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承乾在东宫夜谈宰相魏征的时候。
李世民在太极宫立政殿里面,也没有闲着。
上千根蜡烛点燃,明亮摇曳的烛光,将入夜的立政殿照得通亮。
立政殿里面纯金打造的龙椅,在明亮的烛光下赫赫生辉!
这把代表大唐帝国最高权利的至尊龙椅,远比太极宫正殿太极殿里面那张金丝楠木精心镀金雕刻的龙椅,要奢华太多。
立政殿是皇帝李世民日常居住办公的场所,这里,除了侍女侍卫太监之外,一般人很难进来。
今夜,还是那张金丝楠木的小八仙桌,人也还是旧人。
长孙无忌和赵无极看着眼前一身白色素衣的李世民,知道这老兄弟,每当这样孤寂的夜晚,总会想起文德长孙皇后。
八仙桌上面摆着山珍海味,有清蒸渭河鲤鱼,干煸牛肉丝,红烧排骨,来自大唐帝国遥远东部海洋地区的干货,鲍参翅肚水发之后做成的美味,一样不少。
美食摆满了这个小八仙桌,当然,缺不了好酒,长安醉。
这张小八仙桌,可以做六个人。
此时,算上李世民,长孙无忌和赵无极,还有三个位置,是空置着。
李世民没有动筷子,赵无极和长孙无忌也没有动筷子。
他们都知道,今天大唐帝国的庆功宴大朝会举行得非常成功。这一切,都是来自眼前这位老兄弟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还有并肩王李泰的横空出世。
长孙无忌和赵无极不知道,还没有来这里的三位大能,会是谁?
一会过后,大约过去了一刻钟,立政殿的门口,传来御前总管王德报名入门的宏声:
“宗正府寺卿,河间王李孝恭大人到!
帝国军备府卿,梁国公房玄龄大人到!
帝国水军大军卫,申国公高士廉大人到!”
听到御前总管王德喊门,来着都是熟人。
李孝恭和房玄龄到来,长孙无忌和赵无极可以理解。
李孝恭在玄武门之变后,变得非常的低调。
其实,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哥,大唐帝国南方大部分都是李孝恭帅军打下来的,单论军功,李孝恭丝毫不比李靖和李勣差,甚至不比李世民差。
只是,李孝恭在高祖李渊武德朝,在前朝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边势力,还有秦王李世民一边的势力争夺皇位之时,没做墙头草,做了一个中立派,虽然保住了自己家族的大唐帝国顶级门阀地位,在李世民的心中,却也不再是那个一起征战天下的好堂哥。
十一年前玄武门之变那血色之夜过去后,李孝恭和李世民见面的次数非常少,主要原因除了李孝恭不想参与朝政,当了一个宗正府卿的闲职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与李世民之间,心中有了隔阂。
这个隔阂,当然是李世民除了灭掉前朝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外,还灭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三族有关系。
李孝恭和李建成还有李元吉一起在隋长安长大,其夫人的妹妹,也就是李孝恭的妻妹,是前朝太子李建成的侧妃。
发生玄武门之变的那天中午,李世民亲自率军,攻击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太子府,当着李孝恭妻妹的面,斩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李孝恭妻妹不堪巨大的痛苦,上吊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情之后,李孝恭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算是彻底只剩君臣的关系。
昔年作为堂兄和李世民一起征战天下的同袍之情,也不复存在。
他的到来,长孙无忌和赵无极之所以没有意外,因李孝恭是宗正府卿,这个日常闲职,却是管理着大唐帝国皇室的府寺,地位在朝廷不高,在大唐帝国皇室却非常高。
今天李孝恭的到来,很明显是李世民白天册封并肩王李泰实权之后,后面有一系列的皇室问题要处理,赵无极和长孙无忌不会意外。
房玄龄的到来也一样,他是大唐帝国目前朝廷的四号任务,负责整个大唐帝国后勤军备,乃至整个朝廷的后勤事务。并肩王李泰要在西域驱狼袭虎,这后勤之事,重中之重。
李世民为了维护新打下来的楼兰西域都护府的疆土稳定问题,今夜召房玄龄过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长孙无忌和赵无极意外的事情是,高士廉的到来。
高士廉负责大唐帝国的水军,原来一直都在南方江南道洞庭湖驻守,这次因李世民大胜西域还朝,受命返回长安参与庆功的大朝会。
他的到来,让长孙无忌和赵无极,轻易明白李世民征服西域的野心,和其坚定的持续作战的想法。
