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刘公不是说你被曹操害死了吗?你怎么还在?赵云有点不明的说道??”
回想自己
洛阳城皇宫,分为南宫和北宫。
北宫为皇帝和妃子所居住的地方,而南宫则是皇帝办公,朝臣议事的地方。
南宫和北宫由三条大路所连接起来,称为复道。
崇德殿,则是朝会大殿。
大殿最深处有一座高台,其上一张龙案,一人已跪坐其上,他容貌略显稚嫩,正是刘辩。
而高台后方,有着一间小巧的屋室,用帘子遮了起来。
而整个大殿除了甲士之外却空无一人。刘辩身后有刘琪,持剑而立。
“大哥,今天就是朝会了我害怕”刘辩满脸阴郁道。
“陛下你现在已经是一国之君怎能如此说话”刘琪说道
“可我还是害怕”刘辩说道
“陛下臣这有一个宝物可以体现你的帝王气概”刘琪说的这个宝物,可是刘琪昨天晚上和系统的杰儿苦苦哀求一晚上所的来的,装逼神器。
“陛下请看”刘琪拿出来宝物给刘辩换上。
“嗯”刘辩感到了自己从未有的气质在自己身体里流动,
朕要上朝来人,刘辩穿上那个说道,
由于出了十常侍乱政之事,何进被杀,袁绍带兵入皇宫救驾,诛杀了几乎所有的太监。所以通知朝会的事情刘琪。 刘琪现在可是刘辩的酒神福刘辩当然不想舍去。
“陛下,已经辰时了,大臣们都在殿外等候!”李显忠沉声道。
“宣他们进来!”
“是!”刘琪说到。
很快,殿门大开,一群人鱼贯而入。
他们各自找好自己的座位,跪坐而立,而刘琪走到刘辩身后站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众大臣三呼万岁!跪倒在地。
刘辩双手抬起,虚扶道:“众爱卿免礼。”
“难怪那么多人想当皇帝!这滋味,真不错!”刘琪在一旁兴奋道。
刘琪环视一周,看到了鼎鼎大名的卢植,皇甫嵩,
朱儁等汉末三大将。
有用连环计诛杀董卓的王允,有着四世三公的袁门家主袁隗等人。
“显忠,董卓没来?”刘辩向身后的小太监问道声问道。
“回陛下,董卓说他会来,只是却不知为何还没来!”刘辩身边的小太监说道
:“朝会居然敢迟到,这明显是不将陛下放下眼力!”
“呵呵,子玉不要动怒,既然他不尊我,我就给他来个下马威!”刘辩淡笑道。
李显忠好奇道:“哦?”
大殿中群臣跪坐,不发一言。偶尔发出几声刘辩与刘琪的谈论之声。引得一些大臣摇头叹息,想不到这皇帝在朝会之时还是没点威仪。
“陛下,臣有本奏!”一个大臣出列道。
“侯着!”刘辩喝道!
“陛下!”大臣欲言又止。
“朕叫你侯着!”刘辩怒目而视。
平时的刘辩,举止浮夸,毫无皇帝威仪。而今天,面对刘辩这稚嫩的呵斥声,这大臣却惶恐不已。好似面对的是真龙一般,这大臣直面刘辩,有着一种窒息般的感觉,大气也不敢喘了!
“是,微臣遵旨!”这个大臣连忙回到位置上,吓得一动都不敢动了。
高台之上跪坐的刘辩,手里摩挲着刘琪送她的宝物,(现在的刘辩已经有了帝王的威严)
刘辩目光扫视着大臣,每个大臣目光接触到刘辩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
大殿里静的可怕。
“朕听说,最近这洛阳城里有些人不安分,甚至把主意打到这里来了?”刘辩拍了拍身下的龙案,森然道。
“臣等不敢!”一众大臣惶恐道。
“你们不敢,可有的人敢!”
“哈哈,什么事这么热闹,俺也来凑凑热闹。”
突如其来的笑声打破了大殿的宁静。
董卓拖着肥胖的身子,缓缓走进大殿,一时间感觉大殿的气愤有些诡异。
“诸位大臣怎么都跪着啊?快快起来,快快起来!”虽然觉得气氛有些诡异,但董卓也没想到是刘辩造成的。看着大殿的诡异,董卓便笑呵呵道。
并且视皇帝刘辩无物,仿佛刘辩已经成了他砧板上的肉,任他宰割了。
“殿下何人?胆敢如此无礼?朕可曾宣你进来?你把朕的议事大殿当成你家的了?还不给朕退下!”刘辩陡然喝道。
突如其来的怒喝声吓了董卓一跳,他实在想不到,这洛阳城还有人敢多他这样说话。
董卓扭头向着声音的来源看去,“怎么~你,怎么……”董卓看到刘琪站在刘辩身后而且这次是刘辩在向他吼,又惊又怒道。
刘辩眉头一拧道:“朕怎么了?董卓你可真让朕失望啊!”
