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一会儿,一个钟头左右,老太太决定要离身去寻她丈夫的办公地点采石场去了。
“今天来就带了点薄礼,亲戚也见过了,都过得还不错也就放心了。改日再来登门拜访。”李宁见她要走,刚和吴青青说上两句话还没聊够,两个人刚聊到前些天他们各自分离后都干了什么。他还是觉得吴青青的生活更丰富些,但他的也不差,虽然是个村野乡夫,但也吸引着小姑娘的注意力。
在他看来,城市就像乡村的进阶演化版。
老妈想留他们吃饭,老太太硬是不肯,执拗不过。
“走啊,小伙子!一起去挖掘现场看看怎么样?”老奶奶说,也见到两个小孩子的意犹未止,她反而想让李宁与之同去。
“好啊!”李宁满口答应,老奶奶反正也想让他见见世面,是件好事,该答应去一趟现场看看。自己做了半生的泥瓦匠,搬砖工,也该去见见世面,去看看大千世界纷繁或芜杂。
他本来对这些不感冒的,文物,古董,那些摆在悠久历史博物馆中的上古卷轴,对于这些他是平时很难有机会去接触的,也只有游戏手机可以捻手儿来,它们就在身边。
在一座城市劳作个小半年,虽然也对一座城的地图路线了解的差不多,各种景点地标博物馆、游乐园也都大致知道在什么地方。
但阻扰他的是另一些东西。偏见是其一,时间缺乏是另一个原因。
累习惯了,突然闲下来不知道做什么,那是他在大城市中的感觉。但他还是喜欢大城市,以前他一旦停下来便手足无措,精力快速散去,有一次由于工地停工了一个月,他和工友把S 城的图书馆,博物馆,游乐园,步行街,各大商场玩了个遍,特别是在S城博物馆,那里可能由于装着上古化石的缘故,散发着氤氲文化香气总给人沉沉欲睡的感觉,那些古老的扭扭曲曲的纹理沾杂着万年前的周口店野人身上的泥土芬芳给他以催眠,当然也可能是三星堆少女一手自用的石器迷惑了他打工者的心智。逛了博物馆三天之内,他都茶饭不想,全身无力,提不起精神,似乎休闲时光削弱了他本不存在的意志,全靠一具行尸走肉支撑着,突然有时间思索人生,可当灵魂审视肉体时他彻底摊牌了。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是这幅贱骨头,喜欢干活甚于休闲。
要是生错了年代,他会被骂为工贼的,即使在当下,若处于打工人的竞争更加激烈的上层他这种行为也会指责内卷的嫌疑。但这个年代,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多了,他姑且称自己为年轻人,他们并不愿意到工地或工厂干活了。
年轻人明显比前些年少了很多,他能明早感觉到。村里的年轻人再也不愿被忽悠到外地搬砖了。
自然也就没有人指责他了,我们行业还是很缺人,需要年轻血液的嘛!
那时,他想,如果以后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或者能回到过去,他知道自己将做什么,绝不是爬到顶端将别人踩在脚下那么简单,讲个笑话,他,李宁是有理想的!
的确,他是有李想。
但,没什么用,至少现在是这样。
***
一行人刚出发,李想正准备找李宁下午一起玩游戏,打通关。
“你到哪去啊?”他在村口拦住李宁。
“我去采石矿上,你要来吗?”
