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高标准、高要求
刀笔梨2025-09-26 09:403,209

  “丢你老味!初仔,小心点,别冲太快!!!”

  “嘭嘭嘭!靠!我就知道,这帮混蛋藏了不少硬货,伙计们,顶住啊!”

  “阿森!冲锋队那边什么时候到啊?华哥不是说十五分钟之内一定到吗?”

  “我怎么知道?!啊!!!!老刘,你找好抵挡的地方吧,别在那里浪费口水了!”

  不是每一场行动都能得到完美的开头与结局,就像今晚突袭湾仔区内各家粉档的行动,叶邦华只是在巡逻车里坐镇指挥,而他的弟弟叶邦耀、同事安森、刘章等人则是拿着点三八在最前线跟——等到警方的包围圈形成后才反应过来的(白)粉捞家——拼命厮杀,双方都拿出了这辈子所有的力气,为了避免走脱任何一家粉档,叶邦华特意向伍德·鲁滨逊警司申请调用威海卫冲锋队在最外围负责清剿从核心交火区侥幸逃脱的捞家……比较遗憾的是,那些真正的话事人不可能被叶邦华轻易抓到,就像大小马逃到台岛几十年都平安无事,直至兄弟二人接连病逝,居然还恬不知耻地留下遗言说想要回到香江安葬他们的尸骨。

  “扑呐母!兄弟们,这帮死差佬三天两头就来扫我们,左右不过是一死,跟他们拼了!”

  “对啊!兄弟们,大家都是苦命人,本来就是这个世道压着喘不过气,现在这些死差佬又来断了我们的财路,这跟杀了我们有什么区别?死之前也要拉几个死差佬垫背!!!”

  “跟死差佬拼了!!!兄弟们,跟我冲啊!!!”

  这个年头,敢抛出身子来卖粉的古惑仔,十个里面有九个半都是薄情寡义的亡命徒,为此,叶邦华特意向伍德·鲁滨逊警司申请将枪房里的所有枪械都拿了出来保养,然后全部投到今晚的临时行动当中,诸如双管大口径猎枪、小米加步枪、改制过的M1加兰德步枪等,大多数都是驻港英//军当年从战败而退的䒤本殖民者那里搜刮来的“老古董”——将这些“老古董”全部销毁不太现实,为此,唯有派发给各区警署填充枪房,以备不时之需。

  据叶邦华所知,现任警务处长麦士陶正在向港督申请一笔经费,一来是为港警部门更换警员的警服、配枪等随身装备,二来是要加强警队内部的通讯网络建设,三来是……总之各个地方都要钱,警队如果不增强实力,又怎么很好地维护香江的治安秩序呢?

  为此,港督葛量鸿爵士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让财政司给划拨50万港元的经费用于警队建设——50万港元,在当下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可见港督葛量鸿爵士显然也对自己任期内的香江治安不抱太大的期望,终究是要靠军队起到“压舱石”的决定性作用。

  一般情况下,香江的社会治安率先是依靠警队来维持,除非是大暴动级别的骚乱,否则,驻港英//军都会待在军营里不得随意出动,像今晚这样的“小规模战斗”根本不需要出动驻港英//军这张“终极王牌”,就连伍德·鲁滨逊这位警司也是一直坐在巡逻车里跟叶邦华“吹水”,全程没有参与越级指挥一线警官的工作,任由那些一线警官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

  除了叶邦华这个“异类”之外,今晚参与行动的督查级主官都是英籍、副官才是华籍,天后庙是今晚行动的“主战场”——甚至称得上是唯一的战场,按照叶邦华的事先部署,天后庙的“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出入口都要驻扎一支人数在20名荷枪实弹的警员、1名英籍督察、2名华籍见习督察,而威海卫冲锋队则是在最外围游走逮捕企图逃走的犯罪分子。

  为了尽可能不影响行动,叶邦华在行动前15分钟就请动伍德·鲁滨逊警司向副警务处长麦士维向大东电报局香江分公司与香江电话公司发出临时管制通知,即以天后庙为中心的方圆3里之内的街道的电报电话线路在行动开始前5分钟就暂时切断,共计45分钟,在叶邦华右腕上戴着一只花了45000港元在伦敦买回来的劳力士日志型腕表,当时针指向“12”的那一秒开始,这场行动就已经算是落下帷幕了,天后庙附近3里内的街道全部复电。

  那么,今晚参加行动的警员是用什么来分辨敌我呢?

