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沈蔓菁敲敲门,有点踟蹰。
“进来吧。”李佩妮看着手上新一季的画册。
“我有事想跟您说一下。”沈蔓菁不知要如何开口。
李佩妮点点点头。沈蔓菁便把甜甜的情况讲了一下,提出自己想马上请假带孩子去看病,所以那份任务她没办法接。
李佩妮闻言愣了一下:“确实,”她点点头:“孩子的健康最重要,那你需要请多久?”
沈蔓菁也不知道,毕竟之前在深圳的医院都没查出原因,她不知道到北京后是否就能一次发现,或者要辗转几家。
“我想先请10天。”其实这已经不符合公司的请假制度。
李佩妮沉默片刻,终于点点头:“好的,你提交申请吧,下午把手头的事跟团队交接一下,明天就赶紧去吧。再把付总和王经理叫进来。”
沈蔓菁没想到她这么快就答应了,自己准备的说辞全没用上。她连连道谢出去了。
但次日她没有立刻去北京,陈启东和沈逸帆联系了那边的朋友先预约,沈蔓菁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着甜甜去了港大医院。
这所医院比较新,口碑褒贬不一,主要是里面多是年轻的医生,又主张不打针,不轻易用药,所以沈蔓菁之前没有选择。她想着既然要等两天,不如试一试,也不再多这一家了。
沈蔓菁也不知道该挂什么科,在护士的指引下,挂了全科门诊。全科门诊的诊疗范围主要有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的诊疗,康复诊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方面的疾病,可以通过全科门诊大概确诊,然后再去各科进行专业的检查。
他们等了半个多小时就见到了医生,沈蔓菁拿出之前在各大医院的检查结果,又说明了甜甜不药而愈后又复发的情况。
那医生颇为年轻,令沈蔓菁担忧经验不足,自己又是无功而返。
“孩子有些发烧,先抽血做个化验吧。”医生量了甜甜的体温。
沈蔓菁颇有些失望,和其他医院一样啊。但她想着既然来了,就按医生的要求做吧。
化验结果要等一个小时,沈蔓菁意外地发现医院的国际医疗中心竟有星巴克和网红茶饮店,便带着甜甜在那边等。甜甜虽然吃不了,可很喜欢闻面包的味道,沈蔓菁便买了一个牛角酥。这间医院的环境很不错,大厅里也没有常有的消毒水的味道,室外绿化也好,像一个又一个小花园。他们坐在室外的阳伞下,甜甜精神好一些,拿着ipad看动画片。沈蔓菁在手机上看着公司邮件,一抬头,只见牛角酥只剩下半个。再一看,甜甜手里拿着一块,吃的蛮有滋味。
孩子吃东西她当然高兴,可没过多久甜甜又皱起脸,跑去旁边的洗手间了。沈蔓菁叹了口气,她感到自己已经习惯了。
化验结果出来,跟之前一样,还是正常。就在沈蔓菁心灰意冷打算回家收拾行李时,那位年轻的医生却叫住了她。
“这位妈妈,我想单独问孩子几个问题。”
沈蔓菁迟疑了下,还是同意了。几分钟后,医生请她进来,建议她带甜甜去精神科。
听到“精神科”三个字,沈蔓菁首先是拒绝的。什么人才去精神科啊?只有精神病吧。精神病人在常人眼里都是疯子,光身子街上乱走的,拿刀砍人的,被铁链子锁在屋子里像野兽一样的……
可回家路上,沈蔓菁又觉得也许应该听医生的。她立刻让出租车调头回去,重新挂了精神科。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中年医生,女性,身材微胖,看起来充满亲切感。
她了解了甜甜的症状,问了家庭情况后,和那位年轻的医生一样,要单独跟甜甜聊一聊。过了十几分钟,医生叫沈蔓菁进去,初步确定甜甜是心理原因导致的神经性呕吐。
“我建议你带孩子到康宁医院,那里有专业的儿童心理医生,可以做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治疗。”
“心理医生?”沈蔓菁讶道:“可她才十岁啊,而且行为举止都很正常啊。”
医生笑一笑:“精神疾病不分年龄的,大众对它有误会,其实每个人多少都有,只是持续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活,是否继续恶化。一般精神问题我们成称为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等,现在就非常常见。大家在新闻里看到的那些吓人的报道,已经属于眼中精神问题中的精神分裂症了。”
沈蔓菁立刻想起之前陈启东的情况来,点了点头。
“少年儿童在发育期间也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引发一些生理上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