老人家看着这个穿着朴素纯秋菊黄色大裤衩上身啥也没有穿的大胖小子,不置可否。
“你这朋友挺别致啊!”老太太说。
李宁一脸尴尬,拉着小胖子李想让他回去穿身衣服再来,这边还有一个女孩子。
“不用见怪!”李想解释。“我都不介意,我去看看就回来,好久没去了,想去看看。”
见李宁还是不愿意和他一同,他有解释,“我中午还要回来吃午饭的,那么老远的采石场,我妈喊我吃饭我都听不见回家会挨骂的。”
他只得任他随意,你开心就好,他想。
李想在路上对李宁说一些小道消息,他听说,采石场不是个干净的地方,晚上闹鬼,挺吓人的 。那里的冤魂会在山洞里哭喊吵闹,生人一进去就会受到恐吓惊吓,有几个工人已经不敢干走人了。你看,村民更是没有一个去的,村里人都知道那里不干净,都知道里面闹鬼。
吴青青和她奶奶在场,李宁不想说些关于鬼魂的事,只得嗯啊附和了李想几句,见他没什么兴趣,李想也不再说什么了。
老奶奶在后面听到李想的悄悄话,忍不住对孙女嘟囔了两句不要相信这些东西。
采石场平时与李宁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只是偶尔远处的炸山采石放得冲天响的炮仗吓得人一惊。
一行人去到山坡下的采石场,不远处就是湖泊,水天一线的地方被天空染成深蓝色,在上面白云飘零,天气还算不错,有点小风,吹动着刚在这里安营扎寨的考古队帐篷。远处三三两两的人聚集在一起用小工具擦刷着什么。
一个人影老远处就朝向他们看过来,目不转睛。
到近处时,老奶奶才 同老爷爷交流起来。
“这么久了,可想家啊,老伴?”她问。
“想啊!不过工作得做完啊!”老爷爷笑着说说,慈眉善目,对妻子说。
“爷爷!”不等奶奶话说完,女孩就叫起来,拉着爷爷的衣角。每天在家练这练那心生郁闷,还是出来玩舒服啊!爷爷就不会叮嘱她做这做那。爷爷摸着孙女的头,笑容满面。
老奶奶手臂挽着爷爷的手臂,亲密起来,然后她转向几个孩子。
“这就是我前几天在电话里和你说的月翠家的孩子,他家就住在离你们这不远的地方,我们刚刚从他家来的。”奶奶说。
“哦哦,小伙子们好啊!你们叫我吴爷爷就好。”老爷爷说,“走,我带你们看看我们挖出来了什么,这次可收获不小啊,很快关于恐龙的研究会有新的突破。”
他指着不远处石堆中的一副石头骨架,兴奋得一大把年纪仍掩盖不住心中的孩童习性。
“小伙子,我听说你很聪明,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吴爷爷看着眼前这个孩子。
“应该是恐龙化石。不过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看新闻上上说是鱼龙。”
“是的,那是我们考古队对外的口吻。你听说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吗?”老教授试探他知道了解多少,考考他。
“听说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李宁说,他只知这么多了,那说下去就露馅了。不过他打算坦白了。
“我就只知道这些了。”
“知道这些已经了不起了,对你们这样的孩子来说。“吴爷爷夸奖他。爬行动物以前是从海里到了陆地上,他们逐渐进化,慢慢地有的越进化越发展,后来干脆上了树,又从树上下来那就慢慢成了人。还有一些又重新回到海里,这发生在距今2.45亿年前,也就成了第一条下海的龙——鱼龙。它很美是不是?”吴爷爷指着眼前的这副骨架。
“你现在面前看到的这个化石就是柔腕短吻龙的。”
李宁一直看着眼前的化石,从一进入现场他就发现了这个大家伙,长4到5米,像是一副巨大的鱼刺骨架,但是以骨头的形态呈现在自然的眼前。
”这就像我们的哺乳类祖先,有一批又回到海里成为了鲸鱼与海豚一样,都是个重回大海的过程。只是鱼龙下海的时间是2.45亿年前,而鲸鱼和海豚的哺乳类祖先下海的时间大约是4、5千万年前。“
“为什么它们对下海那么感兴趣?”李宁好奇道。
“小伙子这个 问题问的很有深度啊!”吴爷爷说,他看着远处的大湖陷入片刻的沉思。
“这两个物种原因不是很一样。首先,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最严重的的生物大灭绝,90%海洋动物和大多数陆生动植物都惨遭灭绝!一些 爬行动物为了活下去纷纷进入海洋,也就成了鱼龙。至于鲸鱼与海豚的祖先可能因为器官变化在水中更适合生存就此下海。从这点上来说,它们的出发点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
老教授的一番讲解引得众人连连点头称赞,几个孩子也大有收获。
李宁也陷入思考。
是啊!这世上的一切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活下去,哪有什么矫情地执着于海洋的生物呢?那不过是浪漫的表达,自欺欺人罢了!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被送到这个时代,执着于这个时间点呢?也是为了生存吗?他想。一些谜团如浓雾弥漫在他的胸口。
后来,爷爷又向他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比如水里动物的几种游泳方式:有全身成波浪摆动的鳗行式,然后进化到靠头尾摆动的鳟行式,最后只靠尾部摆动的鲔行式。
他的那些同事也很是和蔼可亲,谦谦君子。李宁还见到上次给他讲了一大串环保知识的东海市退休生物教授老爷爷,听吴爷爷叫他老张。他退休了也来凑凑热闹,关注关注最新的项目进展。两个人应该很久以前就认识了。
李宁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去,他没看到李想,不知道这小子什么时候走的,可能在他们围绕着化石坑瞎转悠的时候偷偷溜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