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十九
娜芙芙2024-10-20 20:241,826

本县里外乡的人提到杨柳,都会情不自禁的称赞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实上,杨柳确实也当得起如此称号。

地处鄂西南的巴南县以长江为界,划分为前乡和后乡。前乡由南向北,纵贯了一条发端自神农架山脉的溪流。沿岸山峰俊秀,水流清冽明净,以神农溪闻名遐迩。后乡的群山峻岭间,流淌的是长江的另一条支流清江。清江的水奔流而下,或流水潺潺,或穿山凿壁,流经到一处关隘口时,双臂轻轻一环,将南潭山整个抱住了。坐落在南潭山中的杨柳,前临清江水,后背着武陵恩施横断山脉余脉,充当着北部一带山脉中的重要集散地。

巴南全县辖下十镇三乡,人口达三十万之众。教育和经济水平相当,都不高,一共只有三所高中。

县城、前乡、后乡各有一所高中,按排序分别叫巴南一、二、三中。其中后乡唯一的一所高中巴三中就位于杨柳,对于有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建制,镇上的人十分引以为傲。即使到了县城人面前,平时说话矮三分,可一说起教育腰板立即挺直了几分。

说是这样说,其实巴三中在杨柳的存在感并不高,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默默无闻。首先是高中学校当初为了便于教学,选址在了离镇中心五公里的一处平地上,平时又采取寄宿制,只有到了放假学生成群结队出现在镇中心,大家才想起有这么一处所在。其次是如今的优等初中生,还是优选包分配工作的职业专科学校,愿意去高中继续学习的人凤毛麟角。集结了职业学校落选生的高中,每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自然屈指可数。问题鸡生蛋,蛋生鸡,一来二去的,高中就更少有成就了。

时移势易,谁也没有想到,巴三中有一天也会一鸣惊人。

在王梨嘉们上小学时,巴三中最好的学生还只能去比县高一级的州里的大学。全国招生简章书后半段某一页的角落里,鄂西大学被用一行小字写着,对自己的名字难以启齿似的。走不出本州的大学,都是可上可不上,上了也用处不大,人们普遍评价说。等他们上了初一年级,当年的状元女孩被远在北国的吉林大学历史系录取了。但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当时只被当成是偶然事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他们读完初二,暑假高考成绩公布,巴三中以十个重点、三十个本科全面超越县巴一中时,小镇的所有人才被完全震动了。

生活是由绝大多数的平淡时间和三两件重要的事组成的。普通人身处其中,很难感受到其中的变化。毕竟生活不是电影,起承转合脉络十分清晰。可当人们回忆起关于巴三中的各种新闻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无迹可寻。几年前县教育局为学校新派了一任校长,这个表面温和的谭校长到任以后招兵买马引进人才,修建围墙严肃纪律,几年下来就让巴三中从吊车尾变成了火车头。

本镇人眼见着学校的变化,喜不自胜是必然的,但是又隐隐有些担忧。担忧的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加上国家鼓励市场经济,取消了职业技术学校包分配的待遇,备考高中的学生陡然增多。高中一下变成了香饽饽,再想考上巴三中,就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了。还来不及做好准备,倒霉的王梨嘉们,就迎面撞击上了这第一届。

寒来暑往厮杀了一整年,终于中考了。三中前所未有的收到了一千二百名学生的报名,学校招生办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谭校长又临时指派了三个人过去增援,这才把择优录取的三百个学生名单定下来,又赶在了最后的日期前,把录取通知书发出去了。紧锣密鼓筹备了三个星期,新的学年又开始了。

立秋过后,九月的太阳依旧很大,早晚却没那么热了。一阵急促的早活动铃声响过后,一群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三三两两的往操场中央聚拢。新来的校长自创了“换气法”和“吞气法”两种肺活量训练方式,每天早上不是带着全校学生在篮球线上练习慢走、快走、慢跑和快跑,就是在通过一套特殊的卡点方式,让学生们呼吸、甩绳和跳跃,又或者是沿着八百米跑道跑过一圈又一圈。几百人同时活动,场面蔚为壮观。

在人群中,一位穿淡黄色衬衣,黑色短裤和白色球鞋的运动风少女,正一面抬手向后梳理短发,一面大步流星的往操场走去。站在旗杆下的谭校长正四处巡视,看到她的身影,笑眯眯朝她招了招手。她落落大方的走近前,抬头和校长说了几句话,然后微笑着走到属于本班的队伍中去。

这幅场景看在其他同学眼里,再看她的举止风度,不由将她和一贯受到优待的优等生联系在了一起。没错,她就是来自本镇中学的新科状元,总分甩出了第二名二十多分。即使在汇聚了后乡五镇优秀人才的巴三中,她的成绩也能在全年级排进前五。

她一米五八,身高不算突出,和大多数同学差不多。但她像苹果树一样笔直的站姿,又让她隐隐与别人不同。刚在队伍的靠后位置站好,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王梨嘉!”

她微笑着转过头去。

继续阅读:第20章 二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远山黛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