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琴迈着缓慢的步子,一步一步地移到法源寺的门口。守着门口的小沙弥很是有礼的问道:“阿弥陀佛,不知道施主前来是要还愿还是祈福?告知小僧,以方便小僧通传。”
“阿弥陀佛,”梦琴见了连忙双手合十回礼道,“我想见见你们方丈可以吗?”
那小沙弥沉吟半晌道:“女施主请等一下,小僧这就去通传与师叔。”说完那小沙弥就转身朝寺里走去。
那小沙弥离开后,梦琴开始环视着四周的景色,去年来的时候因着贪玩,并没有仔细看过这法源寺的景色,今日平心静气下来看着这气势恢宏的庙宇,梦琴不禁感概前人的伟大与智慧。
小沙弥很快就回来了,向梦琴行了个礼道:“请施主随我来。”
梦琴紧随着小沙弥,一步一步地向寺里走去,满院的丁香开得正是繁盛,芬芳浓郁,整个庭院都被一层淡紫、淡碧的香雾所笼罩,当真是为香雪海!早就听说法源寺里的丁香名冠京华,今日一见的确不凡!梦琴随着小沙弥的脚步,看着满院的丁香,真真是“禅房花木深”的再现。
小沙弥一直带着梦琴来到正殿,然后朝方丈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大殿。
那大殿名字叫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后有光环。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塑像,妙像庄严,雕制精美。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木胎贴金。大殿中迤南两清石柱础,作卷叶莲瓣。
方丈一直跪坐在大殿前面,虔诚的敲着木鱼。并不理会前来拜会的信客。
梦琴在殿前站了好一会儿那方丈才停下手中的木鱼,他站起身来,只见那方丈须眉交白,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身披一件赤色僧伽梨袈裟,显现出不同于凡人的器宇轩昂。
“阿弥陀佛,”方丈起身行礼道,“不知女施主前来所为何事。”
梦琴恭敬的回礼道:“阿弥陀佛,长老,小女子只是心中烦闷,不知不觉中竟走到了这里,许是有缘,所以还请长老点化二三。”
“世间烦恼多,何必多添烦忧,不如剪去这三千烦恼丝,也好早日超脱世俗。”
“还请长老指点。”
那长老抬眼注视梦琴,许久道:“施主本是大富大贵之人,只是遇一人,故此从此或颠沛流离。”
“那人现在在哪?”梦琴疑惑。
长老笑而不答,半晌道:“若是有缘,此人当为施主良人。”
梦琴心中一惊:“大师何出此言?”
“施主心中想必已有答案,何必再来询问局外人呢?”
梦琴思索片刻,心中突然似拨开云雾般,重见天日,明了许多。
梦琴赶忙拜谢长老道:“多谢长老指点,听完长老这一席话,顿时觉得入醍醐灌顶。”
长老微微笑道:“施主不用行此大礼,我见施主面善,是个有福之人,所以加以提点,望施主早日摆脱纷扰。”
“多谢大师。”梦琴谢过方丈后,便离开法源寺。
从法源寺出来之后,梦琴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许是那法源寺里的宁静祥和,把她的心也连带着变得安静了。
她突然觉得这些事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一切的一切既然已成事实,那么就让它随风都散了吧。其他的多说什么也就没有意义了,一切都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心里明白了不少,随之她的脚步也就轻快了不少。梦琴望着远处那株合欢,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过去。
那株合欢独自一人孤零零的开在那里,可能与心境有关,从前没有觉得,今日却觉得那株合欢开得分外的孤独。那孤零零的身影,与四周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好像九天谪仙误入凡间,在这尘世污浊的显现下更衬得那株合欢的与众不同。
梦琴心中一动,走到合欢的跟前,依旧是去年的景色,依旧是去年的人,只是等闲只道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已变。从前的心境早就在这尘世之中磨得面目全非。
靠着合欢树,梦琴坐了下来,这里好安静,没有人能够找到自己。一阵清风拂过,满树的合欢都随之翩翩起舞,偶尔有一个两个调皮的花随着风吹过,飘落到梦琴的眼前。梦琴伸出手,接住飞舞着的合欢,入眼是满目的红,带着一丝丝的白,在夕阳下显得分外炫目。微风不断的拂过,渐渐地漫天开始飞舞起合欢,漫天绚丽的红色,映着天边火红的火烧云,当真是美丽到极点。
梦琴被眼前这美丽的景色迷住,看的有些呆了,当真是美丽极了。
风渐渐停了下来,漫天飞舞的合欢都失去了风的借力,纷纷电骡在泥土上,梦琴心疼的看着被泥土玷污。落红不是无情物,零落成泥碾作尘。堪堪是如此美好的东西,落到泥土里面,却也是这般污浊不堪。梦琴想到从前自己看《红楼梦》时黛玉葬花的片段,那是的黛玉是否和自己此时的心境一般。
同是沦落红尘,却又与这红尘格格不入。梦琴想了想,便效仿黛玉一般,在合欢树下挖了个坑,把飘落了一地的合欢花瓣一一捡起,全部放入她为它们做的衣冠冢中。
夕阳打在梦琴的身上,把她的背影踱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这一刻,仿佛没有乱世,没有纷争,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已随着葬入的花瓣一起带进了那小小的衣冠冢中。又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梦琴在葬好合欢旁边立了一个小小的碑,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便离开了。自己已经离开一整天了,也不知道那边是不是闹得不可开交,白少秋有没有去江府,有没有找爹爹。也不知道爹爹会不会着急,梦琴急着赶回江府,生怕爹爹会着急。其实法源寺离江府并不是很远,梦琴紧赶慢赶,不一会儿也便回到了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