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三件事
猫咪爱烤鱼2025-07-29 14:212,761

  李泰觉得第一件事,吐蕃松赞干布的事情,便宜老爹李世民不砍他的头,很正常。

  宰个人很容易。

  解决吐蕃的问题,不容易。

  松赞干布现在就是丧家之犬,没有大唐帝国的庇护,随时客死异乡。

  李泰估计长安里面,来自楼兰的刺客不少,都在找机会做了松赞干布。

  现在西域的局势,已经糜烂,或者说是通透。

  西域十六国里面,实力最强大的楼兰灭国,王都海头城也变成了李泰麾下的赤色要塞。

  吐蕃虽然没有灭国,被楼兰精绝女王娜迦罗抄了后路,局势一团糟。

  李世民要吞并吐蕃,以夷制夷自然是最好的手段。

  昔年东TU厥的吉利可汗,和大唐帝国打了那么久,最后李世民还是容纳了他,至少晚年死在大唐,国王待遇下葬,不算凄凉。

  俗话说,灭国容易,灭心难。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李世民对待异族胡人的政策非常清晰,就是以夷制夷。

  松赞干布只要愿意在天下人面前承认归顺大唐帝国,他的脑袋,未必不能暂时留在他肩膀上。

  死了松赞干布,没有活的有用。

  这点事情,李泰很容易想明白。

  要是他是皇帝,也会这么做。

  吐蕃有很多松赞干布的旧部,只要他不死,楼兰精绝女王娜迦罗想鸠占鹊巢,未必容易。

  李泰想到这里,这件事情可以暂放。

  第二件事,开始很麻烦。

  晋王李治和唐俭什么时候勾搭上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刚才御前总管王德,已经透露出唐俭是一个非常贪财的人。

  李治又特别的有钱,甚至比大唐帝国国库都有钱。

  这两个拿钱开路的家伙联姻,可不是好事情。

  唐俭是何许人?

  李泰开始慢慢回忆后世历史中,对于唐俭的记载:

  唐俭(579年-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阳曲)人,北齐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唐朝文臣、莒国襄公。

  唐俭年少时落拓不守规矩,但对待长辈颇有孝心。隋末(611年-618年),唐俭与李渊同管禁卫军。

  李渊开府设官后,授唐俭为记室参军。

  历任司马、光禄大夫、相国府记室。

  李渊建唐后,任命其为光禄大夫,封晋昌郡公。武德元年(618年),又升为中书侍郎,加授散骑常侍。

  刘武周进犯中原时,派唐俭等人率兵前往征讨,结果唐军大败,唐俭被俘,揭发独孤怀恩谋反之实。

  后唐高祖对唐俭大加赞赏,授为礼部尚书,封为莒国公。

  贞观初年(627年),突厥颉利可汗屡犯边境,派唐俭前去说服颉利可汗。

  后趁两军混战之时,脱身还朝,因功授为民部尚书。

  唐俭晚年一直在朝中处理政事,被封为光禄大夫。后因唐俭位居高官,常与宾客纵酒为乐,却将职务弃之一边。

  为了谋利,其托盐州刺史张臣合购买他放养的羊,遭到御史弹劾。

  唐太宗念及旧情,赦免其罪,将其光禄大夫之职罢免。显庆元年(656年),唐俭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李泰一边回忆历史,一边想着王德说唐俭不简单的话。

  他觉得,唐俭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还是和长孙无忌一样第一批的老臣,从高祖李渊武德朝开始发迹,可以说,唐俭和李渊、李世民都有很深厚的关系。

  在历史中,唐俭犯错,李世民念旧,最终还是赦免了他,给了一个善终。

  李泰记忆中的帝王铁血手段,特别是屠戮开国功臣,那是层出不穷。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像李世民这样的枭雄皇帝,愿意给老兄弟们善终的,历史上比较出名,可以比肩的,就只有宋朝赵匡胤了。

  “杯酒释兵权”其实也是赵匡胤学习李世民的豁达。

  李泰明白,由此可见唐俭,实际上非常类似房玄龄这种大能,不显山露水,却掌握大权。

  现在唐俭是民部尚书,权倾朝野,为何?

