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特殊的客人
刀笔梨2025-09-26 09:403,170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走出来的濠江,基础服务彻底崩溃,养活极大膨胀了的人口负担沉重。而且,处在政治上不确定的境况当中,它再一次不得不依靠自己收拾残局,并寻找创造性的办法,以解决提高公共收入的难题。像1950年之前的香江一样,濠江的经济也是建立在华夏与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转口贸易的基础上。但是在香江,港英当局在诸如教育、基础设施、住宅、银行和促进出口等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干预性则远远大得多。相比之下,在濠江,最初的工业化阶段——至少是直到1970年代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企业家在一个放任主义的环境里所作出的个人努力的基础之上。

  毋庸置疑,战争结束时压倒一切的难题是:确保食品——尤其是大米的供应。在战后早期的那些年里,大米及其供应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1946年8月,濠江当局不得不抗议英帝国禁止所有在香江卸船、准备转运濠江的商品出口,其中也包括食品。葡萄牙人觉得,这一政策是不可理解的,尤其是考虑到在战争期间濠江对来自英帝国殖民地的难民那样慷慨大方。在这样的形势下,濠江更紧密地依赖粤省,指望它能够向自己供应大米。因此,1948年1月,粤省行政一把手宋梓文与葡萄牙当局达成了协议,向濠江供应它所需要的大米。作为交换,葡萄牙人保证打击走私,并禁止大米的再出口。然而,到1949年,濠江担心,中供在西江地区的不正规活动会夺取生产地区。不像香江——它已经有了由緬甸供应的国际大米配额——濠江没有大米供应的这种国际保证。

  战后的早期阶段,澳门还成了一个主要的黄金转运中心,使得这宗生意成了经济的主要支撑。这宗生意部分是合法的,部分是非法的。无论如何,葡萄牙并不是1946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约方。该协定禁止出口黄金供私人使用。澳门的黄金走私被“五福堂”所垄断和操纵,接下来是赌博垄断集团泰兴公司的一家分号。安排这一垄断的关键中间人,是一位土生葡人名流、资本家罗保。

  1947年,许可进口到濠江的黄金,总量是10万盎司,白金是5万盎司。1948年的上半年,这个数字有望翻倍。1948年初,帼党政府的中央银行向濠江总督抱怨,内地出口到濠江的黄金有重大渗漏。正如时任濠江总督柯维纳(1947~1951年在任)所答复的那样,尽管濠江试图最终停止黄金进口,但考虑到濠江所面临的预算困难,以及政府对来自这些黄金转口贸易的许可费、手续费等收费的依赖,它将要花一定的时间,寻找另外的收入来源。1949年至1966年之间,输入到濠江的黄金数量增长到了一年1600万-2000万盎司之间。黄金到濠江之后,便被熔化成金条,然后再出口。

  尽管没有保留黄金再出口的统计数据,但很显然,南亚次大陆就是主要的目的地。事实上,尽管黄金贸易在香江依然是非法的,但濠江并没有特殊的动机去压制黄金生意。只是到了1974年,随着黄金交易在香江的合法化,黄金走私才走向终结。

  …………………………………………

  被何忝、何善蘅介绍过来的“特殊客人”,扣响了叶邦华在【通运物流】董事长办公室的大门,抬头望去,叶邦华发现来人穿着一身黑色长褂,头戴一顶民国时期常见的条绒礼帽,宽厚饱满的脸庞挂着一模笑容,其人手上还拿着一盒标记着“羊城酒家”的点心。

  “您是?”

  “叶先生,贸然来访,真是抱歉了,忘了自我介绍,我叫益民!”

  “益民?您是来自哪里呢?听您的口音,似乎带有一些暹罗的腔调!”

  “叶先生慧眼,家父原先是奔赴暹罗谋生的华侨,如今回国了,正在南光行做事。”

  “嗯?!”叶邦华瞳孔地震,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南光行的人来拜访自己,事先何善蘅、何忝等人也没有告诉他,难道是担心他不会接见具有特殊身份的南光行之人?

