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你家那处屋子是做什么的?怎么不见有人去那里?”刘琪指着桃林边上的一间屋子问道。
“那里呀,那是我家祖宗牌位,据说我家祖上是楚霸王项羽的持枪侍卫,项羽陨落之后,家祖便带着霸王枪到此定居,并依照项羽遗愿,谁能使动这霸王枪,便是我张家之主。”张飞道。
“哦?那我们去看看吧,顺便给你家祖上上柱香。”刘琪道。
众人来至张家祖宗牌位前,恭恭敬敬地上了柱香。
随后,刘琪便将目光投向牌位后面的那杆巨型的錾金虎头枪上,只见此枪金光闪闪,霸气十足。
“大哥,你想试试这杆枪吗?这枪长长一丈二尺九寸,足足重达百二十九斤!俺老张也试着耍过,但是耍了几下就累了,太沉了!不顺手。”张飞道。
听了张飞的话,赵云不由得咂了咂舌,自己的枪不过才五十多斤,这枪比自己的重了一倍还多,这怎么舞的起来嘛?
关羽也是,之前他跟张飞的一番较量,他可是对于张飞的力气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张飞竟然耍一会儿就累了,换做自己可能还不如他呢。
刘琪笑了笑,走至枪前,抓住枪杆,晃了晃,估量了一下轻重,猛然一用力
,单手便将霸王枪提了起来!将枪提出屋子,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双手舞动霸王枪,挽了几个枪花。
“不轻不重,刚刚好!”赵风哈哈大笑道。
“霸王转世!俺老张终于完成了家祖和项羽的遗愿了!大哥,这杆枪就是你的了!”张飞道。
“好伙计,今后你就随我征战天下了!”刘琪抚摸着枪身,轻声说道。
“嗡嗡……”霸王枪好似有灵性一般,发出了两声嗡鸣。
“恭喜大哥,获此神兵!”关张赵三人齐声道。
“今次我得此神兵,但二弟,三弟你们还没有趁手的兵器,等到以后我一定为你们每人都打造一把趁手的兵器!”赵风道。
“谢大哥!”关张二人感动不已。
“好了,翼德,我想了想,你这边的家产还是先留在这边,等到我们游历回来再做打算。”赵凤道。
“好,俺听大哥的。”张飞道。
“那我们明天便启程往下一站去。”刘琪道。
“大哥,我们下一站去哪里啊?”张飞问。
“往南,去东阿县!”刘琪答到,如今有了关张赵再加上自己,武将不太缺了,但是谋士可是一个没有,他这次要去拜访一下程昱,最好能将之请出山。
说起程昱,他可能没有作出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也没有诸葛、司马那么辉煌的战绩,更没有荀彧的治国才能,但他却认为,程昱之才绝不下于郭嘉,更不亚于诸葛、司马。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曹操征荆州,刘琮投降,刘备投靠孙权,众人都以为孙权会杀刘备,程昱却说:“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结果呢?正应了程昱的话,孙刘联合抗曹,在赤壁大战曹操铁索连舟之时,唯有程昱提出自己的忧虑:“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
然而曹操却自大地笑了笑不以为意,当赤壁之战来临,江上刮起东南风,曹操却没有予以应有的警惕,还在大寨与诸将商议,专等黄盖来降。程昱入告曹操:“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曹操此次又没有听进去程昱的意见,反而大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若是曹操听得进去程昱的两次谏言,赤壁之战的胜负不可知晓,之后能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亦未可知!
更何况,现今才光和六年,那一众出了名的谋士怕是还在书院读书呢吧?岁数小一些的没准还赖在爹娘身边或是还在吃奶呢。现在能去请的,也只有程昱了。
所以,刘琪此次前往东阿,便是要请程昱出山。
“东阿?去那个鸟地方作甚?”张飞疑惑地道。
“当然是求贤了。”赵风笑了笑,“不然以后你来出谋划策?你来治理州郡?”