  他管理民生户籍,大唐帝国民风彪悍,尚武,军功名爵制度,在李世民的手里发扬光大,唐俭控制整个大唐帝国的参军情况,间接,控制了很多的军队,特别是预备役军队。

  在今贞观十二年,大唐帝国先是打败了东TU厥帝国余部,又打败、打残了西域十六国,这些事情,帝国调动了很多的军队。

  战死沙场,获取军功。

  简单?

  不!

  在大唐帝国贞观朝,募兵又严格规定。

  强大的军功名爵制度,带来的平民竞相参军。

  李泰了解过李世民修改的军功名爵制度,可以说非常大方。

  只论最普通的军功,斩首10级即可免除一切徭役并且萌荫一代人。

  参军斩杀9个敌人阵亡之后怎么办?

  家里可以找人顶上,再斩杀1个敌人,也可以成立。

  是孤儿怎么办?没有人继承军功怎么办?

  不要紧,孤儿帝国会将军功换成金银,去资助孤儿军团的培养,李世民修正唐律,凡贪墨此项皆移灭三族!

  没有人继承军功,那么军功或者折算的金银,可以由旁系继承。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帝国战争机器,从立国开始从未停止。

  只是因为北方的突厥帝国和想西边的西域十六国局势过于复杂,大唐帝国在等待机会。

  今贞观十二年,机会来了,整个大唐帝国依靠战争发家致富的掠夺本性,彻底激发!

  不是人人都能上战场,得到获取军功的机会的。

  大唐帝国人口众多,兵员甚广。

  为了维持帝国军队实力,都是择优选择。

  没有门路、金银,想成为大唐帝国的正规军士兵,那不是容易的事情。

  唐俭是民部尚书,控制帝国募兵,权倾朝野很正常!

  李泰想到这里,觉得李治可以在帝国南方发展如此,和这个唐俭,有很大的关系。

  两人勾结在一起,肯定没好事,自己是要小心了。

  李承乾求娶李容妃的事情,不是什么新鲜事。

  之前的李承乾是“要”,李泰出面抵挡后,如今还是“要”,只是不问李泰,问的是皇帝李世民。

  李承乾背后的目的,自然不是李容妃一个弱女子。

  目前房玄龄支持自己的事情,在大唐帝国高级吃瓜群众的眼中,不是什么新鲜事。

  也许很多人不懂得暗月楼的真正事情,通过李容妃牵制房玄龄,足够。

  世人皆知房玄龄和李世民一样,是一个念旧的人。

  李容妃和李泰走近后,房玄龄对于李泰的支持越来越大,这些事情,在有点心人的心中,不是很难知道的事情。

  当年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事情,帝国老人们基本都知道。

  李容妃这具本主身体,在眉眼中和房玄龄的相似度很高。

  以前很多人不注意这条,随着李泰的横空出世,特别是为了李容妃和李承乾对着搞事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通过这条,猜测出房玄龄和李容妃有关系,不难。

  李泰想到这里,头很大。

  按照刚才御前总管王德的说法,李世民并没有直接拒绝李承乾,这点,就值得深究。

  李世民是什么样的想法,李泰不知道。

  很快觐见皇帝的时候,李泰相信李世民会和他说起这件事,到时谜底就会解开。

  李泰觉得,前面两件事情,知道了情况后,自己总能应对。

  第三件事,李泰就觉得非常奇怪了。

  秦琼,这个名字。

  在李泰灵魂原本所在的后世科技世界里,非常出名。

  秦琼和尉迟敬德在后世被神话,称为门神,知名度极高。

  在这个大唐帝国贞观年代,秦琼是凌烟阁老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他如今,已经是病入膏肓,强弩之末。

  和仍然健硕的尉迟敬德,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秦琼一生征战,受的伤太多。

  爆发出来后,药石以无力回天。

  李泰认真搜索了一下本主身体的记忆,知道两人以前并无交集。

  秦琼现在病重之际,要见自己的事情。

  让李泰非常的疑惑。

  三龙夺嫡的事情,过于复杂,李泰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谁知道这个秦琼是不是李承乾或者李治的暗手?

  有些时候,活着的人不可怕,将死之人不怕死,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见?

  还是不见!

  李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继续阅读:第395章 门神秦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都日月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