今年已经是贞观十一年,李世民登基的第十一个年头。
之前贞观朝十一年的时间里面,西域十六国的问题,一直都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如松赞干布麾下的一个小小吐蕃,借助天山高原的地利,年年率军寇边大唐帝国。
更不用说楼兰和其它西域十四国,彻底切断了大唐帝国的丝绸之路,导致大唐帝国损失了巨大利益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让李世民心中一直非常不爽。
他,已经等待了很久的机会。
今年,贞观十一年。
已经分裂的突厥帝国,其辽阔不输大唐帝国广大疆域上,爆发了西突厥帝国和踩着东TU厥鲜血尸骨新成立的薛延陀帝国,还有东TU厥帝国余孽北海兰珠所部的全面战争。
这样的事情,给了李世民西伐西域的机会,为此,李世民已经忍了十一年,也准备了十一年。
李世民本来的战略是率领百万雄师胁迫比较弱小的西域十四国倒戈,和唐军一起解决楼兰和吐蕃的问题。
西域十四国,多年来一直都收到吐蕃和楼兰这两个强大的西域王国掠夺,可以说,弱小西域十四国之间的物竞天择,在吐蕃和楼兰的疯狂掠夺面前,不算什么。
李世民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可惜老天爷并不给面子。
最后打下了楼兰,也算是聊胜于无。
楼兰处天山脚下,疆域衔接西域之地,由于境内土地较多,又是在罗布泊的旁边,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大唐帝国大军一到,吐蕃可以据天山高原之险地拒守,楼兰是肯定灭国的。
李世民对于楼兰的看法,如今也得到验证。
让李世民,甚至是世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楼兰的精绝女王竟然率军,在一天内就攻下了吐蕃在多伦雪山最大的关口,多伦要塞。
要塞最高统帅比丘克红衣大主教的背叛,足以说明楼兰精绝女王那迦罗布局多年。
这些事连续的发生,让李世民征伐西域,统治西域开疆拓土,想一战功成的美好想法,成为了泡影。
中亚的大食帝国,南亚次大陆的天竺帝国插手西域的事情,也彻底打乱了李世民的部署。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不外如是。
君臣落定,李世民说道:
“今天都是我大唐帝国的老人,之前太极殿中人多杂口,很多话,朕不好说。
今立政殿无外人,朕希望,可以好好和你们谈谈西域的下一步征伐的事情。”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众人皆回:
“愿听陛下差遣!”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说道:
“今天不是廷议,也不是大朝会,大家直言,朕不会怪罪。
大致说一下,今天的议题。
其一,是李孝恭的事情,朕封并肩王泰实权王位,宗正府这边需要为并肩王泰,重新制作黄金度牒,并记载其获此分封赏之功绩,然后找昭告皇族。”
李孝恭一听,立即起身拱手行礼后,点头回道:
“谨遵陛下旨意!”
说完,李孝恭也没有坐下,静静的等候李世民的下文。
他和在场其他众人一样,心中明白,如果只是这种小事,皇帝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召自己过来的。
李世民抬起右手,一边示意李孝恭坐下,一边说道:
“爱卿先坐,别急,朕还有话说。
爱卿昔年在高祖麾下负责帝国南方的征讨,帝国南方黄河长江水域,乃至大型湖泊,如洞庭湖之类,爱卿有非常深的在水域之地战争的经验。
这点,朕和在座所有人都知道。
今大唐水军,在高士廉麾下,然,朕知道,爱卿虽在宗正府,做闲职,手上还有很多的退役水军大能。
朕希望,爱卿可以联络他们,为朕解西域之忧。”
李孝恭坐下后,回道:
“这事,没问题。只是,臣觉得,今大唐水军在高士廉麾下,训练有素,井井有条,数量虽不是帝国主力军种,数目近六十余万,已然不少。
陛下为何舍近求远?”
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今天都是老人,朕也打开天窗说亮话。
堂哥,朕知十一年前玄武门之变中,朕逼死你妻妹,这事之后,你我兄弟情义不在。
然,朕希望这次堂哥为我大唐,认真尽力,大唐也是堂哥的大唐。
如堂哥不真心尽力,西域此事,难度增加太多。
高士廉麾下的六十余万唐军水军精锐,长年加紧操练,却无真正战争的经验,说是精锐,其实都是新兵。
大食帝国和天竺帝国长年征战,他们麾下的水军基本天天打仗,在座之人,都有统兵和随军经验,当知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