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马加鞭派人回去催粮了?”
一进主帐,郑荆楚就看向了白一池。
白一池还没从魏九思下山的惊愕中缓过神来,忙道。
“派了,但是约摸也要有十日才能运粮过来,咱们怕是等不到十日了。”
“现在的粮草还能坚持多久?”
“最多七日。”
总不能让将士们饿三日。
“魏军师,你可有什么妙计吗?”
郑荆楚转头看向魏九思,她记得,之前他们在北疆抗敌的时候他就是军师,妙计频出,现如今他回来了,应当会有对策。
“诸位可听说过,古时有一神偷,每到一户守卫森严的人家偷盗之时,总是会提前半月送去一封密信,上面写着,某某日我会偷取你家的何物品,用以迷惑被偷盗的人家。”魏九思淡然道,“只要白将军今夜晚上派人去城墙外用箭矢发送一封密信,告知他问明日夜里会袭城。”
“这……那我们明日当真去袭城吗?”
“自然不去。”
白一池隐约猜到了魏九思的用意,入夜之后,便亲自骑快马去城外用箭矢发送了一封密信。
他远远观望着,守城的将士果然马不停蹄的去报告了主将。
此刻城内,
“将军!南郑敌军投过来一封信!”
主帅打开迷信,上面只有十分猖狂的一句话。
“明日夜里我军会攻城,请将军静待。”
“猖狂!”主帅气的吹胡子瞪眼,猛的一拍桌子,“传令下去,明日将士们严阵以待,谁都不许松懈,时刻做好奋战准备!”
足等了一整夜,夜里静悄悄的,白一池派人去城外不远观望了,回来便禀报了郑荆楚。
“皇上,军师,城墙上果然是严阵以待,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安睡一夜,待明日入夜之后,再送上一封同样的信。”
第二日入夜,城墙上收到了同样的密信。
“将军,这南郑大军,不会是在耍我们吧?”
“不得不防啊,传令下去,将士们严阵以待,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又是平安一夜过去。
接连熬了三夜,将士们都有些受不住了。
又是一夜,城墙上又收到了密信。
“将军,这南郑大军必定是在耍我们,咱们都烧了他们的粮草了,他们无暇他顾,怎么会有余力来攻城?此计八成是在耗我们。”
“小心驶得万年船,传令下去,将士们再坚持一日。”
将军此刻也有些动摇,连他自己也足足有四日不曾安睡了。
将士们依旧是白等一日。
这一日,将军有了防备,派人在城门外躲着,就等着送信的人前来好拿下。
然而这一日却没有信了。
就在他们回城之时,城墙上又收到了一封信。
还是一样的内容。
“将军,这绝对是南郑枯耗我们的奸计!南郑的粮草都没了,现在正在酬粮,怎么会有心思来攻城?”
“罢了,今夜让将士们回去歇着吧,城墙上只留守夜的将士。”
入了夜,城墙之上安安静静的,几个守夜的将士困的一直在打哈欠。
“你说南郑真的会来攻城吗?”
“他们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那还有心思攻城?就是将军,疑神疑鬼的,害得咱们这五六天都没有睡好觉。”
城墙上的将士们也十分松懈,熬到子时,实在撑不住,就坐在城墙上靠着墙睡着了。
眼看着夜深,探子回来报。
“将军,城墙上全无防备,守夜的也都在偷懒。”
“传令下去,马上出发攻城,一定要小心不要发出声响,时刻注意城墙上的动态,要是有岗哨醒了,马上射箭,绝对不能让他们通风报信!”
“是!”
大军黑压压的从远处靠近,静悄悄的,只有压的很低的脚踩草坪的声音。
登云梯架到城墙上的时候,城墙上的守卫还没有睡醒。
接连熬了五六日,这一睡着,就更难清醒过来了。
等到大军上了城墙,把他们扣下了,城门大开,众人才醒过来,这个时候意识到上当已经为时已晚。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攻陷一城,还俘虏了北魏的多数将士。
这下粮草不用从后方运了,现成的粮草就在这里。
当真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一城。
“军师,你这招真是高啊,一开始我们还以为你真的要去夜袭北魏呢,没想到是一出计。”
如今又拿下一城,他们已经占领了北魏三分之一的国土,再往里,就越发容易了。
“大军暂且修整,北魏粮草刚刚从后方运过来,正好可以填填大家的肚子。”
“那这些降军该如何处置?”
“先押着,过几日,有改过自新的,愿意投诚的便收为己用,有打算回乡的便放走。”
北魏大军多都驻扎在此处,此次没有交战就大获全胜,实在是大快人心,可是这么多的北魏将士,就这样随随便便放走实在令人不安,不放走,他们又养不起这么多人。
只能先搁置下。
他们又成功推进一城,如今已经过了山脉,进了北魏的主要场地,十万大军剩不了多少人了,接下来攻城便十分容易了。
趁着将士们的士气足,白一池带着大家又接连攻下了几座城。
眼看着形势已经十分明朗。
而郑荆楚已经离京太久,京中许多事务都需要她处理,她也不能继续在北魏逗留了。
临行的时候,魏九思给白一池准备了几条锦囊妙计,和他商议透了接下来的攻势,这才放心的同郑荆楚回南郑。
如今北魏已春暖花开,回城的路十分遥远,回到历城的时候,他们暂且在历城歇了下来。
这些时日,郑荆楚在朝中提拔了几个她精挑细选的官员,分配到了刚刚攻下的几座城让她们治理,这些人都是她和沈越精心挑选培养过的,忠诚且清正,必定能保一方安定。
回到历城的时候,新来的将军同地方官员已经到任了,看他们把历城治理的非常好,郑荆楚便也能放心些。
一行人在历城的驿站暂住了下来。
历城如今已经划到南郑的国土,官员们也尽量的在普及南郑的风土人情,只是一时半会儿还难以改变。
他们刚刚住下来,魏行就撺掇着魏九思出去偷偷喝酒。
“先生,我听说这历城有一个百乐楼,里面的酒格外好喝,咱们去瞧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