的双字题。

  很多人,都将目光看往李泰所处。

  李泰依旧微笑,随后,高声道:

  “家住长安,又到了、新春盛景。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被李泰从江南改成长安,又过了,改成又到了,清明寒食,改成了新春盛景。

  李承乾的双字绝题,被李泰的背书轻易破解。

  此诗文一出,太极殿,全场皆寂!

  【作者题外话】:4100+字大章节!希望读者喜欢!

继续阅读:第403章 与李世民的交易(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都日月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