满朝文武被刘辩突如其来的变化唬得一愣一愣的。不由得惊愕得看着刘辩,有些大臣不由得喜笑颜开,陛下变了,再不似以前一般软弱,看来大汉中兴有望了。但有的大臣却眉头紧锁,这刘辩脱离他们的掌控了?
而刘辩却是不知道这些大臣们的想法,
“董爱卿啊,你真是让朕失望啊!”刘辩语出惊人。
“恩?”董卓一愣,有些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情况?根据观察这皇帝胆子小就不说了,怎么还敢这么跟我说话?
难道说这小皇帝知道自己要废他帝位,打算玉石俱焚,还是他以前都是藏拙,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想到这里董卓脚底发凉,下意识向着大殿四周看去,生怕隐藏着刀斧手,只等暗号一响,就跳出来将自己剁成肉泥?
刘辩却不知道因为一句话,就让董卓想那么多。难得有机会,他还要好好装会逼。
“以我九十的智力,还不把你耍的团团转?辛好提前教了小皇帝”刘琪心道。
董卓一入大殿,刘琪就查看了董卓的属性,董卓,武力86,统帅72,智力53,政治49。除了武力统帅稍微强点之外,智力和政治也就一般人水准。
,刘辩有信心能忽悠住董卓!
“董爱卿,你身为封疆大吏,堂堂一州刺史,怎可行为如此浮夸?朝会大殿之上,怎可无比放肆?”刘辩陡然大喝道。
董卓神色一冷,就要发作。
继续说道:“朕知道西凉乃苦寒之地,羌胡杂居,大多不堪教化。父皇倚重于你,委你镇守边关。可是不想你也沾染了一身胡人的毛病。”
“董爱卿乃是世家大族出身,更与我皇奶奶几百年前乃是一家人。切勿不可学胡人不知礼仪!”刘辩沉声道。
董卓闻言不禁喜形于色,刚才的担心也放下。他最大的致命点就是出身,虽然手握重权,但是在世家子弟眼中却是莽夫的代表,就和何进一样,虽然当上了大将军,却是屠夫出身,一直为世家所诟病。
但是刘辩却称赞董卓是世家出身,甚至将他与董太后说成是一家人。当今皇帝承认董卓的出身,董卓如何能不喜?
甚至,董卓废帝,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身份,身份不够,如何能执掌大权?甚至是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想不到这小皇帝还算懂事,若是让他继续当皇帝但也未尝不可!”董卓心中暗道。
“父皇在世之时,还时常叮嘱我说,董爱卿乃是难得的忠臣,骁勇善战,让我多加倚重。事实证明,阉党之乱,也多亏了董卿救驾才能免祸。可是现在这样子如何让我重用于你啊!”刘辩摇头晃脑,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
“先帝真这么说的?”董卓一脸兴奋道。
“这还有假?只是你这样子,唉”刘辩一脸失望的样子。
“微臣知错,还请陛下恕罪啊,臣久在西凉,难免学了胡人的习性,冒犯陛下还请陛下宽恕!”董卓拜服道。
“哈哈,如此董卿才是我倚重的重臣!在政务上有诸位公卿,京城守卫又有将军,如此,我可高枕无忧诶!”刘辩欣慰道。
刘辩此言一出,大殿内,一大臣立马谏言,正是尚书丁管!“陛下,不了啊,董刺史他~”
“好了,朕意已决,休得再言!”刘辩大手一挥道。
“陛下!”丁管还待要说。
“朕今天累了,有事日后再说吧!今日朝会到此结束,退朝吧!”刘辩看这丁管还要继续谏言,立马制止道。
朝会时间不长,可刘辩却在群臣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那仿佛能看透内心的眼神,让一众大臣不寒而栗。
难道说我们的皇帝陛下以前是在藏拙?许多大臣这样想到。
…………
一条偏僻的街道上,尚书丁管走在大街上。
“唉!”丁管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忧愁的叹了口气。
“大人为何叹气啊?”身后,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
来人一身儒袍,身长七尺,大约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双明亮的眼中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是公达啊?以公达的智慧岂会不知我为何叹气吗?”丁管看清来人后道。
“呵呵,大人是为今日大殿之上谏言失败的事情叹气,”荀攸闻言笑道。
丁管一脸心痛道:“唉,董卓入京以来,已经逐渐掌握兵权,掌控将近三十万军士。更有废立之心,渐成虎狼之势。而今日陛下又许他守卫洛阳,只怕将来会造成祸患啊!”
“大人这么说可就错了!”
“哦?我错了?还请公达为我解惑!”丁管立刻来了兴趣。荀攸乃是闻是他说自己错了,那这其中还有周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