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济世堂开张
名动爱奇艺钟2025-07-19 13:384,168

  # 第002章 济世堂开张

  翌日,清晨。

  第一缕阳光越过京城鳞次栉比的屋顶,穿透百草巷上空薄薄的晨雾,温柔地洒在那块崭新的“济世堂”牌匾上。三个古朴的篆字,在晨光中仿佛被注入了灵魂,透着一股历经千年岁月沉淀下来的静谧与厚重。

  诊所内,更是别有洞天。

  与外面充满烟火气的胡同不同,这里一尘不染,井然有序。一整面墙,被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药柜所占据。深棕色的药柜由上好的金丝楠木打造,岁月在木材表面留下温润的包浆。上百个小方格抽屉整齐排列,每一个黄铜拉环都被擦拭得锃亮,下面贴着一张张用工整小楷写就的药材名签:当归、黄芪、茯苓、白术……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却令人心安的混合香气。那不是单一药材的刺鼻,而是百草千木在时光中缓慢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醇厚的芬芳。它仿佛能涤荡人的五脏六腑,让每一个踏入这里的人,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林轩正站在药柜前,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戥子,一丝不苟地称量着几味药材。他的动作不快,却行云流水,充满了韵律感,仿佛不是在配药,而是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

  这是他为昨天救下的张大爷准备的调理方子。急救,只是“术”,治标不治本。后续的调理,才是“道”,是固本培元,是帮助身体重建平衡的漫长过程。药方不复杂,只有寥寥数味,讲究的是君臣佐使,配伍精当,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亏。

  “吱呀——”

  院门被推开,一个圆滚滚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打破了满室的宁静。

  “我的大少爷!我的活祖宗!这都日上三竿了,您怎么还跟个没事人似的?”王胖子提着两份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他将早点往桌上一放,夸张地绕着诊所走了一圈,最后停在门口,指着冷冷清清的巷子,痛心疾首道:“轩子,我跟你说正经的。咱们这就算开业了?不开张大吉,不舞龙舞狮,连一挂鞭炮都不放?你看看人家对面卖酱菜的,新换个招牌还知道敲锣打鼓热闹一下呢!咱们这倒好,静得跟没人似的,谁知道你这是开门做生意啊?”

  林轩将配好的药用牛皮纸包好,放在一边,这才抬起头,微笑道:“胖子,医馆不是饭馆,求的是一个‘静’字。病人来了,心才能安。太吵,会把‘气’冲散的。”

  “气!气!又是气!”王胖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拿起一根油条狠狠咬了一口,“我不管什么气不气的,我只知道没人气,咱们就得喝西北风!你那些年在美国,难道没学过市场营销吗?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哥们儿!我昨晚想了一宿,宣传方案都给你做好了。第一条,开ye大chou酬bin宾,前三天问诊免费!第二条,药费打八折,买二送一!第三条,咱们印点传单,就叫‘昔日御医传人,今日服务百姓’,多响亮!我连广告词都想好了:‘哈佛博士后,专治老风湿,一针就见效,无效不要钱!’怎么样,够不够劲爆?”

  “我学的是公共卫生,不是市场营销。”林轩不为所动,给自己倒了杯热茶,气定神闲地看着他,“而且,你什么时候见我为钱发过愁?”

  王胖子被噎得一滞,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倒是实话。林轩的背景他知道一些,虽然不全,但也明白自己这位发小绝对是天底下最不缺钱的那一类人。可他想不通,既然不为钱,那折腾这么一出是为了什么?

  “行,行,你牛!”王胖子泄了气,换了个话题,语气里又带上了兴奋,“不过话说回来,昨天你那一下子,可是把整个胡同都给镇住了。现在外面可都传开了,说百草巷来了个‘少年神医’,三根针就把半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张大爷给拉了回来。”

  “是暂时稳住了心脉,离‘拉回来’还差得远。”林轩纠正道,他很不喜欢“神医”这个称呼,医术是严谨的科学,不是神学。

  “嗨,老百姓谁懂这个啊!”王胖子兴奋地搓着手,“我跟你说,这可是天大的好广告啊!趁热打铁,今天肯定得门庭若市!你准备好了吗?我估计光是排队的号,都得发到巷子口去!”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王胖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个小时过去了。

  两个小时过去了。

  日头渐渐升高,巷子里的喧闹声也到了顶峰。买菜的大妈,下棋的大爷,追逐打闹的孩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踏进济世堂的门槛。

  更多的人,是选择在远处驻足,对着这间新开的医馆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怀疑,以及一丝敬而远之的戒备。

  老槐树下,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

  “看见没,就是那家。昨天就是那小伙子救的人。”一个目击者唾沫横飞地描述着,“当时那场面,我跟你们说,比电影里演的还玄乎!”

  “真的假的啊?”一个烫着卷发、拎着菜篮子的刘婶表示严重怀疑,“他多大年纪?看着也就二十出头吧?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咱们这胡同里,谁家没个腰酸腿疼的,看的哪个不是李半仙?人家李大夫今年六十多了,那胡子都白了,一看就有本事。这小年轻,怕不是哪个医学院刚毕业的实习生,跑这儿来练手了吧?”

  “刘婶,话不能这么说。我可亲眼看见了,张大爷当时脸都紫了,眼看就要不行了。那小伙子三根针下去,人立马就缓过来了!那手法,啧啧,利落得很!”

