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的审讯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
大汉和他的同伴在堂下低头,脸色苍白。
他们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有受到任何刑罚,就已经忍不住将所有事情都招了出来。
“是刘勇,他给了我们十两银子,让我们在温鼎楼闹事。”
大汉的声音中透露出无奈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无法逃脱的阴谋。
刘勇,这个名字在审讯室中回荡。
他是幕后主使,是这一切的策划者。
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温鼎楼陷入困境,让李瑾年名声扫地。
他利用了两个出名的混混,让他们用白果闹事,然后静观其变,等待事态的恶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李瑾年的聪明才智和果断决策,让刘勇的计划在瞬间化为泡影。
不仅没有给温鼎楼带来任何损失,反而还让刘勇自己陷入了困境。
当刘勇被传唤到衙门的时候,他的脸色难看不已。
他原本还在等着两人事成的消息传回来,结果没有想到,不仅没有等到事成的消息,还把自己也赔进来了。
他瞪大眼睛,看着堂下的大汉和他的同伴,仿佛在说,“你们这两个蠢货,怎么会这么快就招了!”
而大汉和他的同伴则是低垂着头,不敢看刘勇的眼睛。
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被利用了,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
他们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一时的贪心,而卷入了这场风波。
刘勇显然也非等闲之辈,他反应迅速,见势不妙便连忙朝着县令跪下,一脸委屈地高喊冤枉。
他的演技娴熟,一边抹着并不存在的眼泪,一边开始了他的辩解。
“县令大人明鉴,小人怎敢对李瑾年动手,他可是我们镖局未来的姑爷。”
刘勇的声音中充满了诚恳和敬畏,仿佛他真的是被冤枉的。
县令听到这话,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李瑾年?
叶家镖局未来的姑爷?
他不是有夫人了吗?
而且,夫妻俩感情很好。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县令的心中炸开。
他对李瑾年和崔莺莺印象深刻,一来是因为李瑾年这些日子打了三次官司。
另一个方面,则是那是崔莺莺的行事作风,让县令格外欣赏。
他现在还记得,这李瑾年和崔莺莺感情甚笃,怎么会要娶叶家小姐呢?
刘勇暗自抬头,看到县令脸色变了,心里一阵得意。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瑾年不是宣扬自己和妻子感情好吗?
他就是要让世人知道,李瑾年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什么感情好?
不过是他用来骗人的手段罢了。
实际上,李瑾年不仅仅不专情,还想要娶有钱人家的女子。
县令看着堂下的刘勇,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是他知道,他需要查清楚。
县令的眼神锐利如刀,他深知在官场上,比起个人的感情纠葛,更重要的是眼前的事实和真相。
他紧紧盯着刘勇,手中的惊堂木重重一拍,发出沉闷的声响,让整个大堂都陷入了一种肃杀的气氛。
“刘勇,你口口声声说李瑾年是叶家镖局未来的女婿,但这并不能证明你不会对他下黑手。”
县令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拷问刘勇的灵魂。
刘勇被县令的质问震得心神不宁,他原本就心虚,此时更是有些慌乱。
他知道,自己这次真的可能会栽了。
但是,他心中依然坚定着要让李瑾年名声扫地的决心。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全力以赴。
他朝着县令重重磕了一个头,决定赌一把。
他开始编造更多的谎言,希望能够让县令相信他的说辞。
“县令明鉴,李瑾年身手了得,我们镖局里没有人不认这个姑爷的。而且,叶总镖头也很欣赏他。所以,就算是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对他下手啊!”
刘勇的声音中充满了诚恳和敬畏,仿佛他真的对李瑾年充满敬意。
然而,他的话在县令那里并没有任何可信度。作为上位者,同时也是别人手底下的人,县令很清楚底下那些人的阳奉阴违。
他知道,刘勇这样的话,只不过是为了逃避罪行而已。
他冷冷地看着刘勇,心中已经有了定夺。
县令深知查案之事不能草率从事,必须细细推敲,以事实为依据。
于是,他手中的惊堂木再次响起,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堂之中,仿佛在告诉众人,他即将展开深/入的调查。
“传叶家镖局的人来回话!”
县令的声音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查清此案。
刘勇对李瑾年的态度,当事人说不清楚,但是旁观者一定看得清楚。
听到这话,刘勇心中大骇。
他明白,自己已经无法改变县令的主意,也无法逃脱即将面临的惩罚。
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县令并没有给刘勇任何眼神,他继续发号施令,让人去传李瑾年、叶温柔以及李瑾年的夫人崔莺莺前来。
他相信,只要这三人到场,一定能够揭开这个谜团的真相。
在等待的过程中,县令开始思考这个案件背后的隐情。
他清楚地记得李瑾年和崔莺莺夫妻情深,而且崔莺莺的脾气也十分温和。
如果李瑾年真的想要娶叶温柔,那么这其中必定另有隐情。
县令对崔莺莺的欣赏和赞叹,早在那天她毫不犹豫地出钱从柳春手中买下柳雨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他清楚地记得,崔莺莺的眼眸中没有丝毫犹豫和吝啬,只有坚决和决心。
那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善良,让县令深深地感叹,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女子。
而当时,当柳雨兰看向李瑾年的时候,满眼都是深深的情意,似乎全世界只有他一人。
那么明显的爱慕,但是崔莺莺却仿佛并未看见,她的眼神平静而坦然,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这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让县令再次对崔莺莺赞叹不已。
他清楚地知道,崔莺莺为了救人,甚至愿意将柳雨兰留在身边。
这种大度和包容,是他生平仅见。他看着崔莺莺,心中充满了敬意和赞叹。
当时县令看着他们夫妻情深的样子,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像崔莺莺这样的女子实在是太少了。
而李瑾年能够遇到她并且与她结为夫妻,真的是他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