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肆宁匆匆赶到宫门口时,正好听到宫中传出来的丧钟声。
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郑肆宁急急忙忙的往慈宁宫跑,到慈宁宫的时候,太妃们跪了一地,郑荆楚跪在床前,他们也忙跪下。
太皇太后宾天是国丧,举国戴孝三日,国丧期一年。
太皇太后历经四代,如今能够得以没伤没痛自然死亡,也算是一种造化了。
国丧之后,太皇太后几个为数不多的孙子孙女都是一蹶不振,将太皇太后葬入皇陵之后,郑荆楚在皇陵前站了许久,目光悲恸。
小敦烁被娘亲抱着,有些不解的问。
“娘亲,皇姨母为何要哭啊?”
转过头却发现娘亲也哭了。
“娘亲不哭。”
小孩子年幼尚且不懂生死之事。
国丧过后不足一月,从北魏便传来了好消息。
讨伐北魏的大军越战越勇,如今已经逼近北魏上都,魏如行成溃败之势,为了北魏的安稳,只得向郑荆楚请求归顺。
“归顺可以,改北魏诸城为南郑诸城,撤销北魏诸地大小官职,由南郑官员主管。”
郑荆楚起笔回复白一池,却也觉得不可逼迫太过,仍旧保留了北魏的一些官职。
至于魏如行同其他一些北魏皇室,通通进京封侯进爵,只不过都是一些闲职罢了,他们留在京城,成为人质,自此之后,北魏再不姓魏,而是改姓郑了。
若是不同意,便继续强攻,直到拿下上都,攻占全国。
郑荆楚着陆文修快马送到白一池处,料想过不了许多事,魏如行便要带着一家老小宗亲进入京城。
“想来这魏如行也是凄惨,刚刚从魏江鼎手中夺过皇权不到半年,如今就背上了误国之主的罪名,这项罪名留在史书上,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郑荆楚合上折子,有些感叹。
北魏本就是强弩之末,北魏老皇帝昏聩无能,早些年便一直惦记着有人觊觎他的皇位,杀害了许多真心爱国之人,便也由此得罪了魏江鼎,魏江鼎成势之后把握朝政,本来可以将北魏从悬崖边拉回来,偏偏是个只顾儿女情长的情种,被魏宁心绊住了脚步,若非如此,他一举反上,杀了老皇帝自己坐皇位,如今北魏或许还在。
都是定数。
过了十日左右,郑荆楚便收到了魏如行亲笔写下的归降书,白一池带着大军,护送着魏如行一队人马往京城的方向来了。
早朝上。
“如今北魏诸地已经全部为南郑所有,北魏剩余有三十余城无人管辖,望各位爱卿多多举荐人才,替朕管理好北魏诸城。”
“启禀皇上,臣有一策。”沈越站出来道,“既然要保留部分官职,不如划分区域,将两到三城划分为一区,一区设立一位侯爵和总兵,总辖一区政务,用以约束北魏诸城,一区可以划分人马用以镇压犯上作乱之人,继而要削减各城原北魏驻军,汇入我朝驻军,用以管辖。”
如此多的城池,若是想要一一分派官员管辖,想来是极难的,非要如此倒不如换这种方法,只要削减各地权力,主要集中在各区的文武两官身上,让他们相互制衡约束,通力合作约束底下诸城,必可得北魏诸地安稳。
“沈爱卿此言不错,眼下可试行此策,既然是沈爱卿的计策,那便全权交给沈爱卿主理,到时沈爱卿可要将名单和各城规划交给朕。”
“臣领旨。”
郑荆楚回到内宫,摊开了一张地图,原本为北魏的国土,现在成为了南郑地盘,如今瞧着地图,南郑占据了近乎十分之七的占地,成三包包围东齐。
东齐沿海,占地本就不多,国力不强,依附于南郑,如今眼看着南郑占领北魏,呈包围之势,南郑国主也有些紧张了,生怕南郑如今强盛,会转过头来吞并东齐。
南郑国主当即写密信送到京城王府交给芙清公主。
南郑虽然占据天下十分之七的面积,往西北和西南方向却多有各部族分布,郑荆楚瞧着四下分散的部族,有收各部族为南郑之下分部的念头。
可惜这些部族文化各异,又常常游牧而居,不好管理且不说,若是谈不拢,怕又是一场战争。
西北多崇山,西南多密林,的确不好攻陷。
她想要把南郑的版图扩展到地之所及海之边界的所有地方,若是之后她还在位,便要建造最坚固的船只出海,占据海外各地各岛。
有生之年,她要让南郑发展到世界之最。
“皇上,时辰不早了,该用午膳了。”
“去朝露宫吧,有几日未去了。”
“魏宫令如今正是忙的时候,北魏归顺,有些载录要重新编撰,如今他应当正在内典宫忙碌。”
内典宫同朝堂上记载史录的部门不同,外头记载的事国家历史,世事变迁,所有大事一应记载,内典宫则是记载宫中变迁,从皇上到后宫嫔妃,先帝太后等等的个人生平,来历去向,还包括一些皇室人员的增添,如今太皇太后去世不久,北魏又归顺,他的确要忙许多。
“让御膳房做些吃的,先送到内典宫吧,朕也过去瞧瞧。”
内典宫人手不多,郑荆楚去的时候,他们正对着一张长桌整理典籍,长桌上全都是书籍纸笔,魏九思坐在一边,低头写字。
“忙的如何了?”
众人瞧见郑荆楚,忙放下手中的笔行礼。
“罢了,忙碌也不在这一时,各自都先各自回府用饭沐浴更衣,如此成什么体统?”
众人纷纷退下,郑荆楚这才走到魏九思旁边。
也是怪,大家都是男子,都是几天几夜的忙着,没来得及沐浴更衣,偏他一个还是如此整洁,不像是多日忙碌的样子。
“内典宫的工作可还适应?”
“也是亏了皇上的福泽,刚过来几日,便忙碌了几日。”
他淡淡找了下,放下笔,揉了揉手腕。
“这如何怪得了朕?天意如此。”
郑荆楚在他旁边坐下来,翻了几本典籍。
之前内典宫的人自以为工作清闲,没人管辖,记载也都是马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