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研究院
贝才2025-08-13 15:303,314

西北的戈壁滩上,一辆越野车正卷着滚滚黄沙驶向敦煌。席照坐在副驾驶,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眼镜片上的沙尘;席燧则在后座调试着一台造型奇特的设备,显示屏上跳动着复杂的波形图。

“还有三公里就到研究院了。”开车的当地向导老马指着远处,“看,那就是新落成的‘敦煌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一座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与敦煌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最引人注目的是主楼顶部那个巨大的莫高窟九层楼微缩模型,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金光。

“比想象中还要壮观!”席燧把脸贴在车窗上,“听说里面配备了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

老马骄傲地点头:“可不!省里特批的专项资金,说是要打造‘一带一路’上的文化科技明珠。”

车子刚停稳,一个穿着改良版敦煌飞天服饰的年轻女子就迎了上来:“欢迎两位专家!我是研究中心的助理主任樊锦诗,大家都叫我小樊。”

“樊锦诗?”席燧瞪大眼睛,“和敦煌研究院那位老院长同名?”

小樊笑着解释:“我爷爷是樊院长的学生,给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继承敦煌研究的衣钵。”

走进研究中心大厅,迎面是一幅巨大的数字壁画墙,正在循环展示莫高窟各窟的珍贵壁画。席照突然停下脚步,盯着其中一幅药师经变图:“这个色彩还原度...不对,应该更偏青绿色。”

小樊惊讶地合不拢嘴:“您怎么知道?这幅壁画的原貌确实是以青绿色为主,但经过千年氧化...”

“量子光谱分析。”席照指着壁画角落几乎不可见的色块,“这些微弱的量子态信号,保留了颜料最初的频率特征。”

当晚的接风宴上,研究中心主任王教授举杯致辞:“从今天起,我们敦煌研究就进入‘量子时代’了!来,敬我们的‘量子飞天’!”

席燧被这个称呼逗笑了:“那我们可得研制出真正的‘量子飞天’才行!”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鸣沙山时,兄弟俩已经全副武装地站在了莫高窟第45窟前。为了保护脆弱的壁画,他们只能携带经过特殊处理的微型设备进入洞窟。

“注意,窟内温度必须保持在25度以下,湿度不超过40%。”小樊严肃地叮嘱道,“这些壁画已经存在了1650年,比任何精密的量子设备都要脆弱。”

窟内昏暗的光线下,席照小心翼翼地打开量子成像仪。当激光扫描到南壁的观音像时,仪器突然发出轻微的“滴滴”声。

“哥!你看这个!”席燧压低声音惊呼。屏幕上,壁画表层之下竟然显现出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线描底稿——那是一位更加雍容华贵的菩萨形象。

“天哪...”小樊激动得声音发抖,“这是覆盖层下的原始画作!学界一直猜测盛唐时期有过大规模改画,但从未找到直接证据!”

就在这时,席照的仪器捕捉到更惊人的发现:在壁画颜料中,检测到了一种特殊的量子纠缠态。这种微观状态使得壁画颜色能够随着光照角度产生微妙变化,正是莫高窟壁画“流光溢彩”的奥秘所在。

“古人竟然无意中创造了量子颜料!”席燧抚摸着仪器数据,“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量子艺术实践!”

回到实验室,他们将发现整理成报告。当晚,席照独自在机房处理数据时,电脑突然弹出一条加密信息:

“想知道敦煌藏经洞文献的真正去向吗?明日午时,月牙泉见。——一个关心文化遗产的人”

席照盯着这条来路不明的消息,眉头紧锁。第二天,他瞒着弟弟独自赴约。月牙泉边的胡杨树下,一位白发老者正在抚琴。

“年轻人,你来了。”老者头也不抬,“我知道你在研究什么。量子技术确实能解开敦煌的许多谜团,但有些秘密,最好永远埋藏在黄沙之下。”

席照警惕地问:“您是谁?那条信息是什么意思?”

老者终于抬起头,露出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正在接近一个危险的真相——关于敦煌文物流失的量子密码。”

就在这时,席燧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哥!我就知道你在这儿!”他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警惕地看着老者,“小樊说看到你一个人往月牙泉来了...这位是?”

老者突然收起古琴,留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记住,有些量子态,观测即改变。”说完便飘然而去。

兄弟俩面面相觑。回到研究中心,他们调取了所有关于藏经洞的史料,发现一个奇怪的巧合: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时,恰好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的那一年。

“这太蹊跷了...”席燧咬着笔帽,“难道敦煌文献的散佚,与量子物理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一边继续壁画研究,一边暗中调查这个谜团。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他们在机房加班时,突然停电了。黑暗中,量子计算机的屏幕上诡异地闪现出一段经文:

“...诸法如幻,量子亦然;观者心动,世界即变...”

