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坦诚相交
刀笔梨2025-09-26 09:402,935

  “秀骨丰神,俊朗雅逸。”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叶警官,您这一手飞白体,是哪位名家大拿教授给您的呀?”

  “呵呵……这手飞白体是何人传授给我的,倒是不急着揭开答案,不过,我该是叫您【常明】呢?还是叫您查理,或者是查//良//庸呢,又或者是宜官先生?”

  “呃呃呃……您……您知道我的身份?”

  位于中环的广式茶楼里,陛升茶楼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翘楚,只因这里大多数是文人墨客、高官达贵时常来饮茶洽谈的首选之地,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恰好叶邦华今天也不用当班,便是接受了那位自称【常明】、来自《大公报》的记者的邀请,来到陛升茶楼二楼选了雅间。

  刚一坐下,就被“常明”请求在白纸上用派克钢笔写下“秀骨丰神,俊朗雅逸”这八个大字,下意识地,叶邦华用了前世曾坚持习练了多年的飞白体,不成想,这个“常明”一眼就看出了这一门书法的跟脚,顿时让叶邦华有些错愕,随后,他仔细看了看这位自称“常明”的男子,隐约间似乎在哪里见过,可怎么也想不起来,直至他看着“常明”的眉眼,内心里的熟悉感愈发强烈,又想起之前“常明”说是来自《大公报》的记者,一个猜测浮上心头。

  被叶邦华一语道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原本还在欣赏那一副字的“常明”大惊失色,旋即又是疑窦丛生,在过往的人生记忆里,他一定没有跟叶邦华见过面、说过话,那么,叶邦华又是怎么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的呢?

  “叶警官,十分抱歉,我不是有意隐瞒身份。”叶邦华如何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暂且压下不谈,尚未采用笔名“金//庸”的查宜官倒是板板正正地向叶邦华赔礼道歉。

  “查先生,您不必如此!”

  跨步上前,叶邦华一手扶住了想要躬身致歉的查宜官,后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叶邦华那双手臂充斥着一股浑厚扎实的力量感,心下一惊,对叶邦华的好奇也就更加浓郁了。

  “查先生,您年长一些,怎么能向我行礼?”

  “即便是误会,说开了,也就罢了。”

  查宜官的粤语技能尚未觉醒,此时仍旧是端着字正腔圆的国语,为此,叶邦华也换回了带有一些古代雅音腔调的国语口音,一开口,却又是让查宜官惊叹三连,查宜官本以为叶邦华应当是本地华人土著,可是…..从谈吐气质方面看,叶邦华的表现过于出众,宛如鹤立鸡群、熠熠夺目,这才吸引了查宜官的注意。今日,他本来是应了主编的请托才到湾仔警署大门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走个热闹,打算收集一些素材就打道回府向主编交差。

  阴差阳错之下,却是让他碰上了叶邦华这位代表湾仔警署全体职员上台接受嘉奖的华人军装警员,内心顿觉惊奇,也就主动上前攀谈了两局;本以为叶邦华不会接受自己的邀请,可叶邦华又是出乎意料地接受了,而且还主动到此地来寻了一处雅间,然后又是识破他的真实身份,就连他曾经用过的笔名也说了出来,这不禁让他对叶邦华的好奇升到了顶端。

  略一碰触,他就强烈感觉到叶邦华绝非那等柔弱之流,孔武有力的臂膀十分粗实,炯炯有神的眼睛也是那般璀璨,仿佛蕴含着万千星辰,这等风貌糅合在一个世家子弟身上,或许查宜官并未惊诧,可偏偏是出现在“家世普通”的叶邦华身上,无比矛盾却又天然自如。

  “叶先生,您……您是不是从上边逃难下来的?”

  这话问得十分冒昧,如果是寻常人,或许早就拂袖而去了,可叶邦华也并非俗人,对言语当中的些许冒犯并不在意,或许这也存有了查宜官的一些试探,他叶某人洞若观火。

  微微一笑,叶邦华抿着嘴唇,似有难言之隐,见此,查宜官才后知后觉地为自己刚才的冒昧一问感到懊悔,他也是见惯了残酷世面的“油花子”,试探的意味不要过于明显了……

  交浅言深……交浅言深了啊!!!

  “我……”查宜官抬头,脸上满是羞愧,正想开口道歉,谁料叶邦华“沉寂”许久,又是说道,“本是天涯漂泊人,查先生,你我在此相遇便是缘分,些许往事,您如果不嫌弃我啰嗦,就耽误您一些时间,来讲上一讲,当是了结了一桩愁绪吧……”

  “啊?!”

