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此处,狄丘忽然反应了过来,连忙叫了一名衙役前去通知明野。
征兵官既然到来,那必然会调阅志远县记载人口的户帖,到时候一家一家征调过去,明野农庄的那些护卫肯定也会被征掉一大批人。
因此他必须要提前通知明野才行。
看着衙役飞奔离去的身影,狄丘再次看向了卫兵们口中所说征兵官要来的方位。
不多时,他的眼中便出现了征兵官以及那十几名全副武装的骑兵的身影。
狄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等到征兵官来到面前时,才微微拱手说道:“在下狄丘,乃志远县县令。”
中年军官上下打量了狄丘一眼后,拱手说道:“我乃志远县征兵官,鹰扬校尉胡志昌。”
狄丘转身朝县衙指了指,把胡志昌给迎进了县衙内。
“不知胡大人此次要征调多少人手?”
狄丘在两人即将迈入门槛的时候说道。
胡志昌老实回答:“这次恐怕要征发上千士卒,数千名民夫,对了,还要征调你们志远县的牛车,如果数目不够的话,还要从民间购买。”
狄丘一听这话,眉头紧锁了起来。
上千士卒就算是把县兵全都给填进去也不够啊!
更别提,这还是第一次征兵了,一旦跟北凉打起来,最起码也需要一两年才能结束吧。
如此计算下来,这次志远县很多的适龄男人恐怕都要调往前线去了。
但是狄丘也知道这件事是不容拒绝的,军令如山,而且这是圣人亲自下了圣旨的。
因此他只能问:“不知确定好征调的人手之后,该何时出发?”
胡志昌冷冷回答:“即刻出发,前线频频传来危报,容不得半点耽误。”
听了胡志昌的话,狄丘心都凉了半截。
这下不得了了,恐怕征调的人手将会大大超出狄丘的想象,前线的战况竟然焦灼到了如此地步吗?
“我早已经叫人整理好了户帖,胡大人,请观看吧。”
狄丘说着指向了县衙大堂内,那张专属于自己的长桌。
胡志昌毫不客气的坐在了平日里狄丘坐的椅子上,开始翻阅起了户帖。
看了不到一刻钟,县衙门口忽然传来了急切的脚步声。
“狄兄!”
明野略微喘着粗气,迈入了县衙大堂内。
明野是一路跑过来的,跑得有些急切了,因此即使是以他打通了任督二脉的身体体质也免不了要喘粗气。
之所以不骑马,是因为策马疾驰的话,很容易撞到大街上的行人。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事故,所以明野就一路跑了过来。
正端坐在椅子上翻看户帖的胡志昌继续低头翻阅起了户帖。
当地县令的私人关系,他可没有空去打探。
明野看向正在翻看户帖的胡志昌对身旁的狄丘问道:“此人便是征兵官吗?”
“没错,而且这次咱们志远县恐怕要征调很多人出去。”狄丘点点头,“所以我才叫你来的。”
明野心中了然,看来这件事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了。
“不知此人姓氏是?”
“此人姓胡,名叫志昌。”狄丘回答。
听了狄丘的话,明野来到了那张长桌旁,静静端详着胡志昌正在翻看的户帖。
胡志昌起初还不在意,但是明野的目光一直紧盯着他的身上,这让他十分不适。
他一个糙汉子,有什么可瞧的?
“不知这位是?”胡志昌看向站在远处的狄丘。
狄丘过来回答道:“这是我们志远县的有名的大富商,明野明老爷。”
胡志昌听闻此言,咧嘴一笑
大富商看来是有权有钱的狠角色,毕竟这年头你要是没有过硬的人脉是,根本挣不到钱。
“不知明老爷一直盯着我,所为何事啊?”
明野看了一眼四周,发现没有外人之后,悄悄在桌子上用茶水写下了征兵二字。
这件事可是圣人亲自下令,要处理的事情,因此明野不敢大声喧嚣。
毕竟他现在要干的事情,触犯刑法的事情不能让外人得知。
胡志昌一看他写出的那两个字,便明白了明野此行的目的。
恐怕是想让他在征兵这一件事上高抬贵手。
他压低了声音:“你是想让我在征兵这件事上让一些人免于征调?”
明野微微点头。
下一刻,胡志昌猛然拍案而起,一脸义正言辞。
“你讲我胡志昌当成了什么人,徇私枉法之辈吗?!”他眉头紧皱,一脸刚正不阿。
明野微微瞪大双眼,他完全没想到胡志昌会是这副表现。
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了,这大周居然还有这么清廉的官吏?
毕竟明野已经做好他狮子大开口的准备了,结果没想到人家连银两二个字都不提一下。
“胡大人真是清正廉洁之辈,是我唐突……”
明野向胡志昌拱了拱手,正准备告退,便发现胡志昌将右手伸了过来。
他的右手上放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此事今晚到客栈来商议,不便在人多眼杂之地聊起。】
!!!
明野猛然抬头,胡志昌还是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只是这时却微微点头,表明自己真实的心意。
原来这全都是装出来的,这人也太演技派了吧,居然装得如此似模似样。
“那我便先离开了。”
明野向胡志昌拱了拱手之后,又在狄丘耳旁耳语了几句,便离开了。
胡志昌看着离开的明野,偷偷从怀里面掏出了一个小册子。
上面写着——
【清和县——三万两白银。】
而在这县名之下,是记录了每家每户到底放过了多少人的信息。
这是他自己的私账,毕竟他花重金买来这征兵官的肥缺,不就是为了狠狠捞回来吗?
而如今看来回报的时候是要到了,只要再到这个县捞一笔,那么之前他花的那些钱就全都赚回来了。
说不定还能有盈余,反正平阳府这边是他负责,他狠狠捞钱就是,难不成还有人来管他?
他照样执行了军务,只是挑选了贫苦人家充军,而没有挑选富裕人家罢了。
这难道是一件错事吗?
胡志昌又将小册子塞进了怀里,反正这些穷苦人家的人,迟早是要上战场战死的。
无非是早死一会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