“俺可不行。”张飞连连摇着他的大脑壳,“俺老张只会上阵杀敌,这些劳什子事,俺可干不来。”
“哈哈。”看着张飞的样子,众人均哈哈大笑。次日一早,一行人骑马往南而去,一连几日的赶路,十分枯燥。这日,路过一片丛林,赵风便提议:“我们打猎烤肉吧,改善一下伙食,你看小雨儿都没精打采的了。”
“好呀好呀!大哥,整天吃干粮,我都要吐了!”赵雨道。此时的赵雨也不过才是十四岁的小姑娘,比樊娟还要小上一岁呢,这些天来,虽然赵风有意照顾着她们两个,但毕竟条件有限,还是有些苦的。
“好,我去打猎。”赵云道。
“我也去。”张飞跟着说。
“我们三人都去吧。”说着,关羽从马上将那柄破砍刀取下。
“那我就和小雨和小娟生火,等你们回来吧。”刘琪也想去打猎,但是赵雨和樊娟这边可离不开人来保护啊,“你们快去快回,争取一个时辰之内解决战斗。”
三人点点头,纷纷钻进了林子。
“小雨,小娟,你们两个去拾一些干树枝来,别进林子,就在这附近就好,我去那边打点水回来。”刘琪道。
“好的,大哥,你快去吧。”赵云道,说完便跟樊娟一起拾起柴火来。
董卓已经彻底掌控了朝政,他觉得还不过瘾,又琢磨出新花样了,群臣不敢不从董卓的召集,于是都聚到宫中参加朝会。
各公卿例行报告了所负责的事务,献帝只是倾听,并不发言,姜盛对他的隐忍暗赞,若是给他机会,说不定能当个好皇帝。
杂事说完之后,董卓的正事开始宣布了。现在的黄门侍郎又恢复为郎官担任,但小黄门、中黄门等则由新招入宫的宦官担任。
小黄门宣道:“进太尉董卓为相国,朕恩许董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钦此!”
群臣装作没听见,这都是董卓自己安排好的,大家也就是知道一下而已,反正董卓怎么做,他们也干涉不了,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十二月的时候,董卓又矫诏宣布人事变更,以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王允为尚书令。
董卓乱政的程度已经到了顶端,河东郡早已销声匿迹的黄巾余孽又死灰复燃,公然声称诛董卓,董卓派牛辅率军剿贼,连日来未建寸功,进入了相持阶段。
各地诸侯也都开始募集兵勇,积蓄力量,暗中谋划对付董卓午后的时候,王允的家丁送来了请帖,说后天是尚书令王允的寿诞,恭请刘琪参加寿宴。姜盛和王允都是假意支持董卓,忍辱负重的,所以私交关系很好,既然是王允的寿宴,当然要参加的。
由于王允帮着董卓办了不少事,所以董卓把王允当成亲信了,所以对王允邀请多位文臣武将参加寿宴的事也没放在心上。
宴席如期举行,姜盛被王允尊为上宾,开始的时候还在推辞,但王允邀请的官员中姜盛官职最高,也该做上宾之位。
王允收下了刘琪的贺礼,然后暗中让刘琪派人守住门户,防止董卓派人入内,刘琪明白了王允的意思,这次恐怕是要密谋对付董卓。
王允的寿宴正式开席,丰富的菜品美酒被送了上来,王允举碗首先致辞,说是感谢大家捧场等等。
虽然朝局上董卓一手遮天,但王允的这些故旧好友都没遇到什么大的麻烦,最多也就是贬官而已,王允这也是家宴,所以都很放得开,他们虽然不认同王允的某些做法,但考虑到友情,也都来为王允祝寿。
而也有很多得到邀请的人没有到场,因为王允的很多行为让他们很是鄙视,他们不知道王允是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不得不做些违背原则的事,王允也不介怀,他本来就是忍辱负重的嘛。
酒过三巡之后,王允突然扔掉酒樽,大哭起来。
众人大为不解,问道:“今日是王大人寿辰之喜,为何如此痛哭?”连忙都来劝导,王允痛哭一阵后,这才擦了擦泪,道:“今日并非老夫寿宴。早就想与众位一叙,担心董卓疑忌,所以诈称寿宴。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当年高祖皇帝诛秦灭楚,才得天下;谁想传至今日,竟要丧于董卓之手。每念及此,老夫痛不欲生啊!”
众人见王允当着刘琪的面说这些话,都看向刘琪的反应,他们以盛是董卓的铁杆支持者,没想到跟王允一样,都是假意支持董卓,而另有所图。
王允道:“想那董卓,兵锋所指,无人敢当,就算是刘将军之能,也难当其锋,无奈之下,我与刘将军只能表面上支持董卓,取得他的信任,而实际上是忍辱负重,以待良机。现在董卓飞扬跋扈,祸乱朝纲,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作恶,心中委屈谁人能知啊?”
众人听了王允之言,都是心中不解,王允的做法尚且理解,而刘琪纵兵抢掠的做法就不单是忍辱负重的问题了,但有人站出来为说话,那人道:“刘琪将军以劫掠为幌子,不惜与董卓部将兵戎相见,而只为了保护世家大户,现在雒阳百姓只需在大门上刻一个大大的‘刘琪字,就可以免祸,姜将军仁德,实令我等钦佩。”
这时门外进来一美貌女子,捧了酒壶来斟酒,众人皆受王允感染,暗自垂泪,都没有留意这名女子,而刘琪却看到了,刘琪认识的女子中,就算刘芊、唐姬之美,在这名女子面前,也大为逊色。
王允对那名美貌女子道:“此间不用你来斟酒,回房去吧。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来此。”
那名美女道了个万福,步态盈盈地走了出去,关门时蓦然回首,留给刘琪一个微笑,难道她是传说中的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