“这是...”席照的手微微发抖,“《金刚经》的量子版诠释?”

突然,机房的门被推开,小樊举着手电筒走了进来:“你们没事吧?整个园区都停电了...”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上,“天!你们从哪里找到这个的?”

“你认识这段文字?”席燧敏锐地察觉到小樊神色异常。

小樊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做一个重大决定:“跟我来,我带你们看些东西。”

她领着两人来到研究中心最隐蔽的地下室,打开一个古老的保险箱。里面是一本发黄的笔记,扉页上写着“常书鸿”三个字。

“这是常院长生前最后的研究笔记,一直由我爷爷秘密保管。”小樊轻声说,“他认为敦煌艺术中蕴含着古人无意间发现的量子美学原理,而西方探险家当年掠走的不仅是文物,更是这些原理的部分关键载体...”

三人连夜研读笔记,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敦煌壁画中某些特殊图案,实际上是古人通过冥想实践发现的量子态视觉表达。这些图案能够影响观察者的意识状态,甚至可能改变微观粒子的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老者说‘观测即改变’...”席照恍然大悟,“敦煌艺术不仅是审美对象,更是一个庞大的量子意识实验场!”

第二天清晨,当他们准备将发现上报时,却发现那本笔记不翼而飞,只留下一张字条:

“真理如水,强握则失。——月牙泉老者”

更奇怪的是,量子计算机里所有相关数据也都神秘消失了,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这不可能...”席燧疯狂地敲击键盘,“量子数据不可能被彻底删除,一定会留下痕迹!”

席照却突然平静下来:“我明白了。这就是老者和笔记想要告诉我们的——有些真理无法被占有,只能被体验。”

就在这时,研究中心的警报突然响起。小樊冲进机房:“快!第220窟的壁画出现异常褪色!”

他们赶到洞窟,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那幅他们最早研究的观音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表层颜料,露出底下那幅更加精美的原始画作。更神奇的是,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新旧两层画像交替显现,仿佛在时空中穿梭。

“量子隧穿效应...”席照喃喃道,“壁画颜料中的量子态被我们的观测激活了!”

小樊双手合十,泪流满面:“这就是常院长所说的‘敦煌显圣’...”

消息传出,学界震动。世界各地的敦煌学者和量子物理专家纷纷赶来。在随后召开的“敦煌量子艺术国际研讨会”上,兄弟俩公布了部分研究发现。

“敦煌艺术是一座跨越千年的量子实验室。”席照对着满场学者说道,“古人通过修行达到的意识状态,无意中捕捉到了量子世界的奥秘,并用艺术形式将其固化。”

席燧则展示了更令人惊叹的发现:“我们开发了一套量子算法,能够预测壁画未来的褪色轨迹。这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真正‘未雨绸缪’地保护这些珍贵遗产。”

研讨会结束后,那位神秘老者再次出现,这次他主动找到了兄弟俩。

“你们做得很好。”老者微笑着说,“现在,该告诉你们真相了。我是‘敦煌守护者’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由常书鸿先生创立,专门保护敦煌最核心的秘密。”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古老的铜钥匙:“这是藏经洞的‘量子钥匙’,能够打开隐藏在莫高窟某处的密室。常院长临终前嘱咐,要交给真正理解敦煌量子奥秘的人。”

兄弟俩接过钥匙,感受到一种奇特的温热感,仿佛钥匙本身具有生命。

“记住,”老者临走前说,“这把钥匙不仅能够打开空间之门,更能打开时间之门。慎用。”

当天晚上,在量子仪器的辅助下,他们真的在莫高窟北区一个不起眼的洞窟中,找到了那扇隐藏的石门。当铜钥匙插入锁孔时,整个洞窟突然沐浴在一种奇异的蓝光中。

门后是一个狭小的密室,墙上刻满了奇特的符号,中央石台上放着一个漆盒。盒中是一卷保存完好的绢本,上面画着令人费解的图案——那分明是量子纠缠态的二维表达!

“这...”席燧的声音颤抖着,“这是唐朝人画的量子纠缠示意图?”

席照轻轻展开绢本背面,那里用娟秀的小楷写着一行字: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量子寂灭,涅槃妙心。——沙门乐僔”

就在他们试图进一步研究时,密室突然开始轻微震动。小樊在外面焦急地喊道:“快出来!监测显示洞窟结构不稳定!”

继续阅读:第282章 愚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恶毒前妻重生后,被大佬全家团宠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