  一个十分简单有用的工具,即手电筒——强光手电筒一打开,普通的古惑仔也好、特别能打的双花红棍也罢,肯定会被手电筒照射出来的强光晃到眼睛,然后……就倒下了。

  今晚的行动规模虽然一般,但是,叶邦华事先仍旧做足了准备,只因他还是摸不准盘踞在天后庙及其附近街道的捞家到底藏着多少“硬货”,所以一开始的进攻烈度不算很高,待到安森、刘章以及他的弟弟叶邦耀率先打开局面后,他才将全部“筹码”压到牌桌上。

  效果十分明显——经过今晚的突袭行动,天后庙附近的粉档被一扫而空,仓惶逃窜出去的都是一些“小鱼小虾”,影响不了大局的,当晚11点52分,叶邦华准时下令收拾残局,次日1点05分准时收队,而伍德·鲁滨逊警司则是在不远处接受《成报》、《南华早报》等报纸记者的采访,反正这种事情交给他这位“口才出彩”的洋人上司一定不会出现差池。

  值得一提的是,查宜官居然代表香江《大公报》来对今晚警方的突然行动进行现场采访,而他第一个找上的人自然是伍德·鲁滨逊这位现场警衔最高的指挥官,其次就是挚友叶邦华……虽然不太愿意接受报纸采访,但是,叶邦华作为今晚突袭行动的主要指挥官兼策划员,面对挚友的访问也不得不说了几句,不过都是一些谦让功劳的场面话,这让查宜官多少有些不满,他总觉得挚友沾染一些不好的习惯——随处可见的官僚主义,让查宜官十分厌恶。

  “呃呃呃……宜官兄,你总不能让我把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吧?”

  “邦华,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让你说一些现场的真实情况,这总可以吧?”

  “这倒是没问题……不过,你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别把我坑了!”

  “我又不是第一天当记者,再说了,在这些事情上面,我怎么可能作假?”

  得了查宜官的保证,叶邦华这才吐露出现场的部分真实情况,主要是行动的规模、参加行动的警员配置、整体的行动部署等,然后,他十分自傲地对着香江《大公报》的相机镜头,说出了一句让警队同僚为之骄傲自豪的“正义宣言”:

  “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罪恶,我们港警始终会站在正义的一方来捍卫市民安全!”

  嗯……查宜官当时的脸色就十分怪异,但他还是把这句话写进了次日早上发表的文章里,也没有对叶邦华过分吹捧,更没有贬低叶邦华在这次突袭行动的表现,遵循一个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然而,查宜官也没想到,不仅是他在香江《大公报》上面着重描绘了叶邦华在这次突袭行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连《成报》、《星岛日报》、《南华早报》等中英文报刊也在大肆渲染叶邦华与叶邦耀兄弟二人的“突出表现”,如果不是那晚叶邦华“躲在”巡逻车里跟上司伍德·鲁滨逊警司喝茶聊天,恐怕早就被拍到叶邦华“指手画脚”的风姿。

  “这……这吹得也太夸张了吧?当代狄仁杰啊?还是当代包青天啊?”

  “大哥,你这不算什么,像《东方快报》、《亚洲评论》之类的小报纸,居然把我比作给汉高祖冲锋陷阵的樊哙、曹操的侍卫典韦,摆明了是在说我有勇无谋嘛!”

  “哈哈哈哈……看来我们兄弟这一次,算是彻底出名了!”

  “这种名声,我宁愿不要,还不如请我去大酒楼食九大簋!”

  清晨,叶邦华、叶邦耀兄弟二人难得休假,正准备吃过早餐后就领着家人到正在翻新改造的西贡市——不对,现在应该称为【西贡综合服务区】,只因按照叶邦华的规划设想,原先的西贡市不过是生活在西贡附近的村民们自发形成的“村级集市”,连现代的农贸市场都够不上,更别提是沃尔玛、西尔斯这类现代连锁大型综合商场。

  在原先西贡市靠近西贡海的、大约距离西贡海350米的岸边建造两排分区仓房(分为甲、乙,每排各5个仓房),预估储蓄容量为2.5万吨,其中甲号仓房用于存放大宗货物,乙号仓房用于存放单体重量不超过500千克的货物,包括村民们寄送的家畜、鱼干、海鲜等食用品,不过,目前这两排仓房的建造进度只达到了90%,还剩下10%这一部分内容是由于叶邦华对仓房内部的分区管理比较苛刻,只因叶邦华是参考前世多家物流巨头的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了本地化设计,但核心内容仍旧是三大板块,即“入库管理”、“在库管理”与“出库管理”,串联这三大板块的,正是每一件货物的“身份证”——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种类、货物标码、货物重量等基本属性,叶邦华要求每件货物从入库到出库都用自己的“身份证”。

  之所以这么严格要求,是因为叶邦华要让客户逐渐对【通运物流】明确一个清晰的形象概念,即【通运物流】的仓储管理“完美”到能追踪这件货物的来龙去脉。

继续阅读:第46章 小时通、运费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港岛风云:从五十年代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