  一直在观察着叶邦华的益民微微一笑,仿佛对于叶邦华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不感到意外,但是,他也觉着叶邦华过分年轻了,竟是能拥有一支外界几乎闻所未闻的超级船队。

  一想到这里,益民心中就多了一抹火热与急切,实在是因为美利坚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大陆以及北韩国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封锁,战场上急需的药品、粮食、棉衣等物资的输入渠道更是遭到空前打击,目前只能通过濠江与香江这两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转运物资到战场。

  在前世,叶邦华就听闻了许多传言,例如霍官泰、何洪燊等日后声名鹊起的华人大亨,基本上都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攫取了庞大的利益,从而为今后崛起奠定了基础。

  等等……这么说的话,其实霍官泰、何洪燊的气运在何善蘅、何忝等恒生银号的合伙人介绍“青年才俊”以及“特殊客人”之前就悄然转移到自己身上了?难怪系统给出的任务期限是7天,原来伏笔是这里啊……也是!想要截取两位顶级华人大亨的气运,没有固定标准!

  联想到这位自称“益民”的特殊客人是来自濠江的南光行——这就是华南财委团结港澳两地走私商的大本营之一,所有经由港澳两地运输至内地的物资皆由该公司中转。

  “咳咳……益民先生,您是什么人,我一清二楚,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就不要说了,我们在商言商,您需要的药品、粮食、棉衣、钢管、橡胶等急缺大宗物品,我这里都有。”

  “但是……我只接受黄金交易,如果您拿不定主意,请回去跟您父亲他们商量吧!”

  说罢,叶邦华不再理会脸色接连变化的益民,见状,益民似乎想到了什么……其实叶邦华早就猜到了他的真实来历,之所以不拆穿,不过是为了几分情面,听说叶邦华是香江地区难得一见的华人神探,已经陆续破获了好几桩大案,其中不乏牵涉到帼党特務的爆炸案。

  而且,叶邦华一开口就点出了目前战场上急缺的物资,想来通过麾下那一支“超级船队”的客户已是了解到当前省港澳境内的走私活动的详情,为此,他默默起身,这确实已经有些超出他今日来此的任务内容……南光行没有太多黄金储备,但这是叶邦华给予的唯一机会。

  当益民带着这样的消息回到濠江、回到南光行,时任南光行总经理的柯平、正在南光行港澳两地奔跑筹集急缺物资的益民之父益美厚、邓志兆等侨领纷纷沉默,他们似乎低估了这个叫作【叶邦华】的年轻人的眼界跟见识,也低估了叶邦华麾下船队的情报采集能力。

  围坐在南光行总经理的办公室内,坐在上首的是柯平,此时的他尚未日后那般衰老,也没有完全发福走形,仍旧是一副精神矍铄的势头,但面对叶邦华给出的“难题”,就连他这位常年在情报线上工作的坚定战士也不免感到发愁……叶邦华连他们需要什么物资都一清二楚,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南光行最缺的就是经营资金,尤其是当前走私猖獗的黄金!

  “益先生,您觉得这位叶先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绕着弯来拒绝我们的请求?”

  抬头望去,柯平的视线落在了坐在益民身旁的益美厚身上,似乎察觉到柯平投来的目光,瘦骨嶙峋、长相跟益民极为相似的益美厚思索了一会儿,这才默然叹气,说道:

  “恐怕……这位叶先生提出【黄金交易】的目的不是在拒绝我们,而是在暗示我们赶快准备好接应物资的准备。柯经理,这位叶先生肯定是清楚南光公司没有多余的黄金储备,但他又提出【黄金交易】,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可以通过恒生银号的关系来转运物资。”

  “这……”柯平听完这一番分析,微微皱眉,旋即又很快松开,恍然大悟地说道:

  “这位叶先生不愿意让自己跟【通运物流】惹上‘通敌’的罪名,故意绕了弯子!”

  “应当如此!”益美厚点了点头,肯定了这种猜测,但是,他也不无担忧地提醒道:

  “柯经理,这位叶先生终究是跟我们第一次接触,不可能完全信任我们,所以他才想要通过恒生银号来交接物资,这么看来,我们跟恒生银号的某些关系,在他那里藏不了的。”

  “咳咳……各位,其实我前不久才听到一个消息……”看到在场人都被自己的话吸引过来,原先坐在益美厚父子对面的另外一位侨领邓志兆面带尴尬,继续说道:

  “我听一些朋友说,这位叶先生已经是恒生银号的股东了,而且,他跟海宁查家似乎也存在十分亲密的关系,目前查树卿、查宜官父子等人就居住在【雷生春】的隔壁。”

  “什么?这……这……邓先生,您……您为什么不早说呢?”无论是柯平还是益美厚听到这两个事先没掌握的消息,顿时无奈,只因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话,他们就直接跟叶邦华接触起来了……等等,作为中间人的何善蘅、何忝等人为什么也没提前说明?难道是考验?

继续阅读:第63章 官泰,你去跑船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港岛风云:从五十年代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