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于赈灾这一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略。
只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
古代的赈灾,往往是以稳为主,主要是避免伤及社稷之根本。
除去分发粮食维持灾民基本的生存外,其他地方就极少有涉及,甚至当灾民潮庞大到一定程度后,还会派出军队强行镇压!
而萧逸的这本册子中所写的,则是一些不被注意到的细微之处。
比如灾民汇聚在一起后的卫生问题。
生病以后的隔离、治疗。
就连如何规划饮食,保证人体正常所需营养的问题等方方面面的细节都略有涉及。
等柯文山把全篇翻完,还被这册子的字数给吓了一大跳。
在古代,一篇文章大抵在几百字,过千字的都已算是长文。
到了万字,那就已是号称万言书。
而这册子,粗略算下来,就已经超过了三万字!
并且通篇下来,每一句话都自有其道理,根本没有可删减的余地。
用后世的话来说,全篇都是干货!
这可不是随便一个读书人能写得出来的。
当人彻底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飞快。
柯文山回过神来时,才发觉,距离萧逸进门,足足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了。
年老的先生抬起头,目光复杂的望着正在搓手哈气的少年。
虽然已经一在将少年的才能估得很高。
可每一次,对方都能出乎自己的意料,让人感到无比的惊讶。
从纨绔子弟,到才气惊人的书生。
到了现在,柯文山都已经不知该如何去评价了。
“小师弟啊,你这真是......让我们自惭形秽啊!”李半山眼中异彩连连,不留余力的赞叹了一声。
萧逸自谦的笑道:“只是一些拙见,能起到一些作用就好。”
“何止是能起到作用!有此一册,朝廷原本的赈灾条款,都可直接扔了!”李半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接拿起原来的赈灾条款啪一下扔到地上。
柯文山瞪了李半山一眼:“你这是做什么?”
“老师!看了小师弟的之册,我才发觉原本的赈灾之法,平白害死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啊!此册误国啊!”李半山痛心疾首地道。
这话还真没说错,柯文山也默然了下来。
萧逸摇了摇头道:“师兄此言差矣,世间之事,都是逐步摸索与进步的,若无前人的努力,我也写不出更好的赈灾之法来......更何况,没有了我的赈灾之法,难道就不赈灾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柯文山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摸着胡须:“不错,张小子啊,你总算是办了件好事,此策一出,不知能活多少百姓啊。老夫可向你保证,此册一出,张小子你定然能名扬天下!届时,老夫便向女帝给你求一个官,至少五品以上!”
萧逸闻言,犹豫了会道:“这......就不必了。”
“嗯?”柯文山和李半山几人都一怔。
如此泼天的功劳,其他人巴不得拥有。
怎么到了他这里,却是这般反应......
“还麻烦先生,这赈灾的方略,不要透露是我所为,就当是你们今日商量出来的。”萧逸淡然的笑了笑。
“这......又是为何啊?”
一下子,四人都有些看不懂了。
不求功名还能够理解,但这般美名却也不要,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萧逸看向柯文山:“先生,我胆子小,有些人不敢去招惹。说句实话,学生更愿意平日里待在张府,游山玩水,有美人相伴......这朝堂上的争斗,太险。”
“张小子,这朝堂没你想得那么糟糕。”柯文山沉声道。
“没有吗?”萧逸轻笑了一声。
这次柯文山倒是没有再肯定的回答了,只是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有没有?
那当然是有!
朝堂上那些世家的官员,不会愿意看着他们赈灾得如此顺利。
柯文山基本可以猜测到。
一旦这本册子公布天下。
第二天,写出册子的张逸之,就会成为那群世家官员的眼中钉!
柯文山叹息一声:“也罢,就由着你吧,只要你以后不要说我们抢了你的功劳就好。”
“这定然不会,学生之所学,不也是先生教导得好吗?”
柯文山吹起了胡子:“你这是在拿老夫寻乐呢!”
“哈哈哈哈!!”
李半山三人顿时大笑了起来。
他们都知道,柯文山不过才教了对方几日的时间。
虽有师徒之名,却无师徒之实。
“好了,小师弟啊,你这册子里有一些很好,但有一些,我却有些不太明白。”李半山把册子翻开几页,“比如这里面,你将卫......卫生看得极为重要,这又是为何?”
古代的社会,自然没有什么讲卫生的习惯。
平民老百姓,大半个月才冲洗下身子,随地大小便的现象更是再正常不过。
册子里却写着,对于灾民居住的地方,要每日清扫。
还要建造茅厕,在固定位置大小便。
这才李半山看来,都不是很有必要。
“师弟啊,赈灾的物资本就不算太多,要按照你册子中所写,平白就要多使用许多物资与人力,这不就有些浪费了吗?”李半山问道。
萧逸摇了摇头:“非也,卫生的事情,可不是可有可无的。据我所知,灾民之中固然有许多饿死的,但因疫病而死的人,也不在少数!世人常说,大水之后大疫,实际上,每逢大灾,都会伴随着疫病。”
萧逸用手敲了敲桌子:“赈灾要与抗疫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让百姓活下来!”
“赈灾要结合抗疫......这倒是金玉良言。”李半山思忖了一番,“不过师弟,把卫生做好了,就能减少疫病了吗?”
“当然。”萧逸点了点头。
细菌、病毒一类的事情,显然是无法向他们解释的。
于是萧逸就借用了一番中医外邪入侵的理论,同时结合着事实论证。
毕竟在脏、乱、差的地方容易生病。
这基本上也是一个共识。
一阵解释完,李半山几人又投来了佩服无比的目光。
“小师弟,没想到你还懂得岐黄之术!!”
“咳咳,也是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