沈蔓菁继续点头:“之前她爸爸有段时间就是惊恐发作。当时是因为压力太大,又遇到很多不顺利。”
“对啊,看来你是了解的,所以带孩子去吧,趁现在刚出现。”医生温和地笑道。
医生的话如一道光令沈蔓菁找到了希望,她回家后跟大家说了,陈启东、沈逸帆他们认同,可万颖怎么也不能接受,执意要沈蔓菁带甜甜去北京,不要耽误孩子。
“妈,我觉得医生说的有道理,也许我们一开始方向错了。”沈蔓菁劝道。
万颖只觉得这是丢人的事,不愿意听。夏丹青朝沈蔓菁使眼色,让她带甜甜回房间,又推一推沈逸帆,让他去劝万颖。
到底还是儿子的话有用,万颖纵使不愿接受,第二天还是跟着沈蔓菁一起带甜甜去了康宁医院。康宁医院一号难求,多少人都是提前半个月挂号,李诗美帮忙找了一位冯姓主任,让沈蔓菁直接联系他。
这所医院时间很久,上电梯时,沈蔓菁本能地紧张,生怕谁突然发病抽出一把刀来。
冯主任在六楼查房,他让沈蔓菁先到603等。穿过走廊,沈蔓菁看到走廊上电视里播着节目,还有乒乓球台,几个人在打球。
603是间小办公室,此时没有人,沈蔓菁带着甜甜和万颖坐在沙发上,不一会儿冯主任就来了。
他约莫四五十岁年纪,中等体型,眼睛里有医者慈悲的光。
沈蔓菁跟他寒暄两句,笑着说起环境不错还有乒乓球台。冯主任笑道:“这一层是住院区,那些都是病人。”
沈蔓菁一愣,有一种自己刚踏过鬼门关的感觉。
冯主任似猜到她在想什么,解释道,这一层都是轻微的病人,像大家以为的那些,都在另一栋楼,是有严格把守防卫的。他并不忌讳说起不同阶段病症的情况,但也正是这份坦诚,反而令人打消了恐惧感。
“我找了我们儿童心理最好的于大夫,你拿这个号,9点过去。在三楼。”冯主任给了她一个挂号单:“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沈蔓菁知道他们医生的时间都非常宝贵,连连道谢后下去了。
填了表,于大夫询问了家庭情况后,还是要求单独跟甜甜沟通。
沈蔓菁和万颖在门外等了颇久,有些度秒如年的感觉,万颖低声问道,把孩子跟医生单独放在一起好吗?沈蔓菁觉得这是最起码的信任,便跟旁边的家长聊起来。
那孩子也是女孩,不过十几岁了,正值青春期,每天不说话,放学回家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在学校谈了男朋友分手了,家长认为是失恋导致,可情况持续了半年多,这才赶紧来看。
沈蔓菁见那女孩瘦瘦的,眼神木然,母亲在旁边说她的事她似全未听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母亲说着说着就开始抱怨,又数落她年纪小不学好谈恋爱,可她都置若罔闻。沈蔓菁忙劝那母亲,要疏导孩子,而不是指责她,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
沈蔓菁注意到,她在说这些话时,那姑娘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光,落在自己脸上片刻,又变回了之前的状态。
“陈馨甜的家长,请进来。”护士推开门叫道。
沈蔓菁和万颖忙进去了。
于大夫请万颖把甜甜带到外面,要跟沈蔓菁再单独沟通。
沈蔓菁诧异地看了看,发现女儿眼睛红红的,桌子上还有纸巾,似是哭过。这是怎么回事?
关上门,她有些紧张地坐在医生对面,仿佛病人是自己。
于大夫笑了笑,请她放松,之后问道:“甜甜妈妈,不用担心,孩子的问题不严重,阶段治疗后就会好的。”
沈蔓菁眼睛一亮:“您是说她呕吐的情况?可真的很严重,连水都喝不下去,学校那边我都要办休学了。”
于大夫的笑容始终温和,赋予人平静的感觉:“是的,其实那是孩子的心理导致的。”
“要怎么治疗?”沈蔓菁巴巴望着于大夫:“需要住院吗?吃药?还是什么?”
于大夫摇摇头:“很简单,但是需要你们的配合。”他顿了顿问道:“你家里还有一个孩子,是弟弟,对吧。”
沈蔓菁点点头。
“甜甜之前出现过一段很爱哭的时间,对吧?”
沈蔓菁再度点点头。
“弟弟哭时,妈妈会做什么呢?”
“当然是哄啊,那么小的孩子。”
“那姐姐哭呢?”
“她啊,唉,别提了,我觉得她不该哭的时候哭,该哭的时候又无所谓。”沈蔓菁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又不好意思地停下:“抱歉啊于大夫。”
“没事,我需要知道这些。”于大夫非常耐心:“所以弟弟哭的时候可以得到妈妈的安慰,得到他想要的糖果、玩具。”
沈蔓菁一愣,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姐姐也想得到,可她发现像弟弟那样哭,却没有一样的结果。”
“所以那次生病……”沈蔓菁脑中电光火石一闪。
于大夫点点头:“问题就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