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倒也是,诸位皇子之中也就二皇子温玉成能跟他比一比,别的都不足为惧,只要秋启山不倒向张家,他还怕什么呢,站队、靠拢、支持不过是早晚之事,太子道:“母后英明,儿子这就去跟张先生说,让他将此事办妥。听闻最近温玉成跟谢家大小姐走的很近,还有周侯府的周大小姐,母后以为他会娶谁为正妃呢?”
谢家大小姐谢雨菲喜欢二皇子温玉成并不是什么惊天大秘密,明眼人都瞧的出来,宫里很多人也都知道,她跟三公主温扶摇也一向走的近。周家则不同,周小姐在皇太后寿宴上一舞动京城,之前并不出名。
说起谢家想到王家,同样是百年世家大族,一个渐渐凋零,一个日渐壮大,且还是不显山露水的那种,皇后道:“贵妃眼高,一心比着太子妃的家世找,谢大小姐的出身倒也配的,可谢家终究是不行了。日暮西山,娶来无用,谢雨菲也并不是什么聪明人,贵妃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倒是周姑娘,素日里看着不怎么样,舞跳的是真好,鼓也打的好,连你父皇都夸赞呢。”
凤阳花鼓,多少年没见过了,听说由人皮打造,且还是少女的人皮,整块剥下,制成鼓。
太子点头,端起茶盏喝了两口茶,复又放下道:“母后所言甚是,温玉成一向精明,贵妃又是个势利的主儿,绝不可能娶谢雨菲为正妃,如此说来就是周姑娘了。”
周家大小姐周墨云,长相算不上出众,腰肢极软,宫宴一舞,他也喜欢。
皇后摇头,再次叹息,感觉儿子都不用脑子,有些心累的说:“参与选妃者少说也有数十人,侯府也不止周家一个,贵女多的是,且看贵妃如何挑吧。选妃之事不要插手,免得引你父皇厌烦,有句话皇太后说的好,江家王氏出美人儿,素以诗书传家,潘阳王世子有福了。旭儿,为娘希望你也能有这样的福气,江家二姑娘江采莲尚未婚配,若是能给你做侧妃,那必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
比着武将她更喜欢文臣,文臣治国,太子身边也需要更多有大智慧的人辅佐,王家出过帝师,若是能娶王家姑娘为侧妃,他们必定会全力辅佐。
太子有制,一正妻,二侧妃,六良媛,十承徽,当年大婚后不久就满了,想要再纳侧妃不合规矩礼法,良媛王家也肯定看不上,太子道:“母后忘了,儿子已经有两位侧妃,若是想纳王氏,只……”
眉头紧锁一脸不悦,皇后直接打断他的话说:“姜家被贬,姜氏小产伤了身子,以后都不能再生了,你留着她做什么,难道还要我教你怎么做?”
人心不狠,地位不稳,上位者自要杀伐果断,他身为太子就是心太软了,犹犹豫豫成何体统,也难怪皇上恨铁不成钢总是责骂他了。
心尖打颤正襟危坐,太子道:“母后息怒,姜氏是因儿臣不小心失了孩子,并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如今她全家被贬黜出京已是痛苦万分,儿臣实在不忍心再让她难过。”
小产不久她家里就出了事儿,罪不及外嫁女她逃过一劫,心里伤心,担忧父母兄弟,以致病倒,已经两月不能起身了。
本就觉得他不聪明,一听这话更是生气,皇后想起当年给他选太子妃,因为姜氏也没少闹,怒目而视道:“你不想她难过就是想我难过了。”
太子惧母,摇头就道:“不,儿臣只是看她可怜,她……”
扑哧一声,皇后被他给气笑了,一字一句道:“我看是你可怜才对吧。妇人之仁,优柔寡断,能成什么大事?太傅是如何教你的,我平日里又是如何教导你的,你父皇又是怎么说的?全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堂堂太子,心慈手软,遇上女子的事儿更是拎不清,说什么都不长记性,时常让她有种挫败感。
句句质问不敢吭声,太子也很清楚自己的弱点,他也想改,可是太难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对自己的女人真的没有办法不心软:“母后之意儿臣明白了,但姜侧妃好歹跟了儿臣一场,儿臣不想要她性命。不如就找个由头贬她为良嫒,左不过就是一碗饭的事儿,还请母后允准。”
起身跪下,行大礼。
瞬间,皇后又想起了她祖父曾说过的话,气的头疼,张口反问道:“一碗饭的事儿?你不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要是寻常富家子弟或者是世家公子,别说是一个姜氏,两个我也容得下。可儿啊,你是东宫太子,她现在是罪臣之女,罪臣之女懂吗?”
烂泥扶不上墙,她的心太累了。
太子知道,也正因知道才格外的怜惜她,想给她一条生路,也不枉喜欢一场:“儿臣知道,也知道母后是为了儿臣好,可……”
“知道就去做,不用说那么多。姜氏是名门闺秀,姜家出事时她心里就该清楚,一笔写不出两个姜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没有要你当时去做已经是对她最大的仁慈,她也是时候该回报了。你要是不忍心,下不去手,你当不知道,我会让人处理,但是有一点,你要是敢阻拦,她必死无疑。还有,王家三姑娘入京光行李就拉了三船,想来王二姑娘很快就会入京,到时我会去求太后,你就等着纳新侧妃吧。”
最新消息,王三姑娘的父母也入京了。
听话音不要命,太子松了一口气,见皇后气的脸色都变了,他重新坐下道:“是,儿臣听从母后安排,等过了年王二姑娘入京就想法子跟她接触。不过,母后,您之前不是让我和表妹……”
“别想了,皇太后这态度肯定是非正妻不嫁,你又不可能跟太子妃合离,还是多跟你表妹亲近,像小时候一样待她。她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宫里宫外多护着吧,还有你姑母的法事,你亲自去,陪着她,好好办,叫全天下的将士们和文武百官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