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鹤摸了摸自己的鼻梁,得意洋洋。
“殿下,那我们要不要趁胜追击,继续打击一下李闲山?”寻梅建议道。
“不,暂且按兵不动。”
“啊?为什么呀?我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呐,否则那些人肯定以为我们怕了他们。”
“不是怕他们,而是我们的目标是庆国的江山社稷,现阶段我们需要韬光养晦。况且李闲山那蠢货虽然愚蠢,但他背后毕竟站着一个宰相,咱们现在还是不宜与他硬拼。”
听到李闲鹤这么说,寻梅和问柳也不得不赞同。
的确,若是现在对李闲山出手,那就等于彻底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那咱们总不能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李闲山那混蛋继续逍遥吧!”问柳愤愤道。
“放心,总会收拾他的。”
……
大皇子今日在大理寺受挫,这位妈宝男也是第一时间找到了他的母亲钱月明。
“母后,我可能失去皇储竞争资格了!”李闲山沮丧的说道。
闻言,钱月明猛地瞪圆了眼睛。
“你说什么?你是不是胡说八道?凭借你这么多年积攒的人脉关系,陛下怎么可能会撤销掉你的竞选资格?”
李闲山低着头,一副懊恼至极的模样,“我也希望自己胡说八道,可今日我真的是太让父皇失望了。”
“若不是大理寺卿赵怀义替儿臣背负罪名,父皇根本不可能轻易原谅我。”
钱月明的神情凝重了许多。
她看着面前的儿子,心疼不已。
其实儿子做的这些事她并不反对,只不过,这孩子终究还嫩了点。
“母后,你觉得儿臣还会有翻盘的希望吗?老四他最近实在是太猖獗了,父皇也一直偏袒于他!”
见儿子如此难过,钱月明握住他的双臂,柔声安慰。
“儿啊,不管如何,你还有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李闲山抬眸,眼眶微红的看着自己的母妃,“母后,你说我们真的失败了,我们还会活着吗?”
“不,我们不会失败,一定不会!”
钱月明坚定的摇头,“儿啊,你岳父大人那里可有去拜访过?今日之事他可曾知道?”
李闲山垂首:“儿臣去过岳父府邸,可惜,却扑了个空。”
“哦?”钱月明皱紧了眉头。
李闲山咬牙,“儿臣猜测,岳父他已经知道今日发生的事情,所以才会故意避而不见。”
钱月明思忖片刻后,脸色阴沉了下来,“这应该不会的,如今我们两家算是绑在一根绳上了,如果我们倒台,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李闲山也是这般认为的,只不过,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似乎有什么事情超脱了自己掌控。
“母后,您说会不会有另外一股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
钱月明深吸了一口气,沉吟道:“或许有。”
“母后,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也无路可退,只能奋力一搏。”钱月明咬牙道。
“怎么个搏法?”李闲山问。
钱月明眯了眯眼睛,阴狠道,“自然是釜底抽薪。”
李闲山一愣,“釜底抽薪?”
钱月明颔首,“没错。若是李闲鹤那废物死在了前往北境的路上,那就一切都结束了。”
“这……真的可行吗?毕竟李闲鹤是奉父皇之名要前往北境,若是被我们的人截杀了,这责任谁担得起?”
“哼,那又如何?只要我们不留下任何证据,就绝不会有人敢查到我们头上,更何况……”
“更何况?”
“更何况,即使被人抓住了把柄,大不了我们一不做二不休,再杀掉几个朝廷命官,就能够掩盖这桩丑闻。到时候,只要你登基称帝,谁敢乱嚼舌根子,我保准他们的脑袋搬家!”
钱月明冷笑,显然早就已经筹谋好了。
“那万一李闲山侥幸逃过这一劫呢?”李闲山担忧道。
“呵呵呵,你放心,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那废物了。这次我请来杀他的人乃是二龙山的黑虎,黑虎的刀法快如闪电,从未失过手!”
李闲山听了,心情顿时好转了很多,嘴角甚至浮现一抹阴险的冷笑。
……
林恒之所以今日不在府中,乃是被皇帝李云沐叫到了皇宫。
李云沐坐在御书房内,身边立着三位美女,正给他捶腿捏肩。
林恒走进御书房,跪地叩首,恭敬喊道:“老臣林恒参加皇上。”
李云沐瞥了林恒一眼,随意挥挥手示意众人离开,而后将御案前的奏折推到林恒跟前。
“林爱卿,你跟朕解释解释,这大理市卿赵怀义的案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林恒拿起奏折扫视了一遍,眉头不禁微蹙,随即抬起头来,拱手道。
“皇上明鉴,此案疑点颇多。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钦差调查清楚整件案子,揪出幕后指使者。”
听了林恒的话,李云沐不怒反笑。
“哈哈,林爱卿果然高瞻远瞩。只是这赵怀义可是你的门生啊!你说这幕后指使者会不会是你呢?”李云沐笑眯眯盯着林恒,眼中满是讥讽。
林恒脸色瞬变,慌忙跪在地上,连连摆手,“冤枉啊皇上,微臣对您忠心耿耿,日月可表,天地可表啊!”
李云沐笑容渐敛,语气森寒,“既然你对朕如此忠心,为何你的门生会牵扯到这桩案子里?”
林恒擦拭了额头的汗水,“启禀皇上,这赵怀义不过是之前在老臣的府邸中做客,至于是老臣的门生,实在是一些人开玩笑罢了!”
“自从他入朝为官之后,老臣除了工作上与他接触之外,平常几乎毫无交集。”
林恒诚恳解释道,“而且,就算他是老臣的门生,老臣也绝不可能纵容他犯下这种滔天大罪啊!”
李云沐目光冰冷地审视着林恒,“朕且相信你的清白。不过大理寺卿一职不可有一日的空缺,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林恒脑袋飞速的思虑起来。
陛下这是何意?他有谁打算推荐吗?
“陛下,老臣以为,吏部侍郎张永吉是一位极其出色的青年俊彦,虽资历尚浅,但为人刚正不阿,为人公允,在朝堂之上的口碑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