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志远县城的一家客栈内,其中一间房间正传来两个男人低声交谈的声音。
“一个人五十两银子,我可以保证,就算是把县令征调到前线上了,都不会有人把你的人征调到前线上。”
“这价格……”
房间内,明野沉思了片刻后,最终点了点头。
“好,一个人五十两银子,那就一个人五十两银子,我要保住的这些人都在这些户帖里面。”
明野在说话的过程中,将手上的名单递了过去。
胡志昌仅仅是扫上一眼后,便毫不犹豫的说道:“好,我会将这批名单随身携带,等第二次来征兵的时候,我也会避开这些人。”
第二次来征兵的时候,他就不会向明野要钱了,他会去专门找那些没有上门给他送钱的富人家里拿人。
这样的话,他们会乖乖交出一大堆银两。
这可不是他坏,实在是当兵太穷了,都把他给穷怕了。
而且当了校尉之后,他还得培养自己的亲兵,要不然战场上谁救他?
所以花起钱来那真是如流水一般,要不他怎么可能买这肥缺?
就是因为钱不经花,他要狠狠挣钱啊!
“至于银两我就用黄金结算吧,这样胡大人你也方便拿走。”明野对胡志昌说道。
胡志昌双眼一亮,黄金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明野居然愿意主动交黄金,那他自然是万分愿意的。
商议完之后,明野便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便有人将其中一部分黄金送了过来,之所以不将所有的黄金送过来,纯粹是怕胡昌荣拿不走。
毕竟那黄金那么重,胡长荣确认了黄金的成色之后,就告诉了明野,等他之后会专门派人叫一艘船过来领走黄金。
之后,胡昌荣便开始了大肆的征兵,每家每户被征调的人无不嚎啕大哭。
就连往日跟山贼们作战都毫不害怕的县兵们也是如此表现。
校场上,往日威风凛凛的县兵们垂头丧气的聚集在了一起。
就连狄丘让人给他们倒的酒,他们都喝不下。
尤其是那些让狄丘点中名字,要前往前线的县兵,那更是失态到嚎啕大哭。
有些人大喊家中还有老母妻子需要赡养,不能战死在战场上。
可惜的是就是要征调这么多的人数,让他们回去,该找谁来顶替?
因此往日对待县兵们非常和善的狄丘,这时也不得不当起了铁面的阎王。
他心中也难受,这群县兵可都是他亲手练出来的,不知杀过多少山贼。
而现在,他却要一个一个念名字把他们送上堪称必死的战场。
哭成一团的人群中,只有一人手持武器站在原地,挺直着腰杆。
明野来到他身边好奇问道:“众人皆哭,你为何不哭?”
这名县兵目不斜视:“我大哥二哥三哥都已经在战场上战死,我父母因为悲伤过度而离世,我又未曾娶亲,因此在这世上已无牵挂。”
“此次面对北虏,我已决定与他们死战,既然如此,何必要哭泣?”
壮士!
听了这人的话,明野脑海中浮现的便是这个念头。
此人已经抱有必死之志,这样的人如若不死,日后必定能够建立起不小功业。
明野立刻询问了他的名字:“不知阁下姓名?”
“叫我王季便是。”县兵回答。
明野询问了他的姓名之后,特意将自己从沈江那里购置的一匹战马送给了王季。
除此之外,还赠送了他一柄优质长刀和一杆优质长枪,以及一套厚实的崭新甲胄。
王季本来还想推脱,但是明野说他是要上前线杀北虏的勇士,这样的装备对他来说恰好合适。
至于赠送的理由,那便是王季面对生死危机仍然不哭泣,实在是让他敬佩!
王季见推脱不过,便将装备欣然收下了。
明野之后没有再观察县兵们的情况,而是再次前往了建造要塞的工地,观察情况。
“继续搅和水泥,那个谁你提桶的速度快一些!”
身为秀才的赵庸此时却正大声指挥着工地内所有的工人们干活。
明野来到赵庸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阿庸,你觉得这要塞多久能够完工?”
听到明野的询问,赵庸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恐怕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毕竟老爷你所需要建造的要塞实在是过于庞大了。”
“而且咱们目前调动的人手已经到达极限了消耗的青砖数量,也已经到达了极限,要是再快一些的话,那买了的青砖就会消耗光,导致咱们不得不停工等砖运来。”
明野知道目前的建造速度已经到达极限了,除非……
加钱加人!
但是都到了打仗的时候了,加钱加人又如何?
明野对赵庸说道:“我会从附近各府继续花大价钱雇佣人手,至于青砖,我也会从各府购买,你叫你的人专心建造就是。”
“对此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个半月内把城墙给我修筑好,房屋慢慢修建都可以,是城墙必须给我修建好!”
“还有就是,一定要按照乌达鲁给出的设施图纸去建造,但是你要自己关注地势,看看哪里适合建造这些设施。”
明野再次把之前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因为要塞实在是太重要了,别说是反复叮嘱了他甚至自己亲身参与建设过,而且还查看材料的坚固耐用性。
除此之外,他还观察了诸如地基和各种各样的建造事宜。
要不是家里面有老婆们帮他制作肥皂,他恐怕下个月要贩卖的肥皂都拿不出来。
但是明野现在已经挣了很多钱了,就算肥皂的收益少上一些也无所谓。
虽然建造要塞花费的银两堪称海量,但明野还撑得住,他囤积的黄金足够他建造完三座要塞了,甚至还绰绰有余。
“我明白了,老爷。”赵庸恭敬回答。
明野观察了一下他的脸色后说道:“阿庸,你也不要太过操劳了,有些事情可以交给手下人来办。”
他之所以说出这话,是因为他在赵庸的眼眶附近看见了这个时代的人,罕见的黑眼圈。
这意味着赵庸实在是累到一定地步了,要不然绝不可能出现黑眼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