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去吧,我们也要走了”
她拉着燕无战离开,随后让独味楼的人暗中留意卢承宗的动态。
“姐,姐~”
两人一回宫,也刚进了宫门的方逸就向她跑了过来,眼眶通红,激动的看着她,而他身后的两个书童也是同样的表情。
“方逸怎么了,这次没考好就下次继续,没什么大不了,你们都还年轻呢!”
“不是,姐,我考了头名,呜……王学和王礼一个文考中了进士,一个武考第十七,呜……我们,我们三个全都金榜题名了姐!”
方逸抢过东方宁的一条手臂抱着,大声哭了起来,另外二人更是直接跪地:
“小人多谢大小姐栽培!”
“好,好,这是好事,你们哭什么呢,起来,快起来,我们得好好庆贺一番,明天找个时间,给父母上个香,你们也给家中报个信,来,都进去再说”
“姐,我武考也是第一”
“太好了,文武双全都是咱家的了,方逸你真了不起”
东方宁一路上夸他们,实当的鼓励与夸赞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我看以后就让他们三人代朕巡视天下,体恤民间疾苦,游走于世界各地也好增长见识,五年后回朝中担大任,到时无人敢不服了。”
“谢皇上!”东方宁接过他的话头,调皮的回了一句。
少年们就是欠缺阅历,让他们出去闯闯,这是个好办法。
“大安国第一个文武全才年纪这么小,大概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吧?”
第二天,当大家都知道文武全才竟然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时,方逸更是被众人热论。
“史上又得好好记上一笔了,以供后人效仿”
“真厉害,这是我们安国的第一个天才,以后咱们得多学学了,年龄真不是问题。”
“文考第二名比他足足大了20岁”
“听说第一名是国师的弟弟方逸,曾经有人说国师来自乡村,那时她姓方,后来她却又变成了东方国君走失多年的长公主……”
东方宁的传说再一次因为方逸的名声被人挖出来谈论,无人不对他们投来羡慕的眼神。
“还有件事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方逸不仅姐姐厉害,连他身边的下人也考的很好,听说都在20名之内”
“哦~”
“看来用功才是对的,兄台,我记得第六名是你吧,在下排你之后,第七名……”
“哦,幸会,幸会!”
“走走走,咱们上前面的酒楼喝上一杯,明日殿试后不管被分到哪里,也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哈哈,以后同朝为官,我们也要好好干,很多百姓官员都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听说皇上从不因你出身低下就冷眼相对,我们有个好皇上!”
准备了多年的学子们终于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转折,没考上的羡慕考上了的,只恨自己学识不如人,倒也没出现相互讥讽或对考官有不满的现象发生。
这次科考前齐子恒给朝庭来了个大换血,因此朝中空出很多好职位,一些有势力的权贵自然也打起了这些榜上有名之人的主意。
东方家,东方二夫人就忍不住了,缠着东方煜哭闹个不休:
“老爷,听说这次放榜,出了一个文武全才,你还不快去帮女儿相相,先把人引回家中……”
“女儿不是被皇上许给西岭城的王子了吗,你还想着什么文武全才!真是无知妇人!”
“她说不想嫁那么远啊,老爷,那些上榜学子都是乡下来的穷人,他们最好说话的了,你快去把人带回来生米煮成熟饭……”
东方煜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亏你说得出口,如此下作之事你也敢想,你到底是如何教女儿的,给我滚回院子里去禁足半个月,没有我的话谁也不许放她出来,慈母多败儿,慈母多败儿!!!”
“东方啊,什么事让你发这么大的脾气?”
“燕老,你看看,同样是女儿,为何宁儿就那么乖巧,她们呢,整天只知嫌穷爱富,我的宁儿真是大难之后方得后福,若是在宫中长大,恐怕会与这些无知妇人无二样,老天待我还是不薄啊……”
御月王一脸得意:
“我知道第一名是谁”
东方煜一听,要是不用自己去寻人,在这知道是谁也可考虑一下啊:
“对啊,你是特别监考官,你不知道谁知道,快说说大安国第一个文武全才是谁?”
御月王更得意了,他教了方逸各种文化多年,现在看到这小子考出了好成绩,自己就有一种成就感不是。
“当然是我孙子啊”
“燕无战?”
“你真无趣,是东方宁儿的弟弟,方逸”
“啊~那个15岁的小娃?”
“对!他的文才是我教的,武学却是那个反贼所授,此子还真是个可造之才,就连性子也承了宁儿的七八分”
“这下好了,宁儿常说不能任人为亲,这下想不任都不成了吧,我东方家的孩子不也拿了一个第四名吗,正是我的八子东方晨”
“你的子女众多,好好和我家的学学吧,第四和第一,差的太远了,哈哈哈哈哈~”
看到东方煜满脸不高兴,御月王知道他在郁闷东方的后人不如燕家的。
“来来来,我们去约风烈上独味楼喝茶去”为了安慰一下他,打算去喝喝小酒,顺便向别人炫耀一下……
“你还没得瑟够吗,他又不是你亲孙子!”
“那也比你亲,哎呀,别气了,明年搞不好第一名就是姓东方的了嘛,你不是还有几个儿子吗,中榜机会多着呢,走走,顺便帮无战打听打听学子们对这次科考都有些什么想法。”
第三天,燕无战和百官在御花园接见前30名考生,东方宁也被他拉了来,她不来怎么行啊,还指望她给国家挑选栋梁之才呢。
30名中榜都按排名先后坐成一排,目不斜视规规矩矩的听齐子恒讲了一段长篇大论,最后才是燕无战带着东方宁儿出场,两人在众人跪拜中走向主座。
“诸位爱卿平身吧,今日是大安国的大喜日子,我们君臣之间就不必多礼了。”
“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