  “那叫运气!”刘婶撇了撇嘴,一脸“我什么没见过”的表情,“谁知道是不是张大爷自己缓过劲儿来了,让他给蒙上了?再说了,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靠的是经验积累。他这么年轻,能认识几味草药啊?别把甘草当成黄芪,那可就闹笑话了!你们是没见过,前几年西边胡同就来过一个,也说自己是神医,结果呢?把人吃得上吐下泻,最后诊所都让人给砸了!”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插嘴道:“刘婶,也不能这么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说不定人家是真有本事呢。我听说国外回来的博士,都很厉害的。”

  刘婶眼睛一斜:“博士?博士能懂咱们老祖宗的玩意儿?我告诉你小王,这看病啊,就跟挑酱菜一样,得是老字号,得是老师傅,那味儿才正!这种新开的,谁知道他那坛子里装的是什么?”

  这番话,立刻引来了周围一片赞同之声。

  “就是!我孙子感冒发烧,我都不敢让他看!”

  “没错,看病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得找老专家。这小大夫,太年轻了,压不住场子。”

  “我猜啊,八成是哪家有钱人的公子哥,觉得好玩,开了个诊所体验生活呢!”

  这些议论,一字不落地飘进了王胖子的耳朵里。他急得在诊所里团团转,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轩子,你听见没?你听见没!”他压低声音,对依旧气定神闲的林轩说道,“人家都嫌你太年轻,不信你!这下完了,第一印象就砸了!信任危机啊,哥们儿!这是最要命的!”

  林轩放下手中的医书,抬眼看了看外面那些探头探脑的身影,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

  “医者,先要医心。”他缓缓说道,“他们不是不信我,是不信一个不符合他们想象的‘中医’。在他们心里,中医就该是白发苍苍,仙风道骨。这种‘心病’,比身体的病,更难医治。急不得。”

  “那怎么办?就这么干等着?”王胖子快要抓狂了。

  “等。”林轩只说了一个字,便重新拿起书,仿佛外面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一等,就从清晨等到了日暮。

  期间,只有李半仙拄着拐杖,亲自上门,送来了一副他自己珍藏多年的紫砂药壶,算是贺礼。他对着林轩那面药柜,足足端详了半个钟头,眼神里满是痴迷和敬畏。

  “小先生,恕老朽冒昧。”李半仙犹豫了许久,还是忍不住问道,“昨日您救治老张,所用针法,可是传说中以气御针的‘烧山火’?”

  林轩摇了摇头,微笑道:“李大夫过誉了。那并非‘烧山火’,只是家师所传《天枢九针》中的一式‘护心诀’,取其激发心阳,固本护元之意,算不得什么高深法门。”

  李半仙闻言,更是倒吸一口凉气。仅仅是入门的“护心诀”,便有如此神效,那真正的《天枢九针》,又该是何等惊天动地的景象?他看着林轩,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敬佩。

  “小先生这手辨药、炮制的功夫,老朽望尘莫及。百草巷有你,是街坊们的福气。”临走时,李半仙留下这句话,长长一揖,这才缓缓离去。

  可街坊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份“福气”。

  夕阳西下,余晖将百草巷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济世堂里,依旧冷冷清清。

  王胖子彻底蔫了,他瘫在椅子上,看着空无一人的诊室,长长地叹了口气:“完了,开业第一天,零收入。轩子,我算是服了你了。你这哪是开医馆,你这是在修仙啊!”

  林轩笑了笑,站起身,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关门。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沮-丧或焦虑。师父让他于市井中修行,修的,又何尝不是这份面对世人误解与质疑时,依旧能坚守本心的定力?

  就在他准备关上院门的那一刻,一个瘦削、佝偻的身影,拄着拐杖,从巷子深处慢慢走了过来。

  是昨天被救的张大爷。

  他身后,还跟着他的儿子,手里提着一个果篮和一沓崭新的钞票。

  “小神医!小神医!”张大爷的儿子一看见林轩,就快步上前,激动地要把钱往林轩手里塞,“真是太谢谢您了!昨天要不是您,我爸他……我爸他就没了!今天我们去协和复查,连医生都说简直是奇迹!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张大爷也颤颤巍巍地说道:“是啊,小大夫,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这条老命,是您给捡回来的!”

  林轩轻轻推开了那沓钱,只接过了那个代表着心意的果篮。

  “张大爷,您客气了。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分。”他看着张大爷的气色,比昨天好了许多,但依旧中气不足,便说道,“钱就不用了,我给你开的方子,你让家人去抓药,按时服用。记住,戒烟戒酒,不可动怒,半月后,我再为你复诊。”

  父子俩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林轩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好千恩万谢地将果篮放下,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王胖子看着桌上那沓厚厚的钞票被拒绝,心疼得直抽抽:“我的爷,你跟钱有仇啊!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林轩却看着张大爷远去的背影,淡淡道:“医馆的门,是为病人开的,不是为钱开的。今天,总算有了一个真正的病人。”

  他关上院门,将喧嚣与浮华,都隔绝在了门外。

  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巷子口的拐角处,一个穿着风衣,戴着墨镜,气质干练的年轻女人,刚刚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她的手中,拿着一个专业的单反相机。

  她叫苏晚晴,是《京城晚报》的王牌调查记者。她的职责,就是揭露一切虚假和骗局。

  “少年神医?拒收红包?”苏晚晴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冷笑,按下了快门,将“济世堂”的牌匾定格在镜头里。

  她想起半年前自己亲手送进监狱的那个所谓的“气功大师”,当初的派头可比这个小医生大多了,不也一样是骗子?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她见得多了。每一个骗局的开始,都是一个完美无瑕、充满光环的故事。

  “我倒要看看,你这戏,能演到什么时候。”她喃喃自语,想起自己刚入行时,因为轻信一个所谓的“神医”,写了一篇报道,结果那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害得一个家庭人财两空。从那天起,她就发誓,要用自己手中的笔,揭开所有披着光环的骗局。她看着济世堂的牌匾,眼神愈发冰冷,身影消失在暮色之中。

  

  

继续阅读:第003章 三针安神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医:我,从中医开始救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