  “叶先生,我……我绝无窥探您内心私隐的想法!”

  查宜官目瞪口呆,又是被叶邦华的“决断”吓了一大跳,明明他才是年长之人,却总是被叶邦华这个年幼者牵着鼻子走,这实在是匪夷所思,才一惊觉,耳边又传来话音,

  “查先生,不瞒您说,其实我兄弟二人原先家境也算优渥,然而,连年兵祸迫害,致使我家道中落,本想逃到香江寻求亲戚接济一二,天不遂人愿,从省城南下香江途中,又是遭遇海盗洗劫,整条船一百二十一口人,唯有我与我兄弟二人藏在地窖木桶里才活得一命,其余之人皆是被海盗屠戮,就连我血亲家人也是难逃毒手……”

  “历经九死一生来到香江,忽闻亲戚早已远走南洋避难,身无分文,我兄弟二人唯有乞讨求生,幸得一户善心人家收留,在私塾勉强读了几年,为求自力更生,听从长辈指点,到公门寻了一份差事,总算是有了落脚之地,一日三餐无忧。”

  说着,他这条昂藏大汉也是忍不住泪湿襟袖,那等浓烈到极致的哀伤却是让查宜官似乎也曾感同身受,尚未离京南下香江之前,他本身也是在家乡海宁静待时机,谁料年初到京城外交部求取一官半职不成,唯有南下与叔伯等人汇合,踌躇满志之下,也只得暂时接受叔伯建议,留在香江入了《大公报》当了一名时政记者,每月也有150港元工资,无论是补贴家用亦或者宴请亲朋,这点微薄薪水自是不够,好在仍在家乡的老父亲时常汇款过来,这才不至于让他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勉强维持尚在内地时的“正常的生活水准”。

  一听到叶邦华提及亡故父母,查宜官想着出言宽慰一二,然而,他转念一想也是思虑到仍在家乡的老父亲,近期来心思不宁,他已经想着把老父亲从家乡接到香江定居,虽说在香江比不上在家乡的从容自在,但京城求职不成一事,已是让他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抱歉……让查先生见笑了!”

  抹去了眼角缓缓流淌的泪水,叶邦华又恢复了先前那般从容自信的模样,仿佛刚才一刹那的哀伤也不过是生活里的调味料,浅尝一口,便是放下,这等举重若轻的心态,让查宜官也是微微敬佩,原以为是粗莽丘八,稍有接触,才看到藏在外皮下的真性情。

  “叶先生,一开始,终究是我故意隐瞒身份了,这杯茶,算是我向您赔罪的!”

  “哎……查先生,说好了的,过往不究,这杯茶,应当是敬你我结识的缘分!”

  “我不如叶先生阔达,也罢,那我查某人斗胆请叶先生喝茶了!”

  “请!”

  杯中的红茶一饮而尽,叶邦华、查宜官相视一笑,仿佛命运注定的知己终究要在某一日相逢,萦绕在二人心中的,是那等不为世俗繁琐所沾染的诚挚情义,旋即,叶邦华隐约记得明年查宜官那位留守在家乡海宁的老父亲似乎就要被“审判杀头”,电光火石之间,问道:

  “查……查先生,请恕我直言,您也是孑然一身来到香江吗?”

  “不……”

  提及家人,查宜官也难免情绪低落,尤其是前些年跟妻子杜冶芬离婚后对他的生活、对他的事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那是他第一次亲身品尝到何为“背叛”、何为“爱情的痛楚”。

  但是,在香江定居任职《大公报》以来,他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了,总归是没有当年蚀骨灼心的痛苦,恨前妻嘛……应该是恨的吧,但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在。

  因此,他现在更加担心的是留在家乡海宁的老父亲查树卿,虽有前妻杜冶芬一家以及查氏族人代为照料,但是,他才是亲儿子,总不能让外人一直在老父亲膝下代替自己尽孝吧?

  “唉……叶先生,生逢乱世,你我皆是身不由己,若有可能,我期盼将父亲接来照顾。”

  语气里满是苦闷之意,查宜官将壶里的红茶一杯接一杯喝完,又唤来侍应生,换上一壶新茶,仿佛要将满腔愤懑倾泻到这茶水当中,叶邦华眉头紧蹙,心里已在思索某些事情。

继续阅读:第32章 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港岛风云:从五十年代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