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维想要告白。他一向是个惜字如金,但表达准确的少年,现在他怀疑自己是否还拥有从前的能力。晚上他在燥热的平台上走来走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她的耳边轻声呢喃:“王梨嘉,梨嘉,王梨嘉,梨嘉,梨嘉,梨嘉……”他回到房间,打开台灯,在一堆杂乱的书籍中找到了《挪威的森林》。他翻开其中的一些页面,有些句子实在是太美妙了:“最最喜欢你,绿子。什么程度?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起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他沉醉在这些句子当中,仿佛自己就是渡边,正在给王梨嘉写信,“梨嘉,我最喜欢你了,就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他在床边踱来踱去,一会儿望望月亮,一会儿望向窗外,决定明天就去向王梨嘉告白。
可是到了白天,想到即将要发生的事,他又变得头脑发热,舌头僵硬,说出来的话完全词不达意了。
当王梨嘉说自己的演讲题目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他原本想说真是独辟蹊径表达新颖啊,可一出口却变成了堆砌词汇过度抒情,眼睁睁看着王梨嘉摔门而出。
王梨嘉在初中校园里和马金鱼打羽毛球,两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李书维偏偏要去给王梨嘉指导动作,“不对,你不能光像张飞一样,不动脑子,只使蛮力”,“你移动的速度像一只横向运动的螃蟹”,“意识,意识,意识永远是重要的”。
彼时中国羽毛球队,正在横扫世界羽坛,掀起中国风暴。每当有重要比赛,镇上的人生意也不做了,饭馆、书店和商铺全都把电视打开,一起观看比赛。李书维显然也是发烧友中的一员。
王梨嘉把羽毛球拍塞给李书维,一边说话一边气鼓鼓的推他:“你行你上啊”。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我想帮你提升。你自己怎么不提升?
不欢而散。
最后一次,李书维在邓飞家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王梨嘉离去的身影。他又等了大概四十分钟,才不情不愿的下楼。路过陈秋月的书店时,他假模假式进去找书,实际却在找王梨嘉,哪里有她的半点影子。她去哪里了?
往常一到下午,小谢的早食店就关了。虽然生意红火,但小谢一个女人独木难支,前段时间她又经人介绍和高中的杨老师结了婚。对方条件还不错,她没必要那么辛苦。
明亮的大厅里,只有两个人,正对着面前的三菜一汤,边吃饭边说笑。李书维定睛一看,不是王梨嘉是谁?
他高兴的走进去,在王梨嘉的左手边坐下了。他饥肠辘辘的,等了半天也没见王梨嘉邀请他一起吃饭。王梨嘉正在为最近的事情恼怒,知道他的想法也不开口说话,两个人就僵持住了。
“你就不怕发胖吗?”他指了指面前的蒜苗炒腊肉,又指了指另一个青椒炒肉。
“什么?”
“不要再吃了,你已经胖成这样了。”
“你是没事找事了是吧。”王梨嘉啪得一声把筷子拍在桌上。李书维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更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出口伤人。“对不起!我错了。”他站起身,失望的从早餐店走出去。他原本想表白,结果弄巧成拙,变成了自己的反面。再见到王梨嘉时,已经是十多天后,临近开学了。她下午才从外婆家回来,晚上吃过饭后便来找他。他当时正躺在床上,听见有人叫他就走出卧室,李众山和王蕙正凑在电视屏幕前看乒乓球比赛,王楠正在向她的又一个世界冠军发起冲击,他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直接走了出去。“你回来了?”“是啊,”王梨嘉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下午回来的。”“一路还顺利吗?”他不敢直视王梨嘉的眼睛,垂下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嗯,南潭河大桥修好了,不用坐渡船可以直接过桥,这下可省事了。我觉得我们可以走得更远了,你还记得翻船的事吗?”“嗯。”很奇怪,这件事似乎听起来很遥远。“今年日照不太够,南潭河的橘子不是很甜。不过我还是买了一篮子。”她说着递给李书维两个金灿灿的橘子:“四季轮替,每年夏天吃南潭河的橘子,就像是一年当中的标记,提醒我又是新的一年了。”他自然而然的接过来:“嗯。”“我们还是和好吧,还像从前一样吧。”她征询的看着他的脸,充满了真诚和期待,“你觉得呢?”“嗯。”他的声音几不可闻。事实上他想大声说话,他有很多话想跟王梨嘉说,但他决定现在不要说。他也要把最近几天里发生的事,永远埋藏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