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宛凝提前做了一点铺垫,然后便在他教书的那个小院子里,设计了一场人为的偶遇。
那天王耀祖做完学业,如往常一样前往那个好心人让出来给孩子当学堂的小院。
还未入门,便听得里面一阵欢呼雀跃声。
王耀祖心里奇怪,推门而入。
便见在那棵巨大的榕树下,一位美丽的陌生女子正垂首耐心与院里最小的那位孩子说着什么。
王耀祖是个读书人,尤其酷爱《诗经》。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此时此刻,竟唯有此诗此人,入了他的眼他的心。
一只脏兮兮的小手拿着一本崭新的书籍递到他眼下。
“哥哥哥哥,我们有书啦!还都是新的!”
那拿书的小孩带着孩童特有的稚嫩嗓音,快乐的大声嚷着。
这声音如一声惊雷唤醒了王耀祖的怔忡。
“呃……嗯……小鱼。”
他俯下身问那孩子:“书都是谁给的呢?”
那孩子指他王宛凝的方向。
“喏,就是那个好看的姐姐送给我们的。”
王耀祖目光再次投王宛凝。
王宛凝似是听到这边的声响也看了过看。
见到王耀祖,便主动起身走了过来。
“想来你就是孩子们口中指教他们读书的哥哥吧?”
小鱼抢先答道:“就是他,哥哥是好人,姐姐也是好人。”
王耀祖作一揖。
“不知姑娘如果称呼,为何,会来送书?”
“哦,前些天在路上我掉了东西,还是毛毛帮我捡到的,听说他的没书本,我便送些过来。”
王宛凝指了指树底下朝这边看来的孩子,回答。
她送的正是孩子们的启蒙书本《三字经》。
这些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三餐温饱都不容易,父母也不会花钱让他们上学堂。
王耀祖平日教他们读书也并未收取学费,但他自己生活也并不宽裕,也无法给他们买来书本。
“这正是他们需要的,我替孩子们谢谢你。”
“公子客气了,与公子的教诲之恩相比我这根本不值一提。”
“哪里,我也不过是倒点书袋子罢了 ”
王宛凝笑了笑。
“你们也要上课了吗?我就先不打扰了,告辞。”
说着又与孩子们道别,便先离开了。
出了巷子,她也不急着回宣平侯府,而是悠闲的逛了起来。
次日王宛凝又去小院子。
她听里面有读书声,便也不进去。
刻意等到王耀祖“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了”的话响起,才不紧不慢地过去敲门。
开门的是王耀祖,一见又是昨天那姑娘,不禁惊奇,心中又有几分莫名的欢喜。
王宛凝晃了晃手中的两个纸包,浅笑盈盈。
“我昨日见孩子们皆没有一支像样的笔,今日正好无事,便送了些来。”
“这,这怎么好意思。”
忽又想起自己把人堵门口实在不礼貌,赶紧把人请了进来。
“姑娘,先请进。”
王宛凝走了进来,把其中一个塞给王耀祖。
“你分一下